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儿臣早朝去了。”
“嗯。”
东方闲看了看虞文,见她没有要走的意思,也不好催她,便转身走出宫。
宫外,东方闲低声吩咐重洄。
“派两个人在此。”
重洄一听便明白,安排了两个特别机灵的小太监在辰阳宫外查看着情况。
-
乾坤大殿。
今日的早朝出现了两个特别的人,百官们免不得交头接耳。
一个是一身王爷朝服的东方潜,一个是一身武将朝服的梅天骁。
东方潜的断袖之名早已深入人心,虽然他帮东方闲暗中笼络不少官员,但很多人对他的喜好还是抱着很大的怀疑,在他们看来,空穴来风,既然坊间都说俊王爷是断袖,那必然有什么事被大家撞见,难道让他们这些举止正派的朝廷官员和一个性好龙阳的伪男子在一起议事?
对于梅天骁的出现,大部分的人则以为,是梅仁杰开始认同新帝的表现,如果他不认同,以梅仁杰的脾气怎会同意自己的三子出现在乾坤大殿?如果真是这样,倒真不失是一个好的现象,有了梅仁杰的支持,帝京的一些前朝老官员相信都会少很多抵触心理。
“皇上驾到!”
百官行礼,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方闲目光从东方潜和梅天骁的身上扫过,嘴角微微勾起,他们胆子倒真够大,他还没为他们铺垫就出现了,这样也好,省得他再和群臣废口舌了。
“众卿平身。”
早朝时,东方闲有了一次意外的走神。想起辰阳宫的梅迦逽,他免不得担心,她眼睛看不见,宫女又不是她贴身的侍女,母后和诗乐还在辰阳宫,若是对她做什么,她毫无还手之力。而且,以她傲气的性子,必然不会吃母后的那一套,不管硬软,她都习惯按自己的方式做,真怕她吃亏。
“皇上。”
“皇上。”
重洄在旁边小声的喊着东方闲。
“皇上。”
东方闲看着他,难道是逽儿出什么事了?
重洄眼神示意了一下殿中,东方闲反应过来。
“徐爱卿你说一遍。”
“启禀皇上,城外驻军今日开始撤军,臣估测,他们是退回到各军原本的驻地,不知皇上是否觉得妥当?”
东方闲看着徐青玄,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根本就算不得消息,他知道逽儿会说服那些人撤军。自然他也知道,她这样做不是为他,而是为了东淩的安全和百姓。但他还是很高兴听到那些人撤退的消息,这势必让他没有了西线的顾虑,南线是他自己的人马,现在他只需安心的对付北方的归宗天和尉迟德,拿下他们之后,他就能有喘口气的时间,好好整理东淩内外,想想下一步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西线回稳还有重要的作用。母后会忌惮逽儿的势力,就算她不是他的辅国大将军,就算她不是一宫之妃,仅凭她这些年打下的基础,母后都不敢对她造次太多。这也能让他对她的安危稍稍放下心。
“他们本就是西线驻军,撤回原驻地亦是该的。”
徐青玄似乎是想听到东方闲说点别的,这样轻松就让他们走,他是不愿的。
“皇上,依臣之见,不该让他们撤回原地。”
“你说。”
“西线各军一直都是原辅国大将军掌管,而今梅将军未出任我现在的辅国大将军,这些军队便是各自的将军统领,这些将军们多年带兵,早已在原驻地成了首领一般,若梅将军一直不为皇上所用,这些将军要由谁来管理?其二,他们驻守西线,西楚素来是我东淩的大敌,这些将军到底有多少人愿臣服陛下,我们尚不得知,放他们回去犹如放虎归山,到时说不定后患无穷,为我朝的稳固带来麻烦。”
东方闲点头。
“徐爱卿所言不无道理。”
“所以,皇上,臣觉得,应该阻止西线各军的撤回。”
一时,大殿里不少的人跟着附和。
东方潜轻轻笑了笑,抬手摸摸鼻子,嬉笑的看着徐青玄。
“本王有不同的意见,不知,可否一讲?”
东方闲抬了抬手,“讲吧。”
“西线各军撤回确实会成为后患,这一点,本王不否认。但,现在我们拿什么阻止他们回驻地?西线的祈邙关,西北的守军,全部都一兵未出,现在城外的不过西线的一半布防人马,西线的战斗力我们早有所见,用现在南线的人马去拦截他们吗?如果西线军队来一个两面夹击,我们的人马会遭遇什么结果,大家可以自由发挥的想想。”东方潜笑,“一旦南线和西线混战起来,一直在等待机会的北防线会有什么动作,大家用用脑子。”
徐青玄大声道:“按俊王爷的意思,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城外的驻军回去?”“或者,徐老你有更好的法子,本王愿听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