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家(171)

三娘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觉得心里梗的慌。

明王使劲一拽,就将三娘裹在了怀里。三娘的脸都白了,“你放手!”

“耶律雄的女人,难道我就占有不得!”明王的双手紧紧的箍在三娘的腰上。

三娘只觉得呼吸都顿住了,“你要是敢,我就死给你看。汉家的女子,不止你娘一个烈妇。”

明王的手一顿,慢慢的松开,“烈妇!贞洁真比命要紧?我讨厌大秦的那些破规矩。”要不然他的娘亲也不会寻死。

三娘见他撒手,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慢慢的往后退去。

明王转过身,背对着三娘,“不管以后遇到什么,都别轻易的寻死。在我眼里,那些规矩全都是狗屁。”

说完,就大踏步的往外走,帘子掀起来,风往里灌,他扭过头,“活着吧。多难都活着。”

三娘看着还兀自晃动的帘子,紧紧的揪住了胸口的衣服。

乌蒙,果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而此时盛城的辽王府,新婚的五娘心情却并不怎么美妙。因为云家远要回去了。

“不能过段时间吗?这雪大的,怎么走?”五娘有些不乐意,也不放心。

云家远看着五娘一身布衣,嘴角动了动,到底什么也没说,只道:“走水路,再晚一段时间,只怕船更不好走。”他看了宋承明一眼,“再说了,王爷派人一路相送,不会有事的。再耽搁下去,娘该担心了。”

五娘想起金夫人一个人在烟霞山,到底不说什么了,当天,就送走了云家远一行金家的人。

宋承明安慰五娘,“海路相通,其实来往方便的很。”

话是这么说,但想见面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彼此都有要忙的事,再相聚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时候。

但消沉也不是五娘的性格。

新婚过了三天,五娘就正式进入了角色。

别的事,她暂时还不想插手。于是,她干起了她的老本行,种菜。

辽东的冬天,想吃鲜菜,比在京城可难多了。

辽王府的外厨房,准备的最多的就是酸菜。一瓮一瓮的被抬出来。五娘也爱吃酸菜,酸菜饺子,酸菜包子,酸菜汆的白肉,都好!可天天只吃这个也叫人受不了啊。

其他的素菜可就是菜干,豆腐,或是豆芽,豆干。

单调的很。

叫府里的护卫做了架子木槽子,装上土,就放置在房间里。各色的青菜都撒上种子,“估计赶在过年,头一茬就能吃了。”

宋承明倒是对她准备的那个菌丝包感兴趣。

五娘就道:“这是蘑菇,以前也没种过。第一次试,成不成还不知道呢。”

宋承明摇头道:“咱们辽东军,最不缺的就是暖房火炕。若是这些架子上的木槽子真能种出菜来,也帮了咱们大忙了。”

“怎么就帮了你大忙了?”五娘扭头看宋承明,问道。

宋承明叹了一声,“粮食勉强够吃,其他的咱们也就顾不上了。但是晚上,很多的人都看不清楚东西,跟瞎子没啥差别。你说着万一要是遇上敌袭……”

“夜盲症?”五娘有些惊讶。

宋承明点点头,“大夫说多吃猪肝,多吃菜蔬。可哪里去找那么些菜蔬去。就是菜干,收上来不少,可想天天吃,那也是做梦。”

五娘皱眉,“种菜当然可以,其实也不算费劲。但关键是这什么东西都需要一个过程,想要立竿见影还要再想办法。”

宋承明苦笑,“哪里能不想,这不管什么豆子都拿去发豆芽了。战马想吃点好料,也都是一点也没有。”

五娘看了宋承明一眼,“你怎么不早说?这事对别人难,对我们并不难。现在赶紧给我哥哥送信去,叫他调海带过来。干海带,他们有多少,咱们要多少。用银子结算。”这东西完全是金家捕鱼的副产品,不值钱,但是扔了又可惜。哪个岛上不是存着不少。这次一次性清空算了,有多少都吃得下。既能治病,又能当菜吃。再说了,这啥东西吃到肚子里不占地方呢?这个吃多了,粮食不就省下了?

“海带能行?”宋承明不确定的道。

“怎么不行?”五娘白了他一眼,“效果好着呢。”

宋承明猛地站起来,他知道这东西,花不了多少银子。更要紧的是,货源充足,干货还能存放的住。

“常江,叫白昆亲自去,追上舅爷,将信给他。”宋承明赶紧写信,打发人送去。

等常江窜出去,宋承明才扭头看五娘,“我就说,娶你算是娶到宝了。”

五娘白了他一眼,“这点事就算是有福了,可见对我也没多少期待。”

“这可不是小事。”宋承明摇摇头,“为这个,我几乎没愁死。”

五娘就笑道,“这东西,靠海的地方都有。只是没有金家那般集中罢了。这事,大哥心里有数,数量上,你不用担心。海岛上的人,鱼虾尚且吃不完,新鲜的更是到处都是,谁稀罕这个?”

宋承明却摇头,“人家不稀罕,咱们稀罕。只要有这东西,银子不是问题。拿其他的换也可以。”

“哥哥难道还能讹了咱们的银子?”五娘摆摆手,“像是那些小虾米之类的,以后,也叫他们顺便留出来,咱们都要。”

宋承明听着五娘掰着手指算哪些都是金家不太想要,但对于自家来说,都是能当大用的东西,便宜还实惠。只觉得这媳妇娶的,心还是向着自己的。

这不,现在就从娘家往回搬了。

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章成家年礼

等金家的船靠了辽东的港口,天已经进了腊月了。

宋承明的伤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亲自去港口接了货,又打发人往各处派发。另外还有整整一船的东西,是金家给五娘的礼物。

“沐清……”宋承明从外面回来,进了院子就喊道。这个点五娘一定不在房里。

五娘对这个名字还有些不习惯,半天才反应过来,她高声应了一声,手里拿着一撮子香菜就出了门。“回来了?”

宋承明见她从暖房里出来,就上前拉了她一块回去。五娘顺手将香菜塞到紫茄手里,跟着他往屋里去,“都接到了?够分吗?”

“够!能撑好几个月。”宋承明进屋子,灌了一杯茶,才苦笑道:“顺便送来了年礼,足足一船,什么海鲜干货,应有尽有。我急着跟你商量,这回礼该怎么送?”自己媳妇没叫给云家送年礼,可这金家的礼却是马虎不得。

五娘还愣了一下,“这还真是……”她也没想到。

宋承明算了算就道:“皮毛,人参,鹿茸这些东西府里不缺,你收拾一下。”只是人家给了一船,咱们这么点东西有点拿不出手。

甭管海鲜在金家值不值钱,但运来了,而且都是上上等的东西,放在市面上的价值真不低。

五娘盘算了半天,才道:“不用,又不是外人。就送些干木耳,山珍,榛子,松子这些特产就行了。你打发人买回来。海岛上,这也是稀罕的东西。”

可这东西,就算搜罗上一船,也值不了几个银子。

“将貂皮,人参鹿茸分几份。给几个管事的叔叔婶子送去就行了。”五娘掰着指头算计了一番。辽东确实是银子紧缺。如今的粮食要扛到夏收,还有半年的时候。这日子该怎么过?五娘心里正犯愁呢,“有了这一船的海货,咱们过年要送的礼和要准备的赏赐,也就有了着落了。”当地还是有不少乡绅需要安抚,更有大小将领,官员需要施恩。这就又省下不少。

宋承明点点头,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不行的话,是得跟京城哭哭穷了。”

五娘理所当然的点点头,“要想叫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只要皇上还想用咱们,但凡咱们开口,多少肯定都会有一些的。可对于咱们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