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有双重人格(穿书)(172)+番外

作者: 微风纤妙 阅读记录

接着,他又听清词道:

“我记得每个州府都是有官学的吧,那入学的人里,世家官宦子弟占几成,寒门农户又占几成?”

“八二开。”魏君顾沉声应道,显然他也是不满这个结果的。

仕宦子弟,在整个大魏或许还不到百分之一,却占据了绝大部分教育资源,科举看似是给寒门子弟的一条路,但也不过是荆棘丛里的一条小路。

“那不若让朝廷再增设县里的官学?”清词看着他,语气认真,显然不是一时兴起。

魏君顾沉默了一瞬,而后略显无奈地叹了口气。

“阿词,我知道你本意是好的,只是现在国库空虚,边疆战事将起,无论怎么样,都要先保证军费;黄河水患,亦是一大笔支出,一两年内怕是没有这么多银子去置办县学。”

听到这个消息,清词也不失望,反而从他怀里起身,去多宝阁上取了一个盒子过来。

“你看这是什么。”她话里故带了点神秘。

魏君顾配合地露出一个好奇的眼神,然后打开盒子。

里面不是奇珍异宝,而是一盒稻谷。

“这是何意?”魏君顾抓起几颗在手里瞧瞧,也没瞧出个所以然。

作为皇子皇孙,他能认得这是稻谷已经算很不错了,再要他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太为难他了。

“你再瞧这个。”清词并不马上告诉他自己的用意,而是又拿出一个盒子。

盒子里放了两个稻穗,只是一个颗粒扁平且少,另一个颗粒饱满且数量多。

因此,若单看重量,饱满的一穗差不多是另一穗的两倍。

“这两穗谷是在同样的田地里种出来的,你知道差异为什么会这么大吗?”

清词说这话时,不仅仅是骄傲,更有一种怀念。

她终究还是把她前世知道的知识运用到这个时代了!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她当初叫人研究这些东西的时候,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后,更没想过自己能有现在这样的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之所以叫人研究,或许只是因为心里的一点不甘吧!

魏君易摇摇头,他不通农事,反而是正常。

清词早猜到了他不知道,生活在权力顶端的人,怎么会去关心种地这样的事。

她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他答案,“种子不一样。”

魏君顾恍然,原来是这样。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这种子是你从何处寻来的?”

即便他没接触过农事,也知道种子价值。要是大魏的百姓都换上这种种子,那粮食产量不知道会增加多少,不仅可以改善民生,也能充裕国库。

“不是寻来的,是我叫人杂交出来的。”清词说。

“七八年前,我让庄子上的农户,把不同水稻和水稻近亲植物杂交,就得到了不同的水稻,我划分了很多地,设计了杂交方案,也花费了七八年才初有成效。”

清词的话里有几个现代专业词汇,魏君顾不是很能理解,不过他也差不多懂了她的意思。

这种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她研究出来的。

他很难想象,她作为一个世家贵女,居然会懂得造纸、农耕这样的事情。

“阿词,你到底还要给我多少惊喜。”魏君顾拥住她,喟叹道。

他从没要求过这些,他只要她开开心心地陪在他身边就好,但她却不是金丝雀,她是振翅长空翱翔天际的凤凰,她注定不是平凡的女子。

清词闭上眼睛靠在他怀里,面容一片宁静。

她既然决定站在他身边,就不允许自己一无所为。

一个空有美貌,只靠帝王真心活着的人,或许真的能荣宠一生,但那种几率太小。

哪怕他不变心,外界的压力也会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

当所有人都在说你这样做是错的,你身为君王应该怎么怎么,三五几年或许不会动摇,但以后的几十年,谁能说得准。

所以,她要有自己的事业,不是汲汲于后宫,而是整个天下。

当她也成为掌权者之一,那些议论的声音大概就会消失不少,至少不敢再在她面前出现。

而且,她原本就不甘于做一个后宅妇人。

“不过,这种子有个缺陷。”清词说,“它只能播种一年,若是用此种长的稻谷播种,下一年长出来的就不是这样了。”

这是根据杂交原理来的,因为母株上有各种基因,再用这种子播种,一些隐性基因就是表现出来,届时长出来的植株便不能和母株一样全是良种。

“也就是说,要想以后都是产量好的稻谷,得每年培育种子。”

“虽然有点麻烦,但这也是一个机会。”

这个时代农耕经济是主体,谁掌握了土地和粮食,谁就掌握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