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容其(36)+番外

作者: 梧植 阅读记录

对比《空》和《致幻》,前者像是第一场让人感受到气温骤降的秋雨,后者像是最不清醒的狂欢。

《致幻》只是节奏就可以让人沸腾起来。所以,赵慕追加了观点。

“能不能把《致幻》也作为主打?我的意思是,双主打。”

看到年成挑眉,赵慕又进一步说明了他的想法:“男团应该更有‘力感’,即使是歌曲也一样。我写《彷徨》的时候就觉得,这首歌没毛病,但是如果作为寒暑的主打,就不免缺了点儿魄力。如果把《致幻》加上,就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也没有人规定主打只能有一首吧?”

年成稍作思考,然后询问了大家的观点:“你们也都已经听过全专的歌曲了,先不论主打不主打的问题,如果选一首最喜欢的,你们会选哪一首?”

会议室里十个人,结果正好是《彷徨》和《致幻》一半一半,理由也完全代表了两类人:旋律党和节奏党。

年成考虑过后决定:《彷徨》加上《致幻》,新专采用双主打。

第31章 套路

音乐人用音乐讲述故事不是第一次,诉说自己的心情也十分常见,但是,第一次,从短短的五分钟MV里看出了四个人的命运轨迹。

五分钟对于一个歌曲MV来说偏长,但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太短.

短到你还无法准确记住这个人的长相,看出他的脾性,知道他的喜好,更遑论看透他的过去与未来。

但是偏偏《彷徨》做到了。

不,应该说看过《彷徨》再联系到《成人礼》,二者透漏出的信息让人细思极恐。

《成人礼》中,寒暑四个人各有各的角色,即使廖柯退队,经过剪辑和补拍了几个容其连脸都看不到的镜头之后,也能看出四个人大概的联系。

《成人礼》MV中,刚成年的、介于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四个人似乎有着十分熟稔的关系。

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曾安源,在笑闹中仍旧冷静自持的柳时楷,看起来很可靠的队长付一心,还有爱笑,笑起来软软的,但最会照顾人的温莘……四个人一起玩乐,一起闯祸,一起聚在一起即使什么也不干。

年轻人总是有活力,年轻人做什么都是蓬勃,年轻就像是美好的代名词。

《彷徨》延续了故事,显现出了美好时光中的阴影。

在便利店打工的付一心因护着还在大学读书的曾安源跟社会上的人起过冲突;最冷静的柳时楷其实也最疯狂;爱笑又会照顾人的温莘因为不幸的家庭一直在孤独中成长。

每个人都有隐藏在平和下的另一面,这让他们积累了不安,这些不安在成长中变成了彷徨,把自己困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无法进来。

过往那些一起做过的或正经或荒谬的事情在回忆里走马观花般掠过,清晰地仿佛像是玻璃镜面,因为太过清晰,所以才害怕一碰即碎。

在轻缓的配乐中,曾安源用平静的语气慢慢展开。他用低沉的嗓音开始诉说,声音里浸润了整个回忆时光的宁静,以及宁静下隐藏的小心翼翼。

“我曾经梦到过那时在一起

夕阳下小巷我们

……”

并肩行走的少年,那些善意的恶作剧,目光所及之处肆无忌惮开怀大笑的你们。

为什么这些画面此刻看来却透着悲伤?

“夜深了应该睡觉了

在脑海里也把

……”

平静的诉说结束,音乐一转,仿佛是内心的呐喊,温莘用溢满感情的语调开始宣泄长久以来的压抑。

“这世界到底对我有什么不满

做到你所期望为什么那么难

……”

有什么不满呢?或许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又像是一个也找不到。

付一心用快速的RAP数着那些可能的借口,但是说道最后,反而只是让自己更加彷徨。

实在已经无话可说,柳时楷的声音又把满腹的牢骚归为了平静。

“外面车窗外飞过的折纸飞机

彷彷徨徨飘飘扬扬终于降落”

最后一声叹息,仿佛预示了不好的结局。

四人的配合无懈可击,这首歌也将四种不同特色的嗓音完美糅合,低沉理智与高亢感性的交错构造出跌宕缠绵,一个落寞的伤心一个孩子气的指责一个抱怨一个自弃,即使全在困境里,最终也都是满满的不舍。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大咖的转发支持,寒暑的第二张专辑参照第一张的规格,平稳地发行了。

正规二辑初发售时的成绩还算在期望之中,虽然没有大爆,但是比正规一辑已经进步了很多。但在发行一周之后,宣传活动和新曲舞台都还有小半没有结束,整张专辑九首歌就有五首在各大音乐榜单上出现了“逆行”。

所谓“逆行”,是指原本排名已经在下降,又出现后续上升的情况。

一般新曲发行之后的最开始几天会是排名最高的时候,因为粉丝都是在歌曲发行后立刻购买支持,在开头几天后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歌曲排名“逆行”的情况虽然不奇怪,但这么大规模的持续“逆行”上升还是第一次见。

第二周的时候,《彷徨》和《致幻》已经牢牢占据了各大榜单前二,只是二者先后在各榜单上略有差别。

值得一提的是,专辑里只有《彷徨》有MV,《致幻》虽然有编舞,但是没有MV。虽然定了双主打,但是年成对这两首歌的重点也有偏向,当然,经费也是一个问题。

除了这两首,有位很有名气的曲评人发了很长的千言动态,单独点评了《空》。

“第一次注意到寒暑这个组合是在榜单上随意点进去一首歌……大家都知道,我是乐评人,每天听一遍榜单是习惯……因为开头音乐辽远空旷,全曲古典乐器和电子乐器配合很舒服,所以完整地听了一遍。

那天就是顺着排行榜听歌做事而已,说实话,能上榜的大部分都是粉丝给刷上去的,虽说是因为之前的歌好听才有了很多粉丝没错,但是因为有了粉丝,新歌不好听也一样有人给刷上榜,看我以前动态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喜欢大众歌曲的那种,所以有时候榜上的歌全部听完也听不到一首抓耳的,所以也就是开着声音让做事情不那么无聊而已。

然后就听到了《空》。

开头不是传统的乐器或者电子音的声音,像是音色是笛子音的电子音,加上类似钟表指针走动的声音,旋律非常辽远,瞬间入耳。

我就分出注意力听了一下,旋律确实新颖。因为现在的歌用电子混合音为主掺杂甚至不掺杂乐器音的特别多,以传统乐器为主的又大部分都是抒情风慢歌,要么歌我不喜欢,要么背景乐太过冗杂,一层叠一层,像炫技一样,反而听着不舒服。

《空》的背景乐非常清晰简洁,那个类似于笛声的电子音贯穿全曲配合少数其他的音,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鼓点,清冷又有张力,辽远空旷,再加上人声,瞬间就情感饱满了。

我那时候刚换了耳机,低音效果特别好,那个鼓点的声音非常立体,因为背景音很合心意,我全程注意点基本都在音乐节奏上了,没注意听歌手的声音。

直到歌曲最后,鼓点和笛声都消失了,背景乐只剩下一个微弱的音层配合钟表指针走动的声音,有种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的感觉,然后有个声音出现了。有个词叫做通感,就是感官作用混淆,他的声音出现的时候,我就有瞬间的听觉和触觉的通感,年轻又成熟的声音仿佛有我喜欢的触感,想摸上去却突然发现落空了,通感消失。原来那个触感只是错觉而已。

于是就专心听了第二遍。然后发现好像只有最后的几句是那个声音,前面部分都不是。最后几句都不算是被分配了歌词吧,更像是用来收尾的和音,只是最后几句弱化背景乐让他的声音更加清晰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