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家(188)

她的心一点一点的冷了起来。

想叫人打听消息,可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甚至连语言都不通。

她除了坐在屋檐下,看看偶尔飞过天空的飞鸟,什么也不能做。

她一遍又一遍的将手放在五姐给自己的印鉴上,想寻求金家的帮助。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消了这个想法。

五姐说过,天助自助者。

自己都没有努力过,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六娘站起身来,心反而一点一点的平静了下来。

“二乔,咱们以后自己做饭吃好不好?”六娘扭头问里面正在忙着的丫头。

二乔从里面探出头来,“这院子里没有厨房,姑娘。”

“没厨房怕什么?咱们再屋檐下垒一个简单的灶台,还不能吗?”六娘说着,就拍着手站了起来。过好,活下去,才是她唯一的信念。

豆绿就笑道:“这个不难,我就会。”她是云家的家生子,爹妈都是庄子上的老实人,她哥哥会泥瓦的活,她见过很多次,也帮着哥哥打过下手。见姑娘终于不发呆了,有了点鲜活气,就赶紧应下来。

二乔接话道:“等会送饭的人过来,我拿些银子给他,叫他买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米面来。咱们也给姑娘包一顿饺子。”

过年了!谁不想家。但这会宁肯撑着笑脸笑,也不敢掉眼泪。姑娘在云家就算不受宠,可也没被这么幽禁过。

谁的心里又能好过呢。

二乔想了想,干脆拿了一个金锭子出来,还不知道要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呆多久,准备齐全了,大家都不受罪。

这边还没等到送饭的人,却先等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

“怡姑?”六娘含笑喊道。

这个怡姑,曾经是二伯的通房丫头,又是二伯娘身边的得力之人。在云家的内宅,也算是一号人物。

后来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再后来,六娘在来突浑的路上,见到了她服侍在那位杨相国的身边。

人生真是处处都有意想不到的……狗血!

她看见她,还是喊怡姑。尽管她不是云家的人了,可在这里,确实自己唯一认识的熟人。

“六姑娘。”怡姑对着六娘福了福身,六娘避开了。以前是看在云顺恭和颜氏的脸面,现在嘛!看的自然就是那位拿捏着自己生死的杨相国的脸面了。

怡姑还是一身汉家的衣服,静静的看着六娘,然后才低声一叹:“六姑娘……清减了。”

“怡姑是看着我长大了,有什么是您不知道的呢?”六娘苦笑,“自小就贪口腹之欲,如今还是不习惯罢了。慢慢的就会养回来的。”

怡姑就点点头,“是啊!你才五六岁大的时候,就能一个人将老太太的一罐子蜂糖吃完。”说着,又上下打量六娘,“日子过得可真快,转眼,你都这么大了。我也老了。”

“老了?”六娘还是像以前一样,抿嘴笑,“不是老了,是更有味道了。”

“味道?这是什么夸人的话?”怡姑品咄着,别说,还真是意味绵长。

六娘就笑道:“这是五姐说过的话。我觉的好。”

怡姑点点头,“五姑娘如今在辽东,也不知道好不好?”

六娘的笑意就淡了一些,“会好的。都会好的。”

怡姑收敛了神色,才对六娘道:“六姑娘,咱们说起来不是外人。”

“是!”六娘和顺的一笑,“我一直将你跟我的姨娘一样看。”

怡姑眼神眼神闪了闪,才露出几分苦涩的笑意,“但今儿,我要说的话,实在是不好说出口。”

“怡姑,但说无妨。”六娘飒然一笑,“能来,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怡姑嘴角动了动才道:“你可能不知道外面的消息。戚家反了。但戚家的家主戚长天也跟突浑提出联姻。要送他的女儿来联姻。”

“做皇后?”六娘的神色十分的平淡。不见半点波澜。

怡姑摇摇头,“还没定下来。杨相国坚决反对,但是国主却坚持,说是对那位戚家姑娘心仪不已。”

五娘心里一动,问道:“叫什么名字?”

“戚幼芳。”怡姑轻声道。

第164章

戚幼芳?

猛然再次听到这个名字,叫六娘眼里闪过一丝流光。戚家的这个姑娘,她还真听五姐提过。在出京前的几天里,五姐跟自己说起了不少戚家的事。其中就提过这个戚幼芳。更何况,自己还亲自经历清屏苑的事。见识了她是怎么胁迫苏家表姐就犯的。

所以,这个姑娘叫自己忌惮的从来就不是她的脑子,而是她的武力。

六娘没有表露出别的情绪,嘴角带着含蓄的笑意。

怡姑也没看出六娘又什么别的心思。云家与戚家是姻亲,这些姑娘相互知道排行和性命,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怡姑见六娘不说话,就只好道:“以前,戚家是不敢提出这样的条件的。但如今,戚家自立,对朝廷就不会再有忌惮。突浑自然要在大秦和戚家之间选择更有利于他们的一方。而这一比较,大秦该是吃亏的吧。突浑毕竟跟戚家接壤,忌惮更多些。而大秦就显得有些鞭长莫及了。”

六娘微微低了头,对她的分析不怎么赞成。同时,心里开始盘算着怡姑来的目的。

诚然,怡姑是云家的旧人。就算有些恩怨,但是对自己不会有什么恶意。但自己想要借助怡姑,这个可能性一样不大。她也只是依附着男人而立的女人,其实什么也帮不了忙。自己能站住脚跟就不容易了。再加上,她也是跟自己一样,到突浑也就十天的功夫。唯一不同的是,自己不得自由,而她可以。

但是即便她有自由,就真的能接近自己的院子,来看自己吗?

六娘在心里摇头,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怡姑,只是一个代言人。是杨相国叫她来的。

那么目的呢?

只是为了通风报信吗?

还是到自己跟前邀功。毕竟,支持她为皇后的是杨相国。

六娘的心砰砰直跳,要自己真的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这会子只怕吓的只能抱着怡姑哭泣,然后巴着杨相国不放手。

他这是想争取自己的信任吗?

六娘轻轻的转动着手腕上的镯子。她们姐妹的先生,也曾是一位大儒。

在自己出京城前,先生就捎来了一份礼,除了史书,就是兵法。

拿到这些东西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她再也不是一个能在后宅吃吃喝喝的姑娘了。她得靠着往日里学的东西,挣扎着活下来。

她此刻甚至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将自己关在这里的真的是突浑的国主吗?这样一个没有权利的年少的国主,至于为了这么一个和亲的公主给杨相国脸色看吗?更何况,自己的身份,并不算辱没了这位国主。反倒是戚家,不管将来怎样,至少现在脱不了反贼的名声。叫这样人家姑娘为皇后,得多蠢啊。

说到底,杨相国也不过是想叫自己绝望,想叫自己崩溃,想叫自己过不下去,他才好操纵自己的人生。

六娘心里一笑,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自己的人生已经被别人主宰过一次了,难道还能再来一次。

如果真是这样——吾宁死!

六娘还是那般清浅的笑,“我也不要别的,只要这个小院,带着我的丫头,安生的过日子就成。要是怡姑能请相国大人通融,允许每天有一个人自由出入我就跟感激不尽了。当然,我的人出去采买,也可以叫外面的人跟着的。”说着,她眼里就带了泪,“我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别人不知道,怡姑还不知道吗?我不像是大姐一般,敢不要命的往前横冲直撞。也没二姐姐会隐忍,懂取舍。更不及三姐姐心中有丘壑。四姐是好命的,有四叔四婶安排前程。五姐的身后站着金家,这样的背景谁也不敢小瞧。我有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京城还有一个姨娘要靠着我这个公主的身份活下去。所以,我连死都不能。只要我活着一天,别人就得敬着我姨娘一天。为了她,我不敢有一点闪失。以前,母亲苛待我,我不敢说,那是怕母亲回头更欺负姨娘。如今,其实境况还是差不多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本分。不管谁来当皇后,我是无所谓的。在自己的家里,我都是这样。如今人生地不熟的,我又能如何呢?”说着,她不顾怡姑奇怪的神色,收起了脸上的伤感,又露出没心没肺的笑脸,指着屋檐下,对怡姑道:“我都想好了,在这屋檐下,垒一个灶台,遮风挡雨,自己做点顺口的吃也行。我来的时候,还带了田韵苑里留下来的种子,以后,将院里这两分地开垦出来,种上点葱蒜香菜什么的。这院子又没有外人来,只要留一条一人走的过到就行。粗茶淡饭保平安。要是怡姑看着往日的交情,偶尔来陪我说说话,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