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
真傻!
可傻的人为何这般的难受呢?
天元帝拍拍儿子的肩膀:“我儿的孝心,为父已知晓。儿啊,这些年,你也别怪我这当爹的。你为长子,却不是太子,不是为父偏着太子。而是……你跟太子比起来,太仁善了。”他说着,就拍了拍胸口:“心太软,这一点作为君王,是致命的缺陷。所以,你不能是太子,懂吗?”
“父皇,儿子从来没有因为这个怨怪的您。”平王跪下,看着像是一下子苍老起来的父亲,心里不是滋味:“儿子不曾因为任何事怨怪过您。”
哪怕是为了三娘和亲的事。
天元帝扶起儿子:“为父知道,我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不知道。你是好孩子,所以要听话。马上出宫,马上出京城。回封地去!若是封地不能自保,记住,千万去找太子。辅佐他,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为父的指望全在你们身上!”
这话一出,平王便是一肚子的话,也终是说不出来。
他再度跪下,额头触地,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那儿子……”
可这一句高处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大殿外急促的脚步声:“陛下……陛下……不好了……陛下……”
平王蹭的一下起来,扶着了天元帝,朝外喊道:“有什么事就说,这么呼喊做什么?”平白乱了宫里的人心。
付昌九急匆匆的进来,也顾不得大礼,就忙道:“刚得的消息,不知道哪里来的贼寇,封锁了京城外面所有的道路,如今这进城,只能进,不能出了。”
什么?
“哪里来的贼寇?”这是什么话,“到底是哪里来的,弄清楚了吗?”
付昌九艰难的道:“从昨儿就没有塘沽那边的消息了。所以,老奴猜测,怕是塘沽口那边早就被贼人占了……只是消息被封锁着……”
啊?
这可如何是好?
天元帝闭眼摇头:“如今倒是盼着辽王今晚就能赶到……谁能想到,最后指望的却是他!”
第241章 主动前来
圣旨到的时候, 宋承明已经在必经之路上带人驻扎了两天了。
旨意一到, 他连看都没看, 直接就下令启程, 直奔京城。
来宣旨的是宫里的太监,这次不敢马虎,付昌九用的是他的徒弟。这小子在宫里也是精明人,可出来面对一身铠甲英气不凡的辽王,吓的愣是不敢说话。眼看着辽王这就要走了, 他才噗通一声跪倒在路边:“王爷……王爷……请听奴才一眼……请您且听奴一言!”
宋承明勒住缰绳:“好生啰嗦!难道圣旨不是叫本王带兵入京回援的?”
小太监趴在地上, 战战兢兢的颤声道:“……是……也不全是……您看看……请您务必看看……”
嗯?
难道出了意外?
那边常江赶紧将圣旨又递给王爷:“您瞧瞧, 难道有了变故?”
这一问更是把小太监吓的心肝颤, 看来京城的一切, 全在辽王的预料当中啊!那这到底是陛下的胜算大, 还是辽王的胜算大?
一时之间他头上的汗都给急下来了。
那边宋承明接过圣旨, 一看之下大怒:“叫本人带着王妃?”他气急而笑,“若是调走本王, 然后再派人掳走王妃要挟本王, 本王还算高看他两眼。这么明目张胆的威胁人……”
戴先生就道:“王爷,不是想不到这一点, 这是给王爷下马威呢。叫您知道, 朝廷并不怕咱们。”
宋承明脸上的怒意渐去, 拿着圣旨反倒是从马上下来了,然后叫常江:“去把这小子扶起来。”
是说扶这个还趴在地上的小太监。
这小子最是知事务,如今又在人家的屋檐下, 如何敢像是在宫里那样,仗着师父能横着走。他是一脸谄媚的笑:“不敢!怎么敢劳动哥哥您呢!”他自己利索的站起来,常江才道:“你叫什么,王爷跟前回话,有什么说什么。我们主子不爱虚的那一套。”
“嗳嗳嗳!”他忙不迭的点头:“多谢您提点。小的小福子……”
“小福子,本王知道你。”宋承明听到他说话,就接了一句,“原本是姓付的。因着跟付昌九同姓,机缘巧合,认了师徒。你师父给你取名小福子,图的吉利好到主子跟前伺候的。本王没说错吧。”
小福子更害怕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还听不明白吗?辽王虽然常年不在京城,这些年在京城的日子拢共也就那么几个月,可京城里的人事他熟悉的很。甚至是包括皇宫,包括皇宫里像是他这样的小太监。
对他都知道的这么详尽,那么对宫里的各个主子呢,对皇上皇后呢?
他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是……王爷说的都对!”
宋承明忍着怒意:“那本王问你,皇上是怎么想起叫本王去京城的时候要带着王妃的。”
那这可真不赖别人。就是陛下其实也没想到这个:“是肃国公的世子爷……他主动提出来的。陛下只是采纳了这个建议而已!简亲王和皇后娘娘都拦了……”只是没拦住而已。
宋承明几乎以为听错了:“是云顺恭?”
小福子点头:“那日奴就在大殿外伺候,听的真真的。”
跟在辽王身后的这些幕僚武将一个个的面面相觑,那不是王妃娘娘的亲生父亲吗?这是几个意思?
宋承明几乎是气急而笑:“好!很好!”他说着,就用马鞭瞧着另一只手的手心,看小福子:“本王的王妃是跟着本王一道回京了,你说是不是?”
这里距离盛城可是有一日的路程的。而如今辽王又已经万事俱备,马上要启程的样子,哪里有什么王妃?
小福子脑子转的飞快,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辽王这是要叫自己做选择,是选择继续效忠宫里的陛下,还是辽王?
可这对他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哪里还有什么选择的权利。
选了陛下,今儿非得身首异处。选了辽王,或可一活。
他马上跪下:“奴才叩见主子,主子说的是,王妃跟着王爷,形影不离。前面到了驿站,奴就去发消息。”
聪明!
“到底是宫里呆惯了的人精子,就是不一样。”宋承明拍了拍常江,“好好看看,好好学学。”
常江挠挠头:“我就学不了那虚头巴脑的样儿。”
吓的小福子更不敢说话了。
众人不过哈哈一笑,打马便走。
可小福子奇怪啊:看着走的急,可是真到了赶路的时候,真没表现的多着急。
他小心的应付着,不知道怎么顺风就听了一耳朵,辽王好像说:“不急……总得叫王妃把城给围死了,这个功劳拿到手里才实在。”
什么意思?
辽王妃不在盛城吗?
这说的围城,是把哪里的城给围死了?
京城到处蔓延着恐慌的气氛,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有姓沐的贼子摸上了塘沽口,然后悄悄的将京城给围住了。
这是要出大事啊!
这几日,城中物价已经有了上涨的趋势,再这么围困下去,城中物价必然飞涨。大户人家或许可以多撑一些时日,可小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可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忧心,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不安宁。
就说云家吧,从云高华到颜氏,谁心里不害怕?毕竟如今云顺恭当了被不知道怎么被陛下给拎出去了,真要打起来,他得站在城楼上督阵。
今儿,颜氏伺候云顺恭穿铠甲,就不由的道:“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府里没一个能靠的上的!大房不在,四房也不在,就是三房,如今人家也有子爵府,搬出去住了。家里就剩下国公爷老太太和咱们二房的这几个孽障了。你的儿子,你自己不知道吗?哪个能当得大用?国公爷年岁大了,几个又不顶用,你叫我这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办?真要出了事,我们娘几个只剩下抹脖子了。要不然,你干脆告病,辞了这次的事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