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你应许之约(62)
应峤拍了拍他肩膀,问方勤,“任务小组群有多少人了?”
“40多个人了,”方勤道,“但毕竟是工作时间,能来现场帮忙搜索的只有20个左右,现在到了10……”他扭头了下许漫和没穿马甲的林持瀚,犹豫道,“11个吧。”
应峤“嗯”了一声,“那先组织起来,老宋带队,按方圆5公里的番外地毯式查。我和闵涛再去翻一次摄像头。”
说完,便和闵涛一起往外走去。
许漫下意识侧身,眼睁睁看着两人往外走去。
应峤目不斜视,只在看到门口的林持瀚时微微蹙了下眉,迈步出了玄关。
***
地毯式搜索枯燥而辛苦。
宋繁缕把剩下的人分成了四个小组,自己带一组,其他三名老队员各带一组。
许漫和林持瀚被分配到了方勤和林中磷那组,一行人沿着滚烫的马路挨家挨户询问。
遇到店内有摄像头的店铺,便留人下来简单翻看记录,顺便反馈给应峤——附近的摄像头实在太少,老人万一进了哪家商铺,也可能被记录下来。
从烈日炎炎的下午到夜幕低垂,他们甚至连附近的大型垃圾桶、房屋后面的草丛都统统翻遍了,仍旧一无所获。
附近的居民也好,商户也吧,没人见过照片上长相的老人家,更遑论夸张的“裸人”。
扩大搜索区域之前,搜救小组成员重新回到了指挥车附近,利用吃饭的时间开个短会。
宋繁缕一边大口吃着快餐,一边含含糊糊地嘟囔:“闵涛,你再去家里找找你爷爷的衣服——我们翻摄像头也好,到处问人也罢,衣服是个很重要的标志……”
林中磷也难得插嘴,“他就不可能裸着出去的,他要是裸着出去,没准半条大街的人都去围观了。”
第十一章 老来多忘事(三)
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闵涛却当真放下筷子,往家里走去。
应峤略一思忖,也起身跟去。
许漫嘴里还有米饭没咽下去,这时也直接站了起来,跟着就往里走。
说她好奇也好,新人不经事也好,她就是想不明白老人把衣裤留在家里的缘由。
她跟着走了,林持瀚也自然而然地站了起来。
闵涛家本市的亲戚几乎都赶来了,也是最早开始出门寻人的,这时正聚在院子里吃饭。
闵涛顾不上打招呼,推开门直接往祖父的房间走去。
闵奶奶和闵爸爸跟了过来:“涛涛,怎么了?”
闵涛指指祖父的房间:“我再去找找,看看他到底穿的哪身衣服,没准能有线索。”
“我都翻了好几遍了,”闵奶奶说着擦了下眼角的泪花,“他就那么几身衣服,真的一件都没少……这是做了什么孽,好端端的人走丢了,万一……”
在老人的唠叨声里,闵涛还是把房间打开了。
祖父的房间简洁而朴素,除了一张床、一套桌椅、一个衣柜,就没别的家具了。
床上的被子叠的整齐如刀切,衣柜里的衣服分门别类码好,就连桌子上放着的相框都紧贴墙壁,一丝不苟。
闵涛凭着记忆将衣服一件一件翻检过去,最后探头问门口站着的闵奶奶:“我爷爷那件打了补丁的条纹短袖T恤呢?”
“阳台上挂着呢。”闵奶奶道,“我刚去看了,还有那条藏青色的裤子,都在。”
闵涛无奈地关上衣柜门,冲着应峤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真没有了。”
应峤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照片,“你爷爷以前当兵的?”
闵涛“嗯”了一声,语气里带点儿骄傲,又有点心酸,“当了两年消防兵,退役后去了国营的纸箱厂当工人,后来纸箱厂成立了义务消防队,他又参加了消防队,一直干到退休。”
这类企业消防队许漫也有耳闻,一般由本地政府和企业共同组建,队员则通常由经过培训的本厂职工担任。
消防车就停在厂区里,队员闲时在岗位上工作,有火警任务时换装出动,偶尔还担任工人们的消防演习教官。
因为常年驻守在工业园区,又有官方组织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经常被119联动出警。
有时119还没接到火警,他们已经开着消防车到达现场,控制住火情了。
“老爷子真厉害。”应峤看着照片,由衷地赞叹道。
许漫循着他的目光望去,照片里的中年男子穿着消防服,端着消防水枪,精神奕奕地看着镜头。
仍旧是背脊挺直,表情严肃。
那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和寻人启事里的混沌迟钝截然相反。
许漫不由自主地想起来林持瀚口中的林爷爷,扭头看向他。
林持瀚也正转过头来,看到她眼中的担忧和哀伤,半是安慰半是玩笑道:“别着急,一定能找到的,我爷爷现在也相信自己配合治疗就能重新站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