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祖训(62)

书房中一时静了下来,良久,才听萧俊说:

“俊儿一直觉得这次病的奇怪,自身体恢复了便着人暗中把俊儿发病前后接触的人和事都理顺了,暗中排查,虽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但却得到一个消息,就是南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矿藏,说是比欧阳世家掌握的天通山矿藏还要大上几倍,俊儿一得知此事,便命人封锁了消息,前几日已派出几路人马南下,准备做详细的调查,争取在欧阳家之前能拿到第一手资料,父亲,我们不如就用这个矿藏来一个投石问路,一石二鸟之计”

“俊儿此话怎讲?”

“李瓒未做太子幕僚之前,我们曾谈论过当朝形式,李瓒曾说,当今圣上对四大世家掌控大齐经济、暗中参于皇权党争日渐不满,有暗中扶植新宠以制衡世家之意,俊儿想用奶奶母家的姓氏,化名上官俊,请静妃姐姐从中斡旋,有萧家背后财力的支持,以上官家的名义拿下南方的采矿权,正好用来一探圣意。第一,按说大齐矿业一直由欧阳世家所掌控,这次发现新矿如无例外,理就归欧阳世家掌管,但如果谨帝真有扶植宠之意,我们拿到采矿权的机会就会大一些;第二,如今欧阳世家归附燕王,如果谨帝仍有扶持太子之意,那这采矿权我们就一定能拿到手,谨帝这么做,至少能起到抑制燕王势力的作用,我们也可以趁机从欧阳世家的碗中分一杯羹,果真能如愿的话,父亲,俊儿愿择日南下,以上官俊的名义另起炉灶,将我萧家在南方的部分粮食生意也从明面上转移,来一个移山填海之计,这样,今后太子继位最好,即使燕王继位,抓不住我们萧家真正的命脉,也不敢擅动我萧家,只能拿二叔出来敲山镇虎,以警示萧家,我萧家至少不会有灭门之灾”

听了萧俊的话,大老爷沉思良久,终于点点头说道:

“俊儿说得有理,这也不失为一上策,只是眼看快到八月初八你奶奶的寿辰了,俊儿不妨在平阳先运做一下,南方的事情,等你奶奶过了寿辰,再做打算,谨帝正值壮年,这路还长,不急在这一时”

“俊儿听父亲按排”

大老爷抬头看了看天,才想起今天是七巧节,老太君安排了家宴,上午大太太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早些回去,免得被老太君埋怨,连忙说:

“光顾谈论了,你奶奶今天安排了家宴,让早些过去,天也不早了,我们快些过去吧,晚了你母亲又要念叨,外面的事情,今后就别在老太君跟前提了,人老了,经不起折腾,让她老人家能安心地享几天清福,也是做儿女的一片孝心。”

萧俊忙应了声,随着大老爷一起出了书房,由小厮领着,直奔老太君的寿禧堂,两人进门的时候,都快掌灯了,众人早就饿了,见大老爷和二爷进来,忙起身见礼,简单地聊了几句,老太君便命人传饭。

因为是女人的节日,老太君破例没让媳妇们伺候,让都坐了,由婆子伺候,姨娘和姨太们又另开一桌坐了,坐定后,梦溪才发现不知是不是大太太有意安排,老太君坐在主位,右手是大老爷,左手是大太太,大老爷下首本应是萧俊,却是萧韵坐在那,萧韵下首是大爷二爷的几个姑娘,秀姑娘坐在了大太太的下首,萧俊则坐在秀姑娘身边,这样梦溪只好坐在萧俊的下首,萧俊正好坐在她和秀姑娘的中间,老太君竟也没说什么。

第85章 七夕作诗

大太太有意将二爷安排在秀儿和梦溪之间,老太君竟也没说什么,秀儿是大太太的亲外甥女,大太太挺她梦溪是知道的,让她猜不透的是,老太君对秀儿的态度怎么也这么暧昧?摇摇头,专心地用起了家宴。

由于有老太君和大老爷在,没有象梦溪想象那样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的场景,众人都不声不语地吃着,尤其那些姨娘和姨太们,即使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好没意思。

吃过酒后,撤了桌,老太君便命人在园子里摆上了七巧果子、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不愧是世家,尽管没有现代的电灯,园子各处掌了灯笼,竟也照得和白昼一样。一家人围着坐了,低声地聊起了七巧节的一些传说,老太君见孩子们都很拘束,气氛一点也不热闹,便对大老爷说,你在这,孩子们都放不开,也累了一天了,下去休息吧,有孩子们陪我坐在就行了,大老爷也真累了,在这只为母亲高兴,听她这么说,便起身告辞回去了,大太太也跟着告退去伺候大老爷。

大老爷、大太太一走,园子里立时热闹起来,尤其萧韵和五个姑娘,已猜起了迷语,只见大爷的女儿萧英站起来说了一个迷面:

“千根丝,万根线,落在水里就不见”猜一物。

萧春站起来抢着说道:“是日光”

萧英摇摇头,又猜了两个都不对,梦溪已经猜出是什么了,但坐在那不想说,她觉得还是坐在这听着就好,别出什么风头。

萧韵大声道:“是雨。”

见萧英姐点头,萧春后悔得直剁脚: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也出一个大家猜,谁猜对了,这个花就赏给谁”萧春一边说,一边拿起桌上的一枝花。

在坐的众人一听,轰然大笑。

待静了下来,萧春说道:“此物大而轻,肚里火烧心”

萧韵大叫:“灯笼”

萧春听了直跺脚,瞪着三叔,手里紧紧地攥着那枝花,才不给他,二爷上前抱起萧春放在了腿上。

我替春儿出一个:“尖长嘴,铁刺骨,咬一口,走一步”

萧韵想了半天,摇摇头。萧春示威似的看着三叔。三爷用手撕开嘴,向她做了个鬼脸。

秀姑娘张嘴说道:“是炉钎”

萧俊摇摇头,秀姑娘又坐在那皱着眉。

见众人不语,梦溪忍不住说道:“是剪刀”

萧俊听了,看了她一眼点点头,示意猜对了。萧春见父亲点头,把手里的花递给了母亲,一边朝三叔瞪眼一边说。

“母亲猜对了,这支花送给您”

“春儿真乖”

梦溪微笑着说道,示意知秋上前把花接了过来。

见表哥对表嫂赞赏地点头,秀姑娘很不是心事,眼珠一转,忽然想起表嫂不会下棋,想必她棋琴书画都不行,一个商贾的女儿,能会什么?大概只会做饭吧,要不怎么见天的往厨房里跑,猜迷也不是秀儿的专长,在表哥面前,一定要扬长避短的,想到这开口说道:

“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晚,没有诗怎么成,我们不如就以七夕夜为题来做诗如何,大家各出一首,最后选出头筹,表嫂今年新过门,第一年参加我们的节日,不如就由表嫂来起个头吧。”

秀儿早准备好了一首,只等表嫂做不上,她在拿出来,就算表嫂蒙上了,也比不过她儿的,这样在众人面前把表嫂比下去,至少让老太君和表哥认识到,一个商贾的女儿,怎么能和她秀儿比!

秀儿说完,看着表嫂美美地想着。

众人一听做诗,更来了精神,几个姑娘高兴的直拍手,就差跳起来了,早有丫鬟出去准备笔墨了,萧韵接口说:

“对,二嫂厨艺文采均是一流,今晚二嫂一定要带个头,拔个头彩,抛砖引玉”

听了三爷的话,秀姑娘直皱眉,虽然三爷的话明显在帮她,在趁伙打劫,但她可不希望有人在老太君和表哥面前夸表嫂,一句也不行。

萧俊看了梦溪一眼,他也不认为她会做诗,大婚这么久,要会做早做出来讨巧了,还能等到现在,连棋都不会,怎么会做诗呢,听了表妹的话,坐在那直皱眉,暗道表妹做得太过,见三爷跟着起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怎么就知道溪儿文采一流,这不明摆着合伙让她难堪吗?正想着怎么替她解围,知秋的话传来:

“二奶奶念就是,奴婢替二奶奶执笔”

知秋可是知道她家二奶奶大字的水平,怕漏了陷,忙上前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笔墨,在案头铺开,转头看着二奶奶。

上一篇: 调香 下一篇: 重生成前任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