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嫁之权臣有喜(494)
“见过李贵妃。”太监回答道。
听到李贵妃三个字,顾珏清的眸中浮现惊讶。
“就只见过李贵妃吗?”卫长琴问道,“贵妃娘娘与公主,平时交情怎样?”
“贵妃娘娘跟公主不算熟悉,本来公主吩咐了,谁都不想见,可贵妃娘娘是奉了陛下的命令前来安慰公主,奴才们无权阻拦,贵妃娘娘和公主说了一会儿话就走了,娘娘走后,公主就睡下了,可公主似乎依旧没消气,还是不吃饭。”
卫长琴继续问:“她们之间都聊了些什么?贵妃娘娘是否有什么言语刺激到了公主?”
“娘娘与公主是单独说话的,我们也不知道她们说了些什么,不过后来,娘娘把春喜给叫进去了,没过多久公主就睡了,春喜姐只让我们不要进去打扰,并没有说娘娘和公主发生争执,那应该就是没事了,贵妃娘娘性子温柔,与公主从来就没吵过,又怎么会说些刺激公主的话呢?卫大人可不要多想啊。”
顾珏清听着太监的话,脑海中只冒出一句话:好强的求生欲。
贵妃与公主是单独说话的,也许只有春喜知道她们说了什么,可现在公主和春喜都死了,再也没有人知道对话的内容,聪明的奴才们绝不敢说贵妃一句不好,更不敢去质疑贵妃是否有言语刺激到公主。
李贵妃在宫中的地位,强势到让人根本不敢开口去质疑她,就算心里有那么点儿揣测,也只会烂在肚子里,嘴里还是要说着她的好话,才不会被她找麻烦。
奴才们为了生存,半点都不敢得罪她。
顾珏清心中是怀疑李贵妃的。
长公主死前只见过李贵妃,而以公主的性格,实在不像是个三贞九烈的古板女子,那么李贵妃就很有嫌疑了。
皇帝既然断定了慧阳长公主是自尽而亡,也就根本不会下令去详查事情的经过,只当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
慧阳之死,似乎不足以让皇帝太过重视,给一个隆重的葬礼,一个好听的封号,全了长公主的脸面也就完事了。
他甚至没有表现出悲痛,更别说让他流一滴眼泪,能让他稍微伤感一下就算难得了。他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不在乎的妹妹,去审问他的宠妃。
最是无情帝王家。
“本相只是随便问问罢了,你不用太在意。”卫长琴冲回话的太监说道,“公主自己要想不开,贵妃娘娘劝不住也没办法,娘娘既然是奉了陛下的命令来安慰公主,说话自然会很有分寸。”
“那是。”太监唉声叹气道,“只怪我们主子倒霉,碰上个挨千刀的采花贼,要是没有那采花贼,就没这档事了,奴才们每日都在诅咒那个采花贼下地狱。”
顾珏清与卫长琴都不再询问,齐齐离开了澜翠宫。
“长琴,慧阳长公主悬梁自尽的这件事情,你如何看待?”
“与李贵妃应该是脱不了干系的。”卫长琴回答道,“但是既然大家都认为公主是真的悬梁自尽,我们也就用不着刨根究底,就算明知道此事有疑点,也与我们无关。”
李贵妃杀了长公主,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半点儿损失的。
至于这个中的原因,他自然也无法推测,毕竟他对于这两个人之间的恩怨丝毫不了解。
“仔细想想刚才太监讲述的经过,李贵妃离开公主的寝殿之后,公主就休息了?之后公主又下令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扰她,那么直到第二天,公主被发现死亡,这期间只有春喜陪伴在公主身边,其他的下人并没有见证到这段期间的公主是否还活着,只是听信了春喜的话而已,因为春喜的忠心,不会让人质疑她说谎。”
“嗯。春喜的话得不到任何的证实,如今也死无对证了,就算除了我们之外,有其他人因此而怀疑到李贵妃的头上,也拿不到任何的证据来指控她是凶手,凭皇帝对她的信任,她是可以把自己撇个干净的。”卫长琴挑了一下眉头,“这个案子永远都不可能翻案了,结果就只能是公主自尽。”
“李贵妃的胆量是真大啊……”顾珏清感慨道,“在长公主的地盘杀人,完事之后,留下一个春喜帮她善后,这个唯一知道实情的宫女还那么快就自尽了,李贵妃就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一般人可没这个胆量。”
卫长琴道:“在后宫里生存,该狠则狠,有时候不能给敌人留下任何喘气的机会。李贵妃在公主寝宫杀人,此举是挺有风险的,如果春喜善后得不够好,李贵妃一定会因此惹上嫌疑,以李贵妃平日的行事作风来看,她不像是这么急不可耐的人,也许是长公主掌握了她什么重要把柄,让她宁可冒着风险,也要尽快斩草除根,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做派,是经过权衡利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