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同人)【楼诚】你好,梁同学(33)+番外
想归想,明诚最后还是狠下心来,壮士出征一般与明楼拥抱告别,然后扣严了防霾口罩,打开房门,闪进电梯。
今天依然是黄色预警,老人小孩不宜外出。客厅靠近窗边的墙上挂着一小幅油画,在灰霾天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青翠瓦蓝。明楼绕着餐桌散了会儿步,咖啡下去半寸,这时传来了钥匙插锁眼的声儿——我们的壮士竟然又回来了。
明楼略感惊讶,毕竟在明诚身上,罕有落了东西回来取的情况发生。
明诚的确没忘东西,他在首都的漫天尘埃中刚挪出几步,手机便响了,是贵组长,让明诚在家休息休息,今天先不用过来了,实在有要紧工作她再召他。
明教授对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表示赞许,并认为她应该昨晚上就通知他,这样他们还可以再晚点起床。
明诚挂好外套,摩拳擦掌:“咱俩在家干点什么呢?”
见他一副磨刀霍霍向男友的样子,明楼笑道:“你想干什么都行。”
明诚打了个指响:“要不……看个电影吧。”
明教授发出一声微妙的叹息:“电影,可以下午再看。这有两本书,我先帮我查一查。”
跟明教授一起搞研究,明诚还是很乐意的。上大学那几年,他常常被明楼找去帮忙,在办公室里泡一壶红茶,俩人能从早上喝到晚上。有时候明教授还会问他的想法,完全不管明诚其实是学化学的。
毕业后明诚工作也忙,经常性加班伴着间歇性出差,他偶尔想起那些共处的时光,还挺怀念。
于是明诚愉快地撸胳膊挽袖子,不就是两本书吗,他要让明教授再次感受一下年轻人的办事效率。
回忆有时候并不可靠,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它总是强调美好而淡化痛苦——单是一本纯英文论文集耗了明诚近三个小时,简直比上班还累。
隔着笔记本电脑竖起的屏幕,明诚抬头去看对面的人。明教授摘了眼镜,正一下下捏着眉心。明诚窥了片刻,然后发现自己心里那一丁点抱怨竟然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听见明诚叹气,明楼睁开眼看了看屏幕下方的时间:“中午想吃什么?”
看这架势是要亲自下厨犒劳功臣。明诚连忙摆手表示心领了,并主动打开手机上的外卖软件。不是不想给明教授表现的机会,明诚也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厨艺跟智力不成正比,反倒与Dota水平难分伯仲。
下了单不过十分钟,门铃乍响,俩人对视一眼,明诚跳起来跑去开门,不一会儿抱回一个四四方方的纸壳箱子。
明楼踱步出来:“买的什么?”
明诚蹲在客厅当中,拿水果刀割开胶带:“大姐昨天打电话,说给咱们订了台空气净化器,应该就是这个。”
不是吃的,明楼转身又回了书房。
最近明镜时常在微信群里转发文章,“防霾十八招”、“清肺食谱”之类,明楼根本不看,而明台看见了也当没看见,逼得明诚给大姐耐心科普,哪些是伪科学,哪些试试也无妨。
机器运转时发出细碎的工作音,明诚巡视一圈,最终把它安置在客厅的角落。
明楼还算言而有信,吃过午饭后自觉地坐到了沙发上。明诚熟练地操纵着遥控器,观影之前,他需要先清理一下电视盒子。明台每次来玩,收藏夹里都会多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综艺节目。
好在明诚没有选择障碍,很快点开了一部岩井俊二的片子。明楼问他为什么看这部,明诚给的理由也非常合理:没有好天气,那就看一点好景致和好姑娘。
玻璃像被棉絮包裹缠绕住了,最近处的居民楼也影影绰绰,完全不用拉窗帘遮光。电影画面唯美节奏缓慢,前半小时明诚还挺直了脊背盘腿坐着,渐渐地就歪向了一边。
可能是净化后的空气有助于加深呼吸,也可能是明楼的腿枕上去实在舒服,明诚起初还面朝电视侧身躺着,后来睡实了,直接翻了个身,仰面朝天。
明楼低头看着他笑,说什么好景致好姑娘,其实就是不想干活了,所以选了部150分钟的吧。
明诚呼吸均匀,手指在平坦的小腹上交握着,微弱地起伏。刚才被压在下面的左耳红彤彤的,明楼伸出手去轻轻揉了两下,引得梦中人睫毛一颤。
电影不合口味,腿也有点麻了,明楼几次想关掉电视回书房去——只是想想,到底也没付诸行动,也没敢再动手动脚招惹熟睡的人——在额头上偷亲的那下除外。
明诚醒来时,片尾曲已经响起,沙发旁边的空气净化器不眠不休还在运转。尚未清醒的大脑和昏暗的光线允许他放纵自己和明楼对视一会儿,虽然他明知这样的对视会引发什么。
明楼嘴唇看上去有些干燥,明诚小声问了句:“我手机响过吗?”
怕接不到贵组长的电话,他把手机扣在了茶几上,伸手就能够到的位置。
明楼声音更轻:“你猜。”
明诚笑着闭了闭眼睛,喃喃道:“这雾霾什么时候能散?”
这个问题明楼没有回答,或许他答了,反正明诚没听清楚。
不过也不要紧,因为雾霾总会被风吹走,就像一个错误的答案,注定该被许许多多的亲吻淹没。
第三十三章 番外糖的阴影
晚霞慢慢浮上来时,明诚先发现了那座白色的灯塔。
因为头疼发作,明教授一直半睡着,被人兴奋地拍了下大腿也只闭着眼睛嗯了一声,然后顺势将司机的手扣入自己手里。
手机导航帮助明诚验证了自己判断,车子沿着海湾继续向北行驶。
这辆代步工具是明教授的一位朋友提供的,本来车库里还有两台新车供他们选择,但明诚执意挑这辆破的,明楼也拦不住。
脸皮太薄容易吃苦头。快退休的奔驰车不仅刹车油门不灵敏,连方向盘间隙也大得过分,明诚不得不将注意力全部倾注到让车子走直线这件事上来,根本无暇欣赏路边一树树擎天的蓝花楹。
海港小镇沉溺在一片温煦夕阳里,明诚放慢车速,跟随着导航的指引停在一间名叫“棕榈阁”的民宿门前。头顶树木繁盛,归巢的倦鸟叫声震天ю即便是这样的日子,住客也不是很多,小停车场里稀稀落落泊着三四台车,其中还包括明诚这辆风尘仆仆的老家伙。
花瓶里的几枝玫瑰和老板娘的红头发一般鲜艳,纵然见识过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面孔,也不妨碍她在看到两个高大英俊的东方男人走进门时由衷微笑。她从疲惫却兴奋的年轻人手里接过两本护照,与网络上的订单核对一番,然后绕出吧台,带他们去了二楼的客房。
一片钥匙交到明诚手上,临走前,老板娘再一次祝他们情人节快乐。
旅馆比明诚预期的更干净些,他放好行李,先去厨房灌了壶水。明楼推开卧室北面的窗户,楼下是一片茂盛的棕榈树林,河水在树丛间流淌,缓慢得近乎静止。
“这才像度假。”接过药片和热水时,明教授惬意地感慨道。
他们已经来了一周,之前一直在大城市之间跋涉,明教授把衣食住行的选择权都交给了明诚。
明诚本着入乡随俗、兼收并蓄的原则,带明教授先后品尝了插满九层塔的米粉,野性骚气的袋鼠肉以及奶味浓郁的茄子糊糊。
敢于尝试是好事。本着不打消小孩子积极性的原则,明教授通常如此评价。
尽管他的胃十分想念祖国,想念家里的厨房,想念明诚从战火硝烟中端出来的虎皮青椒,糖醋排骨,还有翡翠虾球。
“晚上吃什么?”明诚坐在沙发上,脱掉运动鞋和袜子。
明教授体贴道:“有什么吃什么。”就再忍一忍好了。
明诚趿拉着人字拖啪嗒啪嗒走过来,伸出手探了探病人的额头。手心触到一层微薄的汗意,看样子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就能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