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妃倾城(36)
顾月卿盯着他的背影,有一瞬莫名,她总觉得他此番情绪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对仍跪地的一众将领道:“都起身吧,切记无论身处何地,都莫要忘了为臣子的本分,战场上瞬息万变,胜败乃兵家常事,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败不起!”
“而今既是来求和,就该拿出求和的姿态,本宫尚且嫁得,你们不过做个求和使臣,有何难?”
将领们心头一怔。
是了,他们不该是这种态度,尤其在面对君临这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时,他们的姿态更该放得低些。
同为护天启百姓保天启疆土,倾城公主千金之躯尚且不畏生死嫁与摄政王,他们为人臣下不过伏低做小一番,大丈夫能屈能伸,又矫情个什么劲?
赵邵霖不由多看顾月卿一眼,眼中带着浓浓的打量。
前方君凰的脚步似也顿了一顿,却并未回头。
顾月卿终究是天启的公主,终有一日她会拿回天启皇权,她可无视赵家人对她的看法,却不能让所有天启将领都对她存有不满。
往后的路还很长,而她要做的事才刚刚开始。
举步跟上君凰,依然落后他半步不急不慢的跟着。
身后不远处,君黛盯着顾月卿倩丽的身影,脸上笑意微收,良久化作一声低叹。
罢了,小辈的事她也不想掺和,不管这位倾城公主对天启抱着怎样的心态,只要不伤害景渊,不危害君临便成。
诚然,在君黛看来,顾月卿这一番话是向着天启的,但她毕竟是天启人,和亲本就是无奈,哪会方嫁过来几日便向着君临?
事实上,君黛能够放心,也不过是心底与赵邵霖有着一样的想法,顾月卿纵是再聪慧不凡,终究只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
于大局起不到多少影响。
君黛身侧的周花语目睹君凰待顾月卿不同,又瞧见顾月卿竟有此气魄,眼底恨意更浓的同时,对顾月卿也不敢再轻看。
即便她不想,也不得不承认顾月卿能在摄政王府安然活命还得摄政王特别以待,的确有几分能耐。
不过,也仅是如此而已。
她有的是法子让她不再占着摄政王妃的名头。
逼不走,可杀之。
*
宫廷大殿。
因是三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家眷参加,此宴便择在宫中最大的殿宇举办。
此番大殿内已坐着不少人。
丝竹声鸣,舞姬翩翩。
一声通传:“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丝竹声停,舞姬也停止舞动,众人跪地相迎,“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彼时君桓龙袍加身,孙扶苏亦是凤袍拖曳在地。
两人相携而来。
一个清俊孱弱,一个娴雅端庄。
“咳咳咳……众卿平身。”几个字说完,君桓脸色已是苍白如雪,咳嗽声不断。
孙扶苏忙搀扶住他,眼底满是担忧,“皇上,你还好吧?”
君桓宽慰的拍拍她的手背,“无……咳咳……无事,你不必太过担忧……咳咳咳……”
孙扶苏咬咬唇,“先别说话,过去坐着。”说着搀扶他往高位而去。
底下跪地的大臣见着这番情形,皆哀叹不已。
若非有摄政王掌管朝中大小事务,以皇上这般身体,君临断做不到与他国匹敌。
这也是君凰有如此凶名,却仍在君临受人敬仰最主要的缘由。
待君桓坐下,孙扶苏便走到他下首位落座,底下有几个老臣的声音传来。
多是些“皇上多保重龙体”之类关怀的话。
当然,真心与否也只有他们自己得知。
拿着手绢捂住口鼻又咳嗽一阵后,君桓看向孙扶苏,目光柔和一片,“扶苏,你说皇弟今日可会来?”
素来这种宴会,君凰多不会搭理。
“皇上放宽心,这几日臣妾听到不少传言,皇弟待倾城公主似有不同,而今既是为天启使臣准备的宴会,倾城公主为天启国公主,皇弟当是会带着她一道过来。”
“皇上身子不好,这些事便少操些心,景渊纵是行事乖张些,心地总是不坏的。”
“皇弟是朕看着长大,朕自是知晓他绝非外界传言的那般心狠手辣,只是近些年……便是朕都有些看不透他了。”
孙扶苏一叹,“莫说是皇上,臣妾也看不透,而今的景渊与十年前的景渊……哎……”
君桓脸上堆满愧色,“是朕无用,未护好皇弟,才让他遭受如此多磨难变得如今这番……朕真怕自己哪一日去了,独留他一人孤苦。”
孙扶苏温雅端庄的笑一收,“皇上莫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君桓笑笑,“好好好,朕不说便是。”
又轻轻咳嗽一阵,继续道:“也幸得朕执意给他赐这一场婚,倾城公主果不愧为顾家血脉,竟是成这能在皇弟府邸活命的第一个女人,朕还真有些好奇她有何过人之处。”
闻言,孙扶苏眸光闪了一下,“许是倾城公主福泽深厚。”
说话间,殿外内侍官的通传声又传来:“摄政王到!摄政王妃到!”
------题外话------
*
明早见。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十二章 举世无双,天造地设(一更)
要说近来世人谈论最多的,当属君临摄政王与天启倾城公主。自两国和亲的消息传开到确定和亲人选,再到后来的大婚及倾城公主在新婚夜被遣到小院,之后又在摄政王府安然活到如今……
无论哪个阶段哪件事,都是谈资。
此番终于要看到这两人,在场的无一不兴致勃勃。
不可否认,他们惧怕着摄政王,然这并不能阻挡他们看热闹的心。
齐齐朝大殿门口看去。
入眼处,男子一袭暗红色长袍坠地,长长的墨发松散散落,面容如传言一般,仿若妖邪转世,他唇角微微弯起一抹弧度,分明带笑,赤红的眸子却透着一道冰冷的光。
冷厉疏离,妖异慑人。
女子一袭红衣,长裙亦是长长拖曳在地,过腰的墨发用一支玉簪绾起少许,面容清冷却倾城绝色,略微落后男子半步,双手交握于小腹处,轻轻抬眸间,气势自成。
端庄娴雅,清冷悠远。
这样两个人,除却彼此,怕是在这世间再难寻相配之人。
果然是举世无双,天造地设。
两人缓步而来,仿若不属凡尘,却偏生误入凡尘。
高位上,君桓素来苍白的脸因着心情大好带了些许血色,断断续续的咳嗽也止住不少,满脸笑意。
孙扶苏的目光则全然落在顾月卿身上,对这位倾城公主她闻名已久,却是第一次看到真容,果如传言一般,倾国姿容。
帝后在盯着他们看时,顾月卿也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这两人,与底下人传来的消息无多少差异。
君桓身子孱弱,孙扶苏端庄大方。
只是……大婚那日听到宫婢的闲谈,摄政王和皇后当年有着一场情分在?当时听着不觉得有什么,如今想着却没来由的有些不舒服。
再一看,恰见孙扶苏看向君凰,自踏入大殿就目不斜视,甚至连皇上都未曾得他一个眼神的君凰,而今竟是抬眸与孙扶苏对视。
孙扶苏面带浅笑,君凰面上素来端着的邪肆笑意却是收了一收,他眼底的情绪是顾月卿从未看过的。
好半晌,对视依旧。
以君凰的脾性,若有人盯着他如此长时间,他怕是早已一记冷寒的目光扫过去,然他此番不仅未如此,竟还盯着人瞧。
顾月卿黛眉微皱,还未想透她此番有些复杂的心绪是什么,身体便先一步做出反应,她的手已抓着他的袖角轻轻扯了扯。
君凰猛然收回目光看向她,却是未生气,“怎么?”
高台上,孙扶苏见君凰突然收回目光,再见顾月卿扯着他的袖角,他竟不怒?要知道他素来最不喜与人亲近,尤其在十年前那一场宫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