关灯
护眼
字体:

兄长是BOSS[快穿](177)+番外

苏韶没有顺着他的话去做,他惶恐不安地站在原地,大眼睛里满是忐忑,“改了名字,母亲还会认得我吗?她说过会接我回去的。”

祝青枫摸了摸下巴,笑道:“当然会啦!那你是你娘,天底下哪里有当娘的,连自己儿子都不认的道理。姐姐虞姐一向说话算话。”

“那、那我以后叫什么?”

“姐姐把你送出宫,是为了躲避祸事,不如就叫祝平安好了。”祝青枫道,“虽说祝家不止娘娘一位小姐,你再喊我舅舅,难免引起旁人怀疑。不如喊我一声爹来听听?”

苏韶瞪大眼睛看着他,慢吞吞道:“我亲爹不会同意的……”

“我竟忘了这茬!”祝青枫拍了下手,满脸可惜。他叹了口气,“既然这样,你只能喊我一声姨夫了。”

祝老爷在朝廷有官职在身,祝家所有人丁都一清二楚,能做手脚的只有祝青枫夫人那边。

这些细枝末节,苏韶觉得他们早该讨论好了,祝青枫故意这么说,逗自己玩呢。

安顿下来,祝青枫找来仆从添补到家里,还买来两个年纪相仿家世清白的孩子,陪他作伴。

祝青枫应该也是有官职在身的,陪同苏韶熟悉了环境之后,就不怎么出现了。苏韶问过他,祝青枫跟他讲,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模样,管这么过做什么。

在宫外呆的时间比预想中要短,在这里住了两年,苏韶平日里不常出门,跟邻居们都不熟悉。两年后,祝青枫做好安排,默默把他送回了宫里。

两年后的苏韶已经七岁,身高抽长了不少,比起出宫时多了些男孩子的棱角。

祝皇后一如记忆中那般慈爱温柔,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点痕迹。

祝青枫没有亲自过来,他是个有家室的成年人,就算宫里人是自己亲姐姐,为了避嫌,不能踏入后宫。

祝皇后抱着苏韶左看右看,笑着笑着,眼中流出了点点泪水。

她始终克制着自己,除了十二殿下去世时,哄骗苏韶听话出宫,再也没有张扬的宣泄过情绪。

两年未见的小儿子终于回来,她却有点忍不住了。

祝皇后道:“高了,也壮了……看来你舅舅把你教的很好。”

“我好像娘亲呀。”苏韶不像普通小孩那样忘性大,跟祝皇后相处起来,跟以前一样,这两年的空缺仿佛不存在一般。他扑到母亲怀里,“娘终于接我回来了,再不见到娘亲,我都要以为娘把我忘了。”

“你是娘的宝贝疙瘩,怎么会忘呢?”儿子没有跟自己生疏,祝皇后心里很宽慰。

跟苏韶温存许久,陛下下了朝也来了太极殿。

大约是在朝堂上商议过了,皇帝简单询问了几句,开门见山道:“你今年已经七岁,既然回了宫,玩心就该收一收,该准备去国子监读书了。”

祝皇后忧心忡忡,“青枫这两年把韶儿照顾的不错,但他毕竟伤了底子,身体比寻常孩子要弱些……”

“那就再修养几日。”被皇后婉转提醒,陛下记起来苏韶在出宫那两年,十三皇子从未出现在人前。既然是病重,就得有个痊愈的过程,免得遭人起疑心。皇帝道:“韶儿,过来。”

苏韶听话地到陛下身侧。

陛下把他抱起来,放在腿上,“你小子,重了不少啊。”

苏韶露出羞赧的表情,他在外面确实吃的不错,估计身上的余毒也清的差不多,没了往日那样嗜睡,也就没法再扮作身体虚弱了。

苏韶回来之后,太极殿便传出消息,十三殿下的身体在一日日好转。

闷了大半年之后,苏韶才进入国子监,住所也由太极殿搬到了皇子所。

读书之后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年纪相仿的几个小孩,一起做同样的事,难免被拿出来比较。苏韶觉得是时候塑造自己的花瓶形象了。

第144章 10.7

入学之前, 苏韶先见了见他的两个伴读。

他出生的实在太晚了,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子辈分很低。陛下为他挑选了两个伴读, 一个跟他同岁, 是礼部尚书的小孙子阮夷,还有一个八岁, 父亲是东安王李博荣,名叫李鸿信。

李鸿信比阮夷外向, 看到苏韶之后, 规规矩矩地行了礼,阮夷后知后觉地跟着李鸿信动作,一双眼睛满是茫然和好奇, 似乎没搞明白, 自己来这里做什么。

祝皇后打量这两个孩子,满意地收回目光, 她拍了拍苏韶的肩膀, 苏韶往前, “不必多礼啦。”他看看阮夷,问道, “你今年几岁啦?看起来比我小。”

“殿下, 我七岁了。”阮夷说, “我长得比较慢, 爷爷说,等再过两年,就能又高又壮了。”

苏韶朝他笑笑。

三个孩子跟着陛下一同来到国子监, 见过老师之后才离开。

太傅是个白胡子老头,板着脸神情严肃,看到三个小豆丁之后也没有露出慈爱的神色,搞得苏韶很紧张。

他穿越了许多世界,都没有上过学,今天是第一天。

太傅看三个小朋友安安分分,大概了解他们的性情,慢慢点了点头。太傅给他们安排了座位,又分了书籍和笔墨,三人算是正式入了学。

苏韶看了看四周,发现大多数人都不认识。

新人入学,其中一个还是皇子,小朋友们按捺不住好奇心,叽叽喳喳地小声讨论起来。

苏韶戳戳李鸿信,问,“这里有你认识的人吗?”

李鸿信虽然不姓苏,地位尊贵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平时舔他的人不少,书房里好些人都见过,他道:“认识几个,不记得名字了。”

“我一个都不认识。”苏韶说,“还以为会和皇兄们一起上课呢。”

阮夷坐在苏韶的右边,他摆好书本和砚台,又把毛笔洗好,放在桌案上。打理干净桌面之后才入座,听到苏韶这么说,呆着婴儿肥的小孩眨了眨眼,小声道:“我认识的,殿下不必担心。”

“嗯?”苏韶因为他是个内向的孩子,现在这么一看,阮夷似乎得伺候他和李鸿信两个人,从尚书家小公子,直接降级成了书童,“你这么厉害呀?”

阮夷点点头,小声把人介绍了一遍。

太傅给了他们熟悉的时间,看底下的孩子神情不似刚才激动之后,干咳一声,让他们拿起了书本。

苏韶有祝皇后教的底子垫着,其他的孩子也不是大字不识。第一节 课的内容浅显,理解起来很轻松。苏韶看了看身边百无聊赖的李鸿信,还有满脸写着认真的阮夷,两人一看就是学霸,有了对比,“资质愚钝”来的更容易些。

太傅是个古板的人。他之前教的人是太子那一批,太子今年已经二十七岁,早就从国子监毕业了。按道理讲,三师的职位尊贵,用不着太傅留下来,只需要回家清闲,偶尔为太子解惑就好了。但是太傅对教书似乎有了感情,自请留在国子监。

苏韶听着太傅的课昏昏欲睡,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来。

想象中的旁征博引一点也没有,太傅不过是照着课本一句一句通读罢了。

一想到要在国子监里学习好多年,苏韶就觉得心里很累。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苏韶直接趴在了桌子上,积攒起来的睡意却一点都没有了。

一群小孩凑到苏韶跟前,笨拙地说着场面话,也有直白的孩子直接说想跟他交朋友。

苏韶听着听着,又觉得困了。

他忽然站起身,孩子们以为他要发飙,所有的声音都安静下来,忐忑不安地看着他。

苏韶道:“我出去走走,你们该干嘛干嘛。”

李鸿信和阮夷对视一眼,也跟着出去了。

苏韶对国子监不熟悉,这是他第一次过来。正是春日,院子里面的树上开了些粉色的花朵,看起来小小的,苏韶没有见过。

他往树跟前走了走,发现后面坐着一个少年。

少年双手交叠枕在脑后,一本书扣在他的脸上,看不清楚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