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票证时代(20)
“我嫁过来都十来年了,怎么一个都没见过?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
“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谁没事儿了提他们家。”墨绿大褂的婶子嘴一撇,白眼一翻,尽量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李婆子儿子一家的不屑。
“也是李婆子自己造的孽。”黑大褂的婶子做出最终解释。
原来当年李婆子的娘家夫家,重男轻女都特别严重。李婆子一直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早年嫁过来的时候,第一胎就是个闺女。要是一般人家,就算不那么喜欢,也终究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疼不疼是一回事儿,但是给口饭吃还是不难的。
但李婆子家左一个赔钱货,右一个赔钱货。孩子饥一顿饱一顿就算了,还整天不是打就是骂。丁点大的小孩儿,就被指使出来洗衣服。每次出来,身上都见不到一块好肉,瘦瘦小小,跟豆芽菜似的。
后来可能是被村里讲缺德讲得多了,李婆子家也稍微收敛了点,就这样,孩子才捡回来一条命。
可能是越想什么就越不来什么。
李婆子的第二胎还是个闺女。
婆家骂的比前两年更难听,李婆子心里也不得劲,觉得肯定是闺女拦住了儿子过来的路。
大闺女已经能做点事儿了,但是这个小的啥都不能做,还要浪费一个劳动力去伺候。后来狠狠心,把刚满月的小闺女送走了。往后的几十年不闻不问,连提都没提起过。
几年后,李婆子终于又生了一胎,盼星星盼月亮,是个儿子!
这可把李婆子给开心的,觉得自己终于开枝散叶了,终于能在婆家抬头挺胸了。婆家也给力,生了三个,也就这胎给李婆子坐了个像样的月子。越发让李婆子觉得,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最后生下来的这个小子便成了李婆子家的心尖宠,叼奶/头叼到八岁不说,农村长大的小孩儿,从小到大居然啥都不让干,平常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
这样子养大的孩子,最后长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大闺女十八岁的时候,就被家里安排嫁给了隔壁镇上的一个屠夫,听起来还不错,但那屠夫三十岁,二婚,前面已经有一个小孩儿了。说是嫁,其实和卖也不差。
不说李婆子家卖闺女的态度,就这十几年的所作所为,闺女愿意回娘家才是怪事儿呢。这大闺女一嫁,便再也没有回来。
闺女卖都卖到了镇上,儿子这么金贵,怎么能留在腌臜的农村呢?
卖闺女的钱,加上一家子人几十年的积蓄,再加上亲戚朋友借的,终于给儿子买上了一套县城的房子。
有房子,再加上儿子养的白白净净,哄小姑娘的时候也是人模狗样,骗个媳妇回来还是挺容易的。
李婆子万万没想到的是,含在口里长大的儿子,结婚后竟然连城里房子的门都不让她进。过年从来不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就算了,爷爷奶奶去世也不见回来,倒是岳父家每年都去。
最开始她还骂,觉得是儿媳妇使的坏。后来慢慢也想明白了,儿子不允许,光儿媳妇使坏有什么用?
也就李婆子带着东西进城的时候,儿子的态度才好一点,但也只是好一点,第二天就不认了。
这么多年下来,李婆子再热的心都熬凉了。
今天突然听到儿子回来的消息,居然不是开心,而是心里一凉。
儿子不再回家,十多年下来,自己也想开了,就当没生儿子。
再然后,这日子也就好过了。
虽然公婆去世少了两个劳力,但是公婆年纪毕竟大了,平常本身就帮不上什么忙。
上没有公婆管辖、下没有儿子在吸血,老两口自己挣、自己吃,日子过得其实还不错,若不然也不会有余钱囤货了。
回想起来,这些年的日子,居然是这辈子最松快的日子。
现在儿子回来了。
好日子到头了。
…………
“平常看到李婆婆,觉得她还挺和善的。”这是个天真的新媳妇。
“就是啊,上次他们家的油没弄好,全部洒了的时候,哭的老可怜了。”这也是个天真的。
“也就这两年开始和善了。”分享八卦的婶子一副你们都太naive我早已看穿一切的表情。
结果也不出李婆子的预料。
还没进门呢,就听到了儿媳妇骂骂咧咧的声音。
“这房子怎么破成这样?还是当年结婚时候的那个青砖房。这都多少年了?死老太婆不知道把房子修修吗?这怎么住?你看看别人家的,都是楼房!”
李婆子听着儿媳妇尖利的声音,心底一口气憋着,我他/妈辛苦了好几年,才把你们买房借的钱还干净,你还好意思说新房?我踏马不想住新房吗?你嫌弃?有本事别进我的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