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府美人(265)

“再过些日子,等到京中诸事都安定下来,我就接你们回去。”萧元景小心翼翼地覆上她的手,明知道以现在的月份,孩子并不会有什么反应,但心中还是不由自主地雀跃起来。

南云眉眼间的愁容褪去些,她抬眼看向萧元景,无声地笑了笑。

夜色愈浓,南云心知萧元景怕是一早便要离开,她向里边挪了挪,留出一半枕头给萧元景,轻声道:“时候不早了,多少歇会儿吧。”

萧元景应了声,和衣躺下,但却并没闭眼睡去,而是侧过身去看着南云。

自打进门起,他的目光就没从南云身上挪开过,像是一刻都不舍得似的。南云垂眼笑了声:“不困吗?”

“太久没见你了,睡一刻就少一会儿。”萧元景绕着她的长发,低声问道,“你的伤……可还好?”

“伤口已经痊愈了。”

只不过亏得气血,得慢慢养回来才行。

“你安心修养,旁的事情都有我。”萧元景承诺道。

南云点点头。她以往总是睡得很早,今日算是个例外,但到现在也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再加上有萧元景在身旁陪着,不多时就倚在他怀中睡了过去。

萧元景并没歇息,他又留了不足半个时辰,便轻手轻脚地起身,替南云盖好了被子,而后便离开了。

更深露重,夜色浓得仿佛化不开似的。

他出了门后,便没再犹豫,直接带着侍卫快马加鞭赶赴京城。墨色的衣衫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披风扬起,银线绣着的仙鹤在微弱的月光之下熠熠生辉。

史家这案子牵连甚广,朝野上下为之震动。皇上沉疴在身,并没精力事事过问,太子又得避嫌,事情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萧元景与秦王身上。

两人皆与太子有多年旧怨,查起此案来,可谓是毫不留情。

这其中有些事情,倒也不独史家有犯,更像是世家之间未曾言明的默认规则,只不过一旦被揭出来,便成了清算的罪名之一。

萧元景心中早就估量,着意使人深究细查,果不其然,续上了先前先前刺杀之案的线索。他就知道,当初怎么都寻不着指向太子的证据,就是因为有史家在其中经手。

如果说,先前太子还能与史家撇清干系,暂时保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太子之位,此事被挑出来后,他就当真是绝无翻身的可能了。

萧元景并没着急,等到所有事情理清之后,方才将证据尽数摆到皇上面前,一声不发,等着他的决断。

其实就算先前没有实质性证据时,皇上心中也有数,可如今真见着这些后,就连自欺欺人躲避的余地都没有了。

他像是顷刻之间老了许多,半晌没能说出话来。

纵然“天家无父子”,可虎毒尚且不食子,到了如今这个年纪,就更是难免更看重亲情。

皇上遣退了萧元景,在那里空坐了许久,最终还是下了诏书——

废太子,圈禁,永世不得出。

诏书一下,众皆哗然。

这下子,连傻子都知道朝局变动,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宁王极有可能要当储君了。各怀鬼胎,上赶着想要来巴结的人不计其数。

可萧元景谁都没理,只吩咐顺子道:“准备车马,接娘娘回京来。”

第116章

依着萧元景原本的打算, 是想等到彻底尘埃落定后, 再接南云回京来的。如今太子虽然已经倒台, 但秦王尚在,需要善后的事情也不少, 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清闲下来。

可他与南云已经分开许久, 先前那夜匆匆一面, 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让他愈发惦念起来。

所以思量再三后,萧元景还是决定先遣人将南云给接回来。

诸事缠身,萧元景并不便亲自去接, 但还是尽力腾出半日功夫来, 在家中等候着南云的到来。他正掐时辰算着, 门房那边却有人来报,说是徐知行到了。

萧元景犹豫一瞬后,吩咐道:“请他过来。”

若是旁人在这时候上门, 兴许是为了攀附拉关系的, 可徐知行却并没这个必要。萧元景很清楚他是为什么而来的, 虽说不大乐意, 但挪出点时间来见他一面。

毕竟这件事情总是要有个交代的,倒不如趁此机会彻底料理清净了。

这些日子来,徐知行为萧元景办了不少事情,两人虽算不上是私交甚好的知己,但在许多事情上还是能说上几句的。可徐知行这次过来,却是不敢有半分懈怠, 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姿态放得很低。

萧元景将此看在眼中,端起茶盏来,漫不经心道:“坐吧,不必拘礼。”

打了这么久交道,萧元景也已经将徐知行的性情摸得差不多。

虽说他天性凉薄了些,但本事却是有的,只要能让他心悦诚服,倒也是个派得上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