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觉。
——如果此刻他出手,就算能杀了百里疏,自己也绝对不会好过。
闻人九定定地注视面带微笑的青年良久,轻轻叹了口气:“九玄门倒是代代出妖孽。”
他也不去多想百里疏到底是怎么知道自己曾经对他起过杀心,又是为什么会给他那种如果动手自己也讨不到好处感觉的原因。这名以九玄门大师兄身份进入藏书阁的青年远比他人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你体内真气紊乱的问题我已经替你解决了。”闻人九反手从纳戒中取出一个精致小巧的玉盒递给他,“至于其他的,我也无能为力。或许此物对你有几分益处。”
“多谢前辈。”
百里疏并未推辞。
两人都极有默契,自始至终,没有人提到这件事的起因——那墨辰木上的题词。
在离开时,百里疏听到背后传来闻人九不高不低的声音:“我姓闻人,单名九,你下次直接呼我姓名即可。”
百里疏脚步微微一顿。
“我姓百里,单名……疏。”
在跨出房门前一刻,他轻声道。
——从今起,你姓百里,单名疏。
——百里一脉交给你了。
——带着他们……
站在藏书阁外,阳光落了百里疏一身,他仰起头,闭上了眼,心中到底是什么情绪只有他自己知道。
百里,百里。
朝歌百里,牧之东陵。
这修仙界,再没有第二个东陵百里。
第12章 仙人凌云
原主的洞府离九玄门主峰不远,位于其左后的一座独立侧峰上。
峰名青华,立石数百丈,势若削成,壁岸极陡,唯石阶一蜿蜒云中,曲折向上。洞府位于石阶尽头,如浮云上,渺渺仙也。
从闻人九那里离开之后,百里疏直接回到自己的洞府之中。
他取出闻人九给的那个玉盒,并没有直接打开,而是略加沉思。
此时他体内的真气情况比刚醒来的时候好了许多,暂时不必担心一个真气紊乱再次走火入魔的危险。
但这种情况始终是不稳定的。
这些时日,他在藏书阁阅览甚多,结合原主自身的探寻,对于如何解决自己身上的重病有了几分思路。
较为安稳的是像原来那般,不断修炼,以修为压制病情。剩下的方法却都只能用“不破不立,置死地而后生”和“机缘难寻,生机莫测”来形容。
其中有一个方法便是集合数中近乎是传说中的天地灵药。
心思急转之中,百里疏看向手中的玉盒。
玉盒不大,通体光素,色若天青,平口直腹。握于掌心,有温凉之感,是上等的翠玉,保存药物的效果极佳。
百里疏摩挲着玉盒,对于盒内的事物有几分猜测。
他推开盒盖,一股淡淡的清香弥漫在房间中,令人精神一振。一朵白玉般的奇花静置于盒中,瓣似凤翼,翩然若飞。
“白帝归兮离芜东,舜华逝兮敛梧桐。”
百里疏缓缓念道,指尖轻轻拂过花瓣。在指尖碰到花瓣的一瞬间,原本简洁如白玉的花瓣忽地放射出了妖冶的光,像火从瓣根处燃起一般,整朵花转瞬间变成了华丽的火红色。
越发如同扇动的凤凰羽翼。
果然是帝华兰。
百里疏盒上盖,垂着眼睫,静思着。
原主的病十分繁杂,可以说是数中难寻的奇难异病混杂一身,常人若患一种,便足以生不如死。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先天经脉中带着的隐毒。
这种隐毒无法用真气逼出,只能稍作镇压。而在真气于筋脉中运行的时候,这种隐毒却又会破坏筋脉。
要镇压隐毒就必须动用真气,真气运行就会刺激隐毒。而隐毒一旦破坏筋脉又不得不以真气修补。
死结一般的情况。
也幸亏原主修为颇高,真气尚能稳压隐毒一分。
在藏书阁翻阅过众多古卷后,百里疏决定先解决身上的隐毒,尔后再图谋其他。
于《三皇手卷·异物篇》记载了解决隐毒的办法:集五行之气钟育之花各一,合以凝丹,服之,破而后立。
所谓的五行之气钟育之花指的传说中是在天地五行主脉中生长起来的五种极罕见极难寻的至宝。
或许是觉得集齐这五种灵花简直不可能,手卷上在这段话后以调侃的口气写了一行备注:“日西转,水高流,不过如此罢。”
——太阳打西边出来,水往高处流,集齐这五种灵花的难度也就这样罢了。
而于五行之一火中孕育出来的灵花便是帝华兰。
“倒是承情。”
能够拿出这种近乎传说中的宝物,闻人九的身份恐怕更加值得深思。
收起帝华兰之后,百里疏自纳戒中取出一卷泛黄的丝帛铺于桌上。袍袖一拂,原本空无一物的丝帛上墨迹或浓或淡地显露出来,线条勾勒间竟是一副万里山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