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星同人)朱一龙--一暖生烟(13)+番外

作者: 暖暖如茗 阅读记录

朱一龙环顾左右,奇怪的问:“你要再吃一顿吗?”

宋暖噗嗤笑出声,“附近有个电影院,我约了人看两点的电影。”

“哦。”朱一龙恍然,“你没开车,我送你去影院吧。”

“他来接我,雨下大了,路上不好走,你快回去吧。”

“哦,好。”朱一龙略有迟疑,随即站起身来,微微低头,笑着伸手,“宋大夫,再见,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是。”宋暖站起来,终于伸出她迟到的手,在离别时。

“嗨。”宋暖忍不住开口。

正要下楼的朱一龙顿住脚步,转过身子,朝她微笑。

宋暖回以最灿然的笑,却只是挥了挥手,什么也没说。

这已然是最好的告别,宋暖告诉自己,足够体面。

宋暖坐在窗边,雨幕疏离,她没戴眼镜,看不真切外面的风景。

“你好,撤了这个,上个辣锅。”宋暖朝服务员大喊,是的,她有一些急于要宣之于口的情绪,她不能憋着,必须喊出来。

服务员低着头,很识相的没有多问,和同事利索的撤了鸳鸯锅,重新换上了新的辣锅,问:“您想点点什么?”

宋暖依旧不看菜单,“麻辣牛肉,鸭肠,藕片,毛肚。”

服务员快速的登记完,快速离开去备菜。

宋暖走到对面朱一龙坐过的地方坐下,红色沙发上还有点滴雨迹,脚边上放着那把墨蓝色的伞。宋暖目光呆滞,看向桌子上某个地方,这个人啊,明明懂分寸会避嫌不撩人,却偏偏还送表,大概是有什么非要送表的苦衷吧,送也就罢了,还非要送萧邦,是故意带着商业节奏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块表而已,无关其他。

宋暖不开心,她把所有的肉和菜都扔到辣锅里,一股脑的煮熟后,捞出来就吃。她已经半年多不吃辣,辣椒油呛得她连连咳嗽,她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机械的往嘴里塞,不管撑不撑,费力的都咽进去。辣椒煮破了,越来越辣,宋暖就浇着辣汤吃,她满脸通红,额上辣出汗,泪腺也终于受不了,开始崩溃。

宋暖假装那是生理性泪水,没有哭出声,就是静静的坐在那里,边吃火锅,边落泪。

服务员在一旁心惊胆战,不时从远处看几眼,生怕她有个好歹。

宋暖大概吃了一个小时,也哭了一个小时,终于觉得差不多了,她结了账,扶着桌子起身,捡起地上的伞,一步步走到门口。

雨下的很大,像沈巍雨中求药那天一样大。

宋暖在门口檐下犹豫了很久,终究还是撑开了手里的伞,她在公交车站坐了一会,又在路边开始散步,许多次她想扔下手里的伞走回家,到底都忍住了。她不再年轻,当年做过的傻事绝不会再重来,她在路边站了半个小时,终于打到了出租车。

坐上出租车,就能回到那个温暖的家。

五月份的时候天气终于热起来,宋暖感冒大好,又参加了两次无疾而终的相亲,并借此买了许多新衣服,且重新换了个发型。

天气渐热,病人也多,杨云生了宝宝休产假,科室里就更加忙碌,宋暖经常加班到深夜,已经一个周没有更新文,好在博士论文通过了外审,只需要等待最终答辩就可以,宋暖的博士毕业证总算是基本到位了。她决定犒劳一下自己,想在毕业后和同事来一场旅行。

“小宋在不在?”值班室外有人在喊。

宋暖本来就没睡着,抬手看表也接近两点了,就从上铺爬下来问:“怎么了?”不是她的中午班,按说不应该有人来敲门。

“你们36床病人不太好,爽喊你去看看。”许晓慧在门口等她。

宋暖立刻穿上隔离衣往病房跑,“怎么不好?”36床是个视神经脊髓炎的老病人,她刚上班的时候就在这里住院,六年间大概来了二十次,一次比一次重,现在已经双目失明,四肢力量极差,早就不能下床活动,家庭条件一般,这次住院连磁共振检查都没舍得做,因此宋暖对她的病情有点吃不准。

“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憋的厉害,爽上中午班,抢救了一会了。”许晓慧边走边说。

宋暖赶到床头,林爽走过来说,“用了尼可刹米,效果不明显。”

宋暖点头,先看病人,面色紫绀、神志也不清醒,血氧已经掉到了38%,她心里暗叫糟糕,强自深吸一口镇静,“去拿球囊面罩。打电话叫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联系重症监护室,打电话叫齐主任回来。”

徐丽丽最先取来球囊面罩,立即给病人用上,按压了一会,血氧开始往上走,缓慢升到了70%。

“监护室说没床,麻醉科等会过来。”飞姐跑过来说。

宋暖暗骂,看病人逐渐稳定,亲自跑到护士站去打电话,“你好,我是神经内科,我们病人视神经脊髓炎,呼吸困难,想转到你们那里。”

“转我们这也没用啊,我们呼吸机都在用着。”监护室的护士一向也很牛气,“再说你们来的路上怎么办,还是先叫麻醉科插管吧。”然后直接挂了电话。

宋暖正要发飙,抬头看见齐主任从会场赶过来,边穿隔离衣边问:“什么情况?”

“36床,应该是这次病变部位太高,累及到呼吸肌了,用上球囊后血氧接近80%。麻醉科说一会到,监护室没床没呼吸机。”宋暖简单汇报病情。

齐主任皱了皱眉,掏出手机:“你去和家属沟通,我联系他们主任。”

36床病人的丈夫矮小老实,总是一副苦兮兮的模样,宋暖很少见他笑,媳妇病了快十年,每次都是他陪床,除了钱上不富裕,倒也算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从没有和妻子发过火,每次都是被骂的那个,他听宋暖交代完病情,只说了句“看来这次挺不过去了。”

宋暖一愣,已经明白他的意思,她当然理解,床前照料大概谁都有厌倦的那天,但还是努力劝说:“不一定,用上呼吸机肯定会缓解的,我们现在要把她转到监护室,主任正在联系,你们要不要先商量一下。”

“孩子正在赶过来。”就这么一句话,也不说救,也不说放弃。

第11章

宋暖一愣,已经明白他的意思,她当然理解,床前照料大概谁都有厌倦的那天,但还是努力劝说:“不一定,用上呼吸机肯定会缓解的,我们现在要把她转到监护室,主任正在联系,你们要不要先商量一下。”

“孩子正在赶过来。”就这么一句话,也不说救,也不说放弃。

“拿开!”床上的病人呼吸顺畅,神志渐清,受不了气囊按压,正在挣扎,宋暖又看了家属一眼,才跑进去看病人。

丁晓娜按压了十分钟,胳膊酸痛,宋暖上去把她换下来,尽量把气囊按得慢一些,减轻病人不适。

麻醉科大夫和病人的娘家人一齐赶到,齐主任进来看血氧到了90%,喊宋暖暂停捏气囊,宋暖把气囊和面罩撤了,又顺手卸掉床头,方便麻醉科医师操作。

麻醉科周医生拿过来喉镜和气管导管,又检查了病人,病人极度不配合,“不行啊,这还有自主呼吸,而且神志清醒,做不了。”周医生退出来,“还是送监护室吧。”

气囊面罩拿开一会,血氧又落到了60%,宋暖只好把面罩再放上。齐主任把周主任送走,又问家属意见,这次非常配合,娘家人要求尽全力抢救,病人丈夫也同意。宋暖心中哀叹一声,人性啊。

“监护室联系好了,现在推床去,小宋你一路捏气囊,叫上三个护士,家属过来推床,去一个人先把电梯按了。”齐主任开始安排任务,“拿一个指脉氧过来,把心电监护撤了。”

大约两分钟,一大伙医护人员已经推着病床进了电梯,宋暖被挤到角落里,侧着身子不停按压气囊,双手双臂酸痛的要命,血氧还是一直在掉,病人呼吸越来越急促。好容易下了电梯,一路跑起来,宋暖捏着气囊更不方便,她喊:“主任,我到床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