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选专业(461)
最起码当时的主编没有一口拒绝。
后来他们又研究了一下,双方才签订了这份新奇的合同。
老同学还调侃沈梦,很有信心。
因为已经是五月份了,已经进入高一下学期了,所以先要出的是高一下学期数学练习册。
出版社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个星期成书就出来了,不过很保守,首印才800本。
对于这个数字沈梦当然是不满意的。
因为即使把八百本都卖了,她不过得3点2块钱。
先不说两人在弄资料就花了不少,就是他俩大半年的时间,这3块钱也太廉价了。
这时候对于销售都属于被动型的,倡导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沈梦却有后世的经验,知道宣传的重要性。
不得不又去找了老同学,她也不干别的,一是自掏钱包买一百本练习册,二是让她用出版社的名义。
她要免费给一些高中送书。
她做的也不是伤天害理的事,加上她用自己的钱,这事很容易通过了。
不过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老主编还让她不要那么争强好胜,要学的淡然一点。
沈梦知道对方是误会了,以为她这是自己掏钱给自己长脸呢。
不过也没解释,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之后她和苏元分别往不同省市的几十所重点高中邮寄了小包裹,除了两本练习册,还有一页简单的感谢信,写的是练习册免费试用,让他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如有需要也可以来电购买,她把出版社的电话地址都留下了。
现在包裹刚发出不久,近的地方差不多收到了,远的还在路上。
沈梦逼着自己不去想,也不给老同学打电话询问情况。
而是和孩子们弄楼顶菜园子,还有继续编写高二的数学练习册。
她心态其实不咋地,怕炸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和~蟹的太严重了,我本来想开年代文的,有点怂了:-)
我又爱看红楼,就手欠开了本预收,第一次尝试,美妞们有喜欢这个类型的,就收一下。
第242章 开饭店
沈梦不知道炸的不是她,是她老同学。
出版社连着几天接到电话,都是要买金牌状元练习册的。
出版社卖书的过程一般都是刊印出来后送到跟他几个合作比较好的新华书店里去,基本上都是左近的,如果口碑发酵的好的话,才会慢慢的向外推广,基本上这个过程是很慢的。
但是这次居然是不同省的高中学校直接想找他们买书。
出版社能直接卖书么?这得请示领导。
之后沈梦也被紧急叫到出版社了。
老同学见到什么还啧啧了两声,很是不可思议的,“你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沈梦很不要脸的自夸,“我聪明嘛。”
“那你之前怎么不跟我说一声,你不知道我接头一个电话的时候一头雾水的,差点儿以为对方开玩笑要挂电话呢。”老同学嘴上有些埋怨,但从说话的口气就能听出喜悦居多。
虽说他们的工资是固定的,但是如果业绩好,福利也会多呀。
而且这练习册是他主要负责的,如果出彩了,也证明他工作做得好。
沈梦有些敷衍的答了句,“我相信你的应变能力。”
她也拿不准出版社的态度,万一对方不允许呢,还是先斩后奏更保险。
其实她也透露了一些,之前还跟老同学说过要借用出版社的名义呢,只不过详细的没有多说而已。
老同学又神经兮兮的来一句,“你不怕他们看了不买么,学校可以自己印的啊。”这样更省钱。
这个沈梦早就想到了,“我把后面答案撕了。”
老同学笑着点点沈梦,“有点缺德。”
沈梦耸耸肩,“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是我干的,我是以你们出版社的名义寄的。”
老同学:“………好了,不说笑了,我们说正事,我们是出版社,道理上不允许我们直接卖书的,不过这也不难,我们可以主动联系那几个高中当地的新华书店,这是给他们送成绩,没有问题的。不过这样的路费也就增加了。”
沈梦却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你们出版社之前跟其他省份的新华书店是没有业务往来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打好交道之后,以后你们其他的书也可以发售出去,这是多好的一个拓展关系途径啊,我觉得你们总监还应该感谢我,要知道这个途径是我自费弄来的。”
老同学:“………”
沉默了会,“说不过,说不过,我认输。”摸摸鼻子,“其实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预祝你练习册大卖。”
沈梦和他握了个手,“也靠老同学帮忙。”
“告诉你个好消息,你那七百本练习册已经卖了一多半了,主编已经让加印了。”老同学伸出手指比划了下,“加印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