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农女悠然(272)

作者:素面妖娆 阅读记录

这样,掌柜的人选也定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到了开业那天。

因为谢悠然之前让锣鼓队的宣传过,饺子馆开业这天,只要是进店,不管吃不吃饺子,都能领到一份精美的小礼品,所以,一早饺子馆门前便挤满了人,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铺子,一来是真好奇这饺子是什么东西,二来,是为了凑个热闹,领份小礼品。

吉时一到,在噼里啪啦的炮仗声中,覆盖在牌匾上的红布被谢家人缓缓揭开,露出了“谢记饺子馆”五个谢保顺亲手书写的鎏金大字,在金色的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欢迎光临,请进屋品尝。”

两个穿着定制的迎宾服饰,经过谢悠然专门培训过的女店员站在门口迎宾,笑容亲和,语声清脆,站姿礼仪让人如沐春风,挑不出一丝错儿来。

客人们抱着好奇心,纷纷步入了店铺。

饺子馆采用的是现包现煮的方式,力求让顾客吃到最新鲜的饺子。

客人坐下后,有穿着白色的统一工作服的店员热情地迎上来,帮忙拉开椅子点餐。

墙上挂着一张张竹制的木牌,上面写着各种馅料的饺子名称。

爱吃荤的有菘菜猪肉馅的(菘菜就是大白菜,古代叫菘菜),还有羊肉萝卜馅的,荠菜肉馅的;耕牛在古代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律法严明规定不得轻易宰杀,所以,牛肉是奢侈品,没有牛肉馅儿的饺子。昭阳水产丰富,湖虾什么的并不稀罕,大家都吃得起,所以,又弄了个芹菜虾仁的。

素馅的有韭菜鸡蛋、香菇菘菜、莴笋豆腐和素三鲜的。

古代的蔬菜因为没有大棚种植技术,所以种类很少,能吃的也少。

谢悠然把饺子的价格定得并不便宜,荤菜馅儿的饺子一律五十文一盘,一盘十二个,约五两左右,不到半斤(古代半斤为八两,所以才有个成语叫做半斤八两)。

荠菜馅的稍微贵点,六十文一盘,一盘也是十二个。

但饺子个头都很大,一个个白白胖胖,像大元宝似的,很可爱。

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也只需一盘饺子就能吃饱肚子。

饭量没那么大的,也可以单点,十文一两饺子。

另外,所有点饺子的,还会免费赠送一小碟子腌制的藠头,甜口的咸口的都有。

因为他们家的藠头太好吃,最后有一部分食客来吃饺子,完全是冲着他们家的藠头而来的,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至于凉菜,则以这个季节最常见的野菜为主打,大多数都是凉拌,一盘二十文。

每个月还有一两道特色菜,以时令菜为主。

这个月的特色菜是香椿鸡蛋,比凉菜稍微贵点,三十五文一盘。

毕竟香椿这东西量太少,爬老高的树上摘那么一大把,开水一焯炒出来也就一小盘。

而且香椿过季很快,没几天功夫就老了,不能吃了,也算是个稀罕菜。

因为有着麻辣烫的珠玉在前,人们对于谢记这块招牌的印象都很好,都没什么犹豫就点了餐。这不,刚一开张,一大波客人就蜂拥而入,足足有十好几个。

这其中,竟然还有穿着便服的韩墨辞。

谢悠然有点傻眼,把人拉到一边问:“你怎么来了?”

他不是要上班吗?怎么跑这儿来凑热闹了?

韩墨辞坦坦荡荡的一笑,道:“你的新铺子,我怎么能不来捧场?”

这时,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伸手叫道:“墨辞,坐这儿。”

韩墨辞冲谢悠然笑了笑,走过去坐下了。

瞧见那一水儿年轻气盛的少年郎,谢悠然明白了,敢情这一波食客都是韩墨辞衙门里的同事,都是被韩墨辞叫来给她撑场面的。

这家伙,还真是挺有心的。她唇角一抿,不由就笑了。

这帮衙役们在店里大声吆喝着点餐,各种馅料的饺子都点了一盘,凉菜也每种都点了一份,搞得气氛很是热闹。

后厨接了单,喜得合不拢嘴,当下迅速地忙活开了,擀皮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煮饺子的煮饺子,拌凉菜的拌凉菜,炒鸡蛋的炒鸡蛋,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

不多时,凉菜上了,衙役们纷纷下筷,不停地赞誉好吃。

凉菜吃到一半,饺子也上桌了,便有那迫不及待的人夹了一只放进嘴里,顿时被烫得嗷嗷直叫,惹得其他人都哄然大笑。

但很快,那被烫的人一边吃一边叫:“太好吃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下筷子,一时风卷残云,很快盘子就空了。

“哎哎,你别抢啊,最后一个是我的……”

“小二,再来一盘荠菜肉的。”

“我喜欢吃芹菜虾仁的,给我来一盘芹菜虾仁。”

“我要羊肉萝卜的,我喜欢吃羊肉……”

“我吃着这素的也好吃,再来盘素的吧,素三鲜……”

原本还在观望的人们,瞧见这大快朵颐的光景,也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纷纷走进了店里。

眼见客人越来越多,柜台后面,谢悠然和苗庆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俱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韩墨辞的那帮衙门同事吃饱喝足,一个个打着饱嗝走了。

临走时,还不忘跟谢悠然打声招呼,显然,他们都知道了韩墨辞跟她的关系。

谢悠然笑着一一应了,待走到最后的韩墨辞走到面前时,她笑了笑,道:“谢谢啊。”

韩墨辞佯装生气,“跟我还说谢字?”

谢悠然莞尔,“花了你不少钱吧?晚上回去我给你。”

“你……”韩墨辞俊脸一红,“这点钱我还是有的,你好好做你的生意吧。”

然后急忙走了。

苗庆在一旁看着,问:“大姑娘,他就是你那定了亲的夫婿吧?”

谢悠然道,“是的。”

苗庆道:“他人挺好,是个好男人,以后你们一定会幸福的。”

“谢谢。”谢悠然的心里甜滋滋的。

客人们陆续进了店,眼见门外还有徘徊的,谢悠然便让店员端了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拿牙签一人给他们尝了一个。

一个饺子吃完,那些先前还犹豫的,便都纷纷入了铺子,点一份一饱口舌之欲。

一开始,大家都只是二两三两的点,后来发现这饺子实在好吃,便索性再点了一盘。

这个时候正是饭点,谢记造势也足,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前来,很快,店里就人满为患了。

第343章 出远门

当然,也有实在不舍得花这个钱的,抱着占小便宜的心态,排着队领了礼品走了。

礼品是一对陶碗,或者一套竹制的筷子,都是家庭中需要用到的。

虽然没消费,但谢记这名声经由他们的口口传播,也就这么传出去了。

于是,福安巷这条小吃街,也因为谢记新开的饺子馆而再次博了一把热度。

谢记的饺子,也因为皮薄馅大味道鲜美而出了名。

便是那些小菜,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流连忘返。

因为生意太好,连着几天,谢家人都倾巢而出,在店里帮忙。

杨氏把四宝扔给了三丫看管,除了喂奶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和二丫在后厨包饺子煮饺子。四宝也乖,除了饿了要吃奶哭两声,旁的时间都很安静,很省事。

一家人在铺子里忙活了好几天,家里的鸡啊猪啊就拜托了韩青山照顾,宅子也托他帮着照看点。每天大家都是忙到很晚,才由云生赶着马车送他们回村。

即便累得个个腰都直不起来,但眼看着店里生意如此火爆,就是再累,大家也都开心。

谢家的生意蒸蒸日上,衙门那边,荣安寺的案子却陷入了僵局。

那邹恒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任凭捕快们将昭阳城翻了个底朝天,都找不到人。

不久,派去邹恒蓟州老家调查的捕快也回来了, 说当地的确有邹恒这么一个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唯一的叔叔生活。捕快比对过画像,确认此邹恒就是彼邹恒。

上一篇: 穿成弱受他大哥 下一篇: 梦回十里洋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