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农女悠然(195)

作者:素面妖娆 阅读记录

“真的?”谢保平心动,直着眼望着眼前这颤巍巍高耸的胸脯子,下意识吞了吞口水。

这一对好大啊,比廖寡妇的和门氏的都大,家里那黄脸婆的就更没法比了。

不知不觉的,下面就翘得更高了。

红芳察觉到了,故意拿那大胸去蹭男人的脸,“爷,奴家有没有骗您,试试不就知道了?”

谢保平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将女人抱住,猴急地往那床上滚去。

红芳咯咯地笑,两人很快扭到了一处,屋子里响起了一片银声浪语……

一刻钟后,鸣金收兵。

谢保平瞅着自己偃旗息鼓的那处,懊恼不已。

一两银子啊,就这么没了。

红芳瞅他这样,不由噗嗤一笑。

很多客人都这样,第一次来,太猴急,结果很快就缴械了。

女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白嫩的身子善解人意地依偎了上来,柔声道:“爷,对奴家可还满意?”

“满意是满意,只是……”

唉,都怪自己的兄弟太不争气了。

一两银子!不值啊!

怎么着都得大战三百个回合吧?

红芳掩唇吃吃一笑,道:“爷,看在您是第一次光顾奴家的份上,奴家再送您一次。不过……”

谢保平大喜,忙问:“不过什么?”

红芳道:“不过以后您可要常来照顾奴家哦,也不许再找别的姑娘,不然奴家可是会很伤心的。”

“没问题。我以后只找你。”谢保平满口答应,再次将女人压在了身下。

这一次,谢保平终于心满意足。

花楼的姑娘,果然销一魂哪,比家里那婆娘和廖寡妇可强多了。

这一通进进出出的,酣畅淋漓,比大热天吃了凉水都还要爽。

难怪王癞子不舍得回村里的,比起村里那些黄脸婆,这城里的姑娘太让人流连忘返了。

谢保平心道,难怪那些男人们愿意在花楼里的姑娘身上一掷千金。

家花哪里比得野花香?尤其还是这些受过专门调一教的姑娘,太懂得怎么让男人爽了。

谢保平满意极了,穿戴好了,痛快地给了红芳一两银子。

“爷,可记得以后一定要多来哦。”红芳笑眯眯地收了银子。

“一定一定。”谢保平点头如啄米。

“不过,”他又额外多给了她二百个铜板,“还有个事,要跟你打听一下。”

红芳会意,笑道:“爷想问什么?”

…………

大年初二,按照当地风俗,出嫁的闺女是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的。

一大早,杨氏就准备妥当,节礼准备了大包小包,谢保顺和二丫三丫也穿戴一新,几人坐上了家里的马车,抱着四宝儿,去了杨家坳。

谢悠然没有去。

一则因为和杨文俊的事闹得不愉快,去了二舅一家估计也不会给她好脸色。

二则,家里这几个月也置办了些家当,需要人看家。

所以,她便留在了家里。

一个人倒也清闲。

穿过来这么些日子了,一直过着忙忙碌碌的生活,还从来没有这么清闲过。

吃完早饭后,她拿着本镇上铺子里淘来的齐民要术,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看书。

齐名要术是本好书,对于种田的人来说,更是必须要吃透的书。

从里面,她能学到不少实用的东西。

就比如,柑橘嫁接。

柑橘嫁接?她眸光一亮。

第247章 山寨货

烟村这一带本来长着不少橘子树,但是,结的果子都很酸涩,村民们也都不懂嫁接之术,那些橘子树便都废了。时间久了,树也都成了废柴,被人们砍回家当柴火烧了,如今零零散散的,只分布着为数不多的橘子树。

若是能寻到好吃的品种,再嫁接到这些树上,那么,不是就可以有甘甜的橘子吃了吗?

这个季节,正是吃橘子的好时节啊,可惜了!

谢悠然正惋惜着,院门外响起一道大嗓门的声音:“大丫在家吗?”

谢悠然放下书,走出去一看,是罗春花和秀莲母女挎着篮子站在院门外。

“是春花婶子,胡婶子,秀莲姐啊,新年快乐!快进来!”谢悠然笑着将人迎进来。

“大丫,新年好。”罗春花笑道,“初二就上门,你不会怪我们不懂礼数吧?”

“怎么会呢?”谢悠然笑道,“正好我一个人在家也无聊,你们过来陪我说说话也挺好的。”

说着赶紧将人请进家门。

罗春花笑道:“我和你胡婶子娘家都是没人了,所以也没得去处。这不,正凑堆一起闲聊呢,看到你爹娘他们驾着马车去了杨家坳,知道你一个人在家,婶子们寻思想找你扯扯闲篇,所以就搭伴过来了。”

又将手里的篮子给她,道:“新年大吉的,也不好空手上门,就带了两包瓜子和糖,你也别嫌弃。”

秀莲的娘胡氏也笑道:“是啊,大丫家里都是做美食的,寻常的东西我们也拿不出手,只能拿点自己家炒的瓜子了。”

“自己炒的瓜子才香呢。”谢悠然将她们带来的瓜子倒在盘子里,端过来招呼她们在火塘边坐下。

又泡了好茶来待客,“春花婶子,胡婶子,秀莲姐,快坐,你们都别客气,咱一边嗑瓜子一边烤火哈。”

大家围着火塘坐下,秀莲有些局促,捏着衣袖道:“大丫,你别忙活,我们就是来坐坐,一会儿就走。”

“别呀,着急走干嘛?多坐会儿。”

谢悠然又抓了把糖,拣了一些家里备下的作坊生产的点心端出来,“来来来,大家吃点心。”

美食坊的点心虽然专供祥顺斋,但村里若有人买,也会卖给他们。

价格上,也会优惠一点。

若平时,村人还会舍不得花这钱,但这快过年了,各家多少也会买点。

毕竟,这美食坊生产的点心,整个太平镇,甚至说是昭阳县都独此一份,别处可是买不到的。

再说谢氏美食坊如今声名在外,他们家的点心拿出去待客走亲戚,也是倍有面子的。

因此,罗春花家和胡氏家,也都多少买了点儿。

胡氏发自内心地赞道:“大丫如今是越发能干了,我家秀莲要有你的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

秀莲在一旁红着脸,低低叫了一声:“娘!”

谢悠然笑了笑,道:“胡婶子,你说这话可就折煞我了。我也不过是会做几道点心而已。再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我会的秀莲姐不会,秀莲姐会的,我也不会啊。”

胡氏笑着对罗春花道:“大丫就是会说话,这话我听着明知是安慰我,心里竟也舒坦了几分。”

大家都笑了起来。

罗春花道:“秀莲,快把那事跟你大丫妹妹说说。”

谢悠然挑眉,看向了秀莲。

她就觉得奇怪呢,按照当地的风俗,就是关系再好的人,一般也都是初五过后才开始相互串门拜年的,她们初二就来了,她就觉得她们应该有事。果不其然。

秀莲道:“是这样的大丫,之前我不是也在咱的美食坊做事嘛,对于咱的作坊生产出来的点心也略有了解。而且我也听你说过,有几款点心除了你,别人是谁也不会做的。你当时还跟我们说,全昭阳县都找不出第二家。”

“嗯,”谢悠然点头,“我是说过这话。”

秀莲道:“但是年上我表姐出嫁,我去送嫁。发现表姐夫他们家也买了咱的点心。我开始还挺高兴的,以为咱的点心卖到县城去了,可后来一尝,发现那些点心虽然跟咱们的名字一样,从外形上看起来也很像,但味道却差了很多。我问表姐从哪里买的点心,表姐说,是从路边买的。还说最近城里有那么一批人,推着板车沿街叫卖这些点心,还说他们是太平镇烟村谢氏美食坊的人,美食坊遭遇了大火,作坊烧了,老板要赔一大笔钱给祥顺斋,没办法,只能把积压在仓库的一大批点心拿出来低价贱卖。表姐夫家里贪便宜,买了好多囤积在家里,还说过年的时候拎着去走亲戚。我回来后想了又想,还是觉得有必要来告诉你。如果他们拿那些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点心去走亲戚,不是在坏咱美食坊的招牌吗?”

上一篇: 穿成弱受他大哥 下一篇: 梦回十里洋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