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当作家(177)+番外

作者: 廿又 阅读记录

余慧心抓着算筹发呆,觉得比起发明123,倒不如发明算盘。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呃,想远了,这才是比较适合她用的东西。虽然她算盘也不太会用了,但结合算筹的用法应该能很快上手。

裴义淳进门,见她满脸被算筹难住的样子,顿时心疼。她真是太不容易了,一个弱女子,学了这样学那样,这不是为难她吗?他是算学高手,倒可以帮帮她。

“小姐。”紫兰提醒,“裴公子来了。”

余慧心回神,起身离开座位:“裴公子好。”

“三娘好。”裴义淳回了一礼,不自在地看向四周。虽然大开着门,又有丫鬟在,但在这房间里,他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余慧心引他到正对门口的茶案边坐下,红梅和紫兰开始煮茶。

裴义淳问:“茶肆什么时候开张的?”

“就今日。”余慧心说。

“那我来的可巧。”裴义淳松口气,幸好没错过什么。

余慧心一笑,拿过扇子,轻轻扇着。

裴义淳看着她,见绣花团扇在她胸前一遮一放,她胸口便……

他赶紧移开眼,免得胡思乱想。

他看着画桌那边:“这就有账算了?”

余慧心回头看了一眼,道:“是先前修葺采买的账。正好今日开张了,要有进项了,我就把前面的理清楚。”

“嗯。”裴义淳低下头,不太敢看她。

余慧心眼珠一转,突然探身往他那边靠去——

裴义淳浑身一僵,眼睛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正好。”余慧心说,“我刚刚拿着算筹,想到一件事。这算筹实在是麻烦,我想做个算……就叫它算盘好了。”

裴义淳来了兴趣,抬头看她:“怎么做?”

余慧心比划了一下,觉得空着不行,起身去把书桌上的算筹拿来:“你看啊,这一二三四五是这样表示的,可以拿一根……”

她想了想,叫红梅拿了串铜钱过来,将铜钱串在一根算筹上。

“就这样,用木头做个架子,上面多竖几根算筹,穿着珠子,拨一颗算一,拨两颗算二。五就简单了,放上头嘛!”

“妙哉!”裴义淳击掌赞叹。算盘和算筹一脉相承,他当然看明白了,马上道,“我今天就回去做!”

“你做?”

“对!我家有工匠,随便找两个就能做出来。”

余慧心顿时不好意思,放下东西说:“我就是说着玩儿……怎好麻烦公子?”

“……不麻烦。”裴义淳见她面露羞涩,自己也紧张起来。

气氛一时静默,余慧心扇扇子的动作越来越快。再不打破平静,就尴尬了呀。

“小姐,喝茶。”红梅来救场了,将两杯煮好的茶端到二人面前。

余慧心松口气,放下扇子对裴义淳道:“裴公子请。”

“三娘请。”裴义淳端起茶吹了吹凉,轻尝一下感觉温度适口了,才认真抿了一口。

慢慢喝着茶,他的心情美妙起来。要是能一直这样多好?吃完饭两人就临窗赏花、聊天品茶,再做点她想出来的新东西……

只是时光易逝,一壶茶还没喝完,红梅就提醒:“小姐,挺晚了。”

余慧心和裴义淳同时往外看了一眼,太阳还没落山呢,并不晚。但的确该回家了。

裴义淳想,还是得娶回家才行。等成了亲,自己小家开火,都不必去上房吃饭,想坐到什么时候,就坐到什么时候!

这么一想,他更是迫不及待,放下茶杯道:“三娘,有件事……你可叫你父亲考虑考虑。”

“我父亲?”余慧心疑惑,“什么事?”

“这……这不是黄河决溢了吗?虽则这几年太平,但自高祖开国,到如今不过百年,早些年又在打仗,国库能攒下多少银子?余家若有机会,可解囊一些,无需太多,当个领头人足以。只要做得恰当,圣上定然记在心里。”

余慧心眼睛一亮:“我懂了!我会告诉爹的!此时若成,对余家无异于再造之恩,真不知怎么报答裴公子。”

裴义淳脸腾地一红,慌乱地摆摆手,爬起来跑了。报答什么呀?他……他都是为了自己,钱还是余家自己花的。

余慧心:“……”裴公子今天怪怪的,我又没说要以身相许,他脸红什么呀?

回家后,她就找到余老爷,建议余老爷给朝廷捐钱捐物:“做得好了,不说我们怎样,将来圆圆想走仕途,总要容易许多。”

余老爷皱起眉:“钱能换来好处,我自然愿意。”余家为卢宪清打点仕途花了不少钱,这方面的眼界早就打开了,做起事来还是很大气的,“只是现今你姑父不在京中,想做都找不到门路啊!我把这钱给谁送去?要是做得不当,反而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