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872)

作者: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她战战兢兢,跟随王老童生走进休息站

屋里暖和得,让她第一回感受到什么是冬日的温暖。

休息站内,果然有个小小杂货铺,什么都有得卖。

王麻子将农妇交给王老童生后,就不管了。

他提着一背篓的木耳和干香菇,朝厨房走去。

大堂内,有客商看到木耳,心中欢喜。

“老板,来份炒木耳,用肥肉炒,多搁点油。”

“好嘞!你先等会,这木耳还没洗过。”

“行啊!你慢慢弄,我们不着急。”

天色黑了下来。

收费站和休息站都挂上了灯笼,照着路面。

黎大山本以为,不会再有车马经过。

没想到,远远的就听见哒哒哒的声音,有马车从洛州方向过来。听响动,还不止一匹马。

车队近了。

并不是黎大山想象中的商队。

看车马,看人头,像是大户人家出行。

不管是商队,还是大户人家。只要走车马,就得交过路费。

黎大山尽职尽责的做着登记。

对方管事下了马车,交了过路费,问道:“休息站里面可有上房?”

黎大山愣了下,冲休息站方向大叫一声,“王麻子,有人住店。”

王麻子急匆匆跑出来,“客官住店?”

管事板着脸,不动声色的拿捏着姿态,“可有上房?”

“有有有。我们这里的上房分两种,一种是带院落,一种是二层小楼。这山里头,天气冷,我建议客官住二楼上房。被子都是洗干净晒过太阳,没人用过。晚上通宵热水,还有浴室,可以沐浴。”

“等等!”

管事来到装饰最豪华的马车前,躬身请示。

片刻之后,管事告诉王麻子,“二楼上房,开三间。另外开五间下人房。”

“我们这没下人房,只有两人间,三人间,四人间,还有大通铺。”

“那就开五间四人间。”

“好嘞。客官里面请,车马就放在马厩里,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看守,尽管放心。”

从马车里面,下来几个女眷。

最前面,是一位老太太。

正巧,牛大壮从收费站里面出来,他随意扫了眼马车,咦了一声。

因为他在马车上面看见了家族徽记。

这年头,只有那种世家大族,才会有家族徽记。

牛老大嘿嘿一笑,原来是大户人家啊。

看这样子,是要上京城?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王麻子将这群贵人安顿好了。

牛老大溜达到休息站门口,招招手,把王麻子叫到跟前问话。

“打听清楚了吗?什么来头?”

王麻子嘿嘿一笑,“我出马,有消息是打听不到的吗?问了那个管事,主家姓曲,武将世家,滕州大户,上京城走亲戚。我瞧着那位老太太,似乎是不高兴。恐怕不是走亲戚,是要上京城兴师问罪。”

“你怎么知道人家是上京城兴师问罪?”

“顺耳听了几句,听他们提到一句侯府。啧啧,侯府的亲戚,果然是大户人家。”

王麻子口中的大户人家,正是滕州曲家,曲姑母的婆家。

曲姑娘婚事不顺,还得罪了诏夫人。

消息从京城传到滕州,曲老太太顿时就火了。

曲姑母不肯跟随夫君去西北吃沙子,她老人家忍了。不肯回滕州老家尽孝,她也忍了。

曲姑母当年口口声声说,要在京城为曲姑娘说亲事。

几年过去,亲事不仅没着落,还得罪了贵人,这如何是好。

于是乎,曲老太太干脆决定亲自上京城,料理儿媳妇还有孙女。

一行人在二楼上房安顿下来。

这上房收拾得果然干净,又暖和。

曲二太太伺候着曲老太太喝热汤。

“这么冷的天,老太太就不该出门。大嫂那里,派个人说一声就成。”

曲老太太皱着眉头,“成什么成。她仗着有代侯府撑腰,随便哪个人找去,都不给面子。也只有老身亲自上京城,仗着婆母身份管束她,她才会忌惮三分。”

曲老太太口中的她,指的是曲姑母,曲家大太太。

曲老太太很烦躁,“她带着四丫头在京城住了几年,恐怕心都住野了。代侯府老夫人最护短,到时候怕是会和代侯府起纠纷。”

曲二太太说道:“代侯府老夫人再护短,也不能拦着大嫂不回夫家尽孝吧。我们曲家又不是没人,她带着四丫头,在代侯府一住就好几年,真不怕被人说闲话。

更何况四丫头还得罪了贵人,连婚事都被贵人一句话给否了。她们母女再不回曲家,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曲老太太点点头,“再有几天就到了京城,到时候先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儿媳听老太太的。”

这一晚,住在八里铺休息站的客商,都很满意。

大冬天,有暖和的床铺,有热腾腾的热汤,美味饭菜,还有整晚供应的热水。这一切都是一场极美好的体验。

次日一早,客商们早早起来,打算吃过早饭就出发。

休息站的伙计们,忙着招呼客商,忙着套马车,套驴车,套骡车,套牛车……

昨晚上,花了一文钱住大通铺的农妇,背着买好的药材,三尺棉布,盐巴,就准备出发回山沟沟里面的家。

她走出温暖如春的休息站,回头又看了眼大堂,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她心里头下了决心,下次得了山货,还卖给休息站。还要把孩子带出来,见见世面。

就算要多花一文钱睡大通铺,但是可以喝上免费冬瓜汤,也值了。

只要多卖几次山货,当家的药费就有了。过年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吃上肉。

等到明年当家的身体养好后,还能打些猎物卖给休息站。

要是运气好,在深山里面采了药材,也能卖给休息站。

这地方真好,比她去过最远的镇子还要好。

农妇走进山林雾气中,嘴角始终挂着一抹笑容。

第538章 七千两(三更)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初。

位于山里面的八里铺,已经下了两场雪。

等雪停了,收费站就组织劳动改造的山匪路霸清扫路面。

八里铺收费站,管着前后各二十五里的路面,加起来就是五十里。

他们得确保这五十里水泥路上的积雪,及早清理干净,不能耽误了客商行路。

要是路面塌陷,或是出现裂缝,就要及时上报。

等到明年天气好转,会有工程队过来修补路面。

收费站站长牛老大不在,去府城开会学习,已经去了四天。

他不在,收费站就由两位副站长负责。

一位管钱,一位管账。

“昨天雪就停了,站长该回来了吧。”

“可能吧。就怕路上耽搁。”

“回来了,回来了。”

有收费员在外面喊道。

收费站的驴车,晃晃悠悠的朝他们走来,上面坐着的正是去府城开会的牛老大。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辆马车。

“账房也来了,快把账本准备好。”

两个副站长都忙了起来。

他们两个人,一个管着账本,一个管着钱。

要是钱账对不上,两个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牛老大下了驴车,招呼账房进收费站喝茶。

账房先生说道:“先盘账吧,盘完账再喝茶。快到年底了,东家等着我们交账本,预算明年的盈利情况。上面催的急,我们没办法,就只能催你们。账本都是按照格式记录的吧。”

“对对对,都是按照培训班教的办法做的账。”牛老大忙说道。

几个账房先生提了账本还有银钱,就坐在签押房内开始算账。

牛老大带着两个副站长,在外间候着,以防账房要盘问情况。

牛老大不耐烦这种等候,又不能离开,坐在竹椅上,屋里又暖和,没一会就睡了过去。

他做了梦,梦里面他又回到了西北,回到了天狼军。

上一篇: 极纵无双之正室指南 下一篇: 燕归君知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