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嫁之权臣有喜(736)
她如今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野心的人不少,可大多数人的能力根本支撑不起他们的野心。
因此……
没有野心才能活得轻松,要那么多雄心壮志来做什么呢?
一心追求权势地位,到最后往往什么都没剩下。
还不如一开始就别下这种高风险的赌注。
她现在明白过来已经晚了,好在她可以把这个道理告诉她的皇儿。
“锦桓,你听我说,如果你能够离开皇宫,千万不要想着回来,这里的人心太险恶了,不如民间好……”
她说了一大堆语重心长的话,大皇子一个劲儿的点头,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你说的我都听,但是……母后你能不能跟我一起走?我们不要父皇了,不要回宫里了……”
皇后抱紧了他,长叹一声。
“所有的罪臣,陛下都已经定了罪,还剩下最后一人,陛下尚未定夺。”
船舱内,顾珏清把刚做好的清淡饭菜摆上了桌,“陛下打算如何处置皇后娘娘?”
她一边说着,一边布置碗筷,顺便介绍着桌上的菜色,“贵妃娘娘受了伤,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所以微臣就准备得清淡一些,虽然清淡,微臣还是有信心能够合陛下与娘娘的胃口。”
“嗯。”龙祁世淡淡地应了一声,盛了一碗汤走到榻前坐下,喂给李湘水喝。
“不愧是顾大人,看似平常的酸菜豆腐汤都能做得这么可口。”李湘水赞赏了一句。
“贵妃娘娘过奖了。”
龙祁世静默了片刻,问道:“关于处置皇后的事情,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第379章 劝饶不劝杀
听到皇帝这样问,顾珏清回道:“微臣还以为陛下心中已经有决定了,此刻陛下却来问我们,是拿不定主意吗?”
“对于她的背叛,朕不会原谅,可如果处置她也像处置其他罪臣一样,果断地赐死,是不是显得朕太不近人情?毕竟她是一国之母,与朕结发多年,生养了大皇子锦桓。杀她的话,锦桓和朕恐怕……会出现一辈子都无法修复的隔阂。”
此次的谋反事件,晋阳王是主犯,皇后顶多算是从犯,且有很大的可能是被教唆的,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龙锦桓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自然不用被牵扯进来,事情尘埃落定之后,他仍旧是大皇子。
龙祁世心想着,在过去的那些年里,皇后在他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柔情与真心绝不是虚情假意,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他的情分转变为记恨,也许是恨他漠视了她太久,日复一日的怨恨积攒起来,让她撇去了那些情分,糊涂到帮着叛军来祸乱纲记。
或许是湘水有孕的事情激化了她,晋阳王摸准了她的心思,跟她达成协议,扶持大皇子为帝,事成之后,晋阳王可摄政,虽然不能体会一把坐在龙椅上的滋味,好歹也能够手握大权,八面威风了。
皇后大概是把事情设想得太过美好,觉得自己都能当上皇太后了,等成为太后的那一刻,就再也不必忧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陛下,其实您可以饶她不死的。毕竟她在做皇后的时候很尽职尽责,不曾被人诟病过什么,教过大皇子的皇子师也都夸赞大皇子聪明伶俐,可见皇后平日里并没有疏于管教,她本是一个合格的皇后,合格的母亲,虽然她参与了晋阳王的谋反,但也不可否认她曾经管理后宫、生养了一个皇子的功劳。”
第一个为皇后开口求情的人竟是李湘水。
顾珏清对此并不感到惊讶。
这种时刻,的确是李贵妃做好人的时刻。
皇帝对所有背叛他的人都不留情,但是对于皇后,终究怀有那么一丝不忍心。
或许是念在过去那些年皇后管理后宫辛苦、没有犯过错的份上,再加上还有大皇子这个牵绊,皇帝对于皇后是没法干脆利落下杀手的。
他如今正处于一个纠结的状态。
不想原谅皇后,却又在斟酌着该不该杀,无法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
如果李湘水在这种情况下煽风点火,联合一些大臣,建议他处死皇后,皇帝心中的天平大概就会偏向于杀皇后。
可李湘水在这个节骨眼上求情,只要能够给出合理的理由,就很有可能给皇后博取一线生机。
杀或者不杀,都要有理由,也都能编出理由。
对于皇后这样有功又有罪的人来说,只要出现几个足够有分量的人为她说话,她就能够保命,反过来,有分量的人都不帮她说话,甚至火上浇油,那么她也就离死不远了。
顾珏清已经领会到李湘水的用意,无非就是想借此事彰显她的宽容和善意,反正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善良点总比表现邪恶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