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家(233)

五娘有点懵,“我又没干见不得人的事,害臊干什么?”

金夫人就看五娘,见她一脸懵懂,她倒把要出口的话给咽回去了。

宋承明进来,行了礼,就顺便也坐下,一起吃饭。

“辽东的饭菜,岳母吃着,可还合胃口?”他问的很殷勤。

金夫人夹了一筷子菜,放在碗里的米饭上,“从菜到饭,都是我闺女种的,自是合胃口的。”

宋承明一噎,这语气怎么不对啊。金夫人这样的女人要是没事找茬,那真是不好应对。

五娘就道:“娘!都不是外人,您有什么不顺心的,好好说成不成?这么阴阳怪气的,我都不习惯了。”

正说着话,香荽就端着泥鳅汤放在桌子上。五娘往宋承明面前一推,“快趁热喝。”

金夫人又冷哼一声。

连宋承明这次也尴尬了起来。不停的给五娘摇头。

五娘后知后觉的道,“这泥鳅汤有什么不妥当吗?”

在炕下坐着吃饭的大嬷嬷‘噗嗤’的笑了一声,转头对金夫人道:“主子,姑娘并不懂。”

什么不懂?

五娘疑惑的朝宋承明看去,宋承明用口型说了两个字——壮阳。

五娘的脸腾一下子就红了。她保证,她并不知道这个。

只是突然想吃泥鳅汤了罢了。今儿炉子上恰好炖着这个汤。宋承明在外面站了半天,进来的时候,身上还带着雪呢。喝点汤暖一暖怎么了?

谁知道会闹出这样的乌龙来。

这乌龙还闹到了亲娘面前,怎一个尴尬了得。

可话说回来了,丢脸丢到亲娘跟前,总比丢到外人面前强。

她抬手搓了一把脸,瞬间就恢复正常,对宋承明道;“赶紧喝,趁热。”

宋承明的手都有点抖了。这会子他猛然想起来,两人没按照约定,等到五娘及笄才圆房。这事是自己理亏吧?

五娘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就又笑着看自家亲娘。

金夫人嘴上啧啧两声,自己的闺女脸皮厚成这样,自己这个当娘的还能说什么。

静静的吃了饭,金夫人倒主动说起了流民的事。

“安置流民,若是需要帮忙就说话。不要跟我客气。我过来,就是怕你们有为难的地方。”金夫人转头看宋承明,“当然了,咱们一码归一码,帮忙不是无偿的。”

就这已经叫宋承明大喜过望了。

金夫人摆摆手,“金家往年,都会用私盐,兑换一部分陈年的粮食,包括麦麸糠皮。”

五娘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事。但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极好的。银子有时候,就是个没用的东西。人快饿死了,躺在银子上买不来一粒粮食,这就是白搭。

这应该是金家看天下局势不好,才收拢上来的。如今却拿出来给辽东安置流民,五娘心里怎能不酸涩。说什么是有偿的帮助,不过是叫自己心里好过点罢了。

流民越多,开垦的荒地就越多,收上来的赋税就越多,兵员和给养也越充足。

这对辽东来说,意味着什么,五娘和宋承明心里都有数。

只要这一拨流民安置妥当了,那么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涌进辽东,要不了几年,辽东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不知道我辽东有什么是金家需要的?只要您开口……”宋承明赶紧表态。

金夫人点点头,“你们辽东以后所产的稻米,全都卖给金家,或者委托金家兑换更多的粗粮陈粮来。”

细粮金贵,百姓是不吃了。都是买了再买粗粮。

宋承明恭敬的对着金夫人鞠躬。这不是跟他做生意,而是人家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能兑换粗粮,这就解决了辽东粮草不足的问题。这天下,谁也不能像金家这样,店铺遍及大江南北。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他再无后顾之忧了。

五娘抬头看着金夫人,“明年!等明年,我们送给娘一份大礼。一份您想不到的大礼。”

金氏看着五娘就笑:“好,我等着。”可看她的样子,却是完全没有往心里去。

宋承明留了母女俩说体己话,转身出去。他急着跟幕僚商量事情。

五娘让人将炕桌收拾了,跟金夫人一起躺在炕上,手拉着手说话……

第204章

“娘,这次就不急着回京城了吧?”五娘拉着金氏的手,轻轻的摇着。

金氏靠在软枕上,看着依偎在一边的闺女,就笑道:“怎么?你现在也是有夫婿的人了,也应该是不需要娘了。还管我急不急着回京城做什么?”

“谁说的?”五娘蹭一下坐起来,“娘啊!你这样说,可太伤我的心了。”

金氏轻哼一声,拍了五娘一下,“就会说好话糊弄我。”

五娘就不好意思的笑,“他对我真的挺好的。您别总对他阴阳怪气。”

金氏点了点五娘,“小没良心的。你年纪小,不懂事。他难道年纪也小,也不懂事?”

五娘就小心的看向金氏,“娘啊,您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金氏就端着茶喝,眼睛都不抬的问道:“知道什么?我能知道什么?”

当然是自己跟宋承明已经圆房的事。

五娘就偷眼看金氏,然后小心的道:“这事,责任不全在他。我那天喝醉了。”

“喝醉了。”金氏就看向五娘,“你喝醉了,他没醉。要是没有贼心,为什么不去别的屋子安置?”

五娘顿时语塞,吭哧吭哧的说不出别的话来。

“你怎么这么不知道爱惜自己。”金氏想起来就气,“房事过早,不管是对男人还是女人,都没有好处。你还说他对你好,就是这么对你好的?什么情不自禁?只要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才会信这些鬼话。”

五娘心说,我也不是什么小姑娘了。跟美男子住在一起,还是正儿八经的丈夫,不干点什么,心里也还真是有点痒痒的。

不过对着已经真的发怒的娘,五娘果断的缩了脖子,“我们不急着要孩子。”

只要不生孩子,应该问题不大。

“你还都是个孩子,要什么孩子?”金夫人更怒,“等到二十以后,再说要孩子的话。这是金家祖上定下来的规矩。”

呵呵。

这位老祖还真是什么都给后人想到了。

五娘点点头,“如今不太平,不定什么时候又要上战场的,有了孩子就有了弱点,我们真没急着要孩子。”

有了孩子就有了弱点这一句话,一下子撞进了金氏的心里。

她就是那个被孩子牵绊了十几年的人。

五娘,也确实是自己的弱点。

而这个孩子,在以她的方式,快速的成长了起来,如今,不光不是她的弱点,还是她乃至金家的希望。

金夫人满肚子的脾气,看着已经知错,不知道该如何叫自己消气的孩子,发不出来。

她的手举起来,五娘又缩了缩,以为要挨打的。金夫人却把手放在了她的头上,一点一点的抚摸她披散下来的头发,“头发养的没有之前的好了。”

五娘心里一松,就笑道:“整天忙的,也顾不上这些。”

“不管什么时候,女人都得先照顾好自己。”金夫人轻声道,“男人永远都是视觉动物。不管现在有多情深义重,等有一天他大权在握,有一天你容颜渐老。你还能剩下什么呢?”

五娘的心一下子就漏跳一拍,总觉得这话像是另有一番感触似得。她抬手挠挠头,“您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老叔看上了别人?不能吧。

金夫人就不由的失笑,“能怎么了?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这么些年了,当她再一次好好照镜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直到等金夫人真的睡着了,五娘才悄悄的起身。

先是找了香荽,“叫厨房给王爷送夜宵去。今儿王爷那边的人多,可能要通宵议事。你叫厨房盯着点,几位先生,还有将军,按照他们的喜好,送吃的过去。凡是厨房当值的,每人再赏二两银子。叫他们尽心办事,必然不会亏待了他们。外院大厨房,姜汤不要断了。巡逻的将士不能喝酒,就姜汤吧。再包上热腾腾的羊肉包子,饿了也能垫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