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嫁奸臣(123)

作者: 余塘 阅读记录

回光返照般,他仿佛用光了力气说这番话,声色慢慢弱掉,音落,人昏了过去。

月色溶溶,四野暮色,消减了白日的暑热,空气变得清凉。

裴言昭在颠簸中醒来,他仰视到月光下一前一后两个高大陌生的身影,心中一紧,忽感怀中抱着一团软乎乎的东西,他侧目望去,是姜珩在他身边。他登时心中大定,身体往竹筏旁挪,让出更多的位置让姜珩躺得舒适。

这才环视周围环境,视线朦胧间,一座草庐就立在牌坊后的不远处,鼻边也飘来阵阵药草味。

裴言昭摸了摸姜珩的头发,神智依旧忽明忽沉:“我是不是在蕉鹿之梦中,但愿是,真的有药庐。”

第63章

清风解愠,姜珩在一片醺风温柔的拂抚中逐渐苏醒。她抬手揉眉心,眼一睁开,郝然见掌心处裹了一层细软棉纱,她心中疑惑,撑着席簟立坐起来。

竹床靠窗而设,姜珩偏头侧目,便能从偌大的窗屉下望出去,屋外遍植修篁翠竹,碧绿洗目,边置数个五六层架子,垒簸箩竹篮,似乎在曝晒什么。

再看里面,亦是一间竹篾茅草搭就的屋子,屋内设床、桌、椅、木柜简单家具,说是在乡村农家,也不像,处处显得雅致不俗。

姜珩见自己的男装并未换下,稍稍安心,趿鞋下床,出了屋子。门两边挂了艾蒿和雄黄,前面仍摆设木架,上放簸箩,她取里面的东西嗅闻,认出络麻、白术、川穹几味普通药材。

她心中一惊,跑到外面牌坊下去看,只见头顶额扁用颜体黑墨写了‘药庐’二字,笔力遒劲,气韵流畅。复走进去,本想去寻裴言昭在何处,却被石桌上几页用砚台压着的纸张吸引过去。纸张写的是些她不精通的药草药理,字迹润圆潇畅,好似同出于写额扁的一人。

“你醒了啊。”

姜珩正想挪开砚台拿起来细观,闻声做贼似的缩回手,藏于身后,踅身。

男子双肩背竹篓,后堆新鲜采集的草药。他身穿不染尘埃似的月白右衽长衫,束逍遥巾,眉若风裁,五官隽朗。人长得不错,品性不知如何。

姜珩拱手行礼,指桌相问:“敢问,那是你写的吗。”

男子循望,颔首,一壁摘下背篓,给药草归类分放:“是我写的。有什么指教吗?”

姜珩再度施礼:“原来是薛公子,失敬。”

“哪个薛公子?”

“薛青暮,薛公子。我认错了?”

“你是如何得知的。”薛青暮感到诧异,他来药庐学医已经两年多,快淡忘尘世,尘世也忘记了他,除了薛府每年派来的人,还有谁认得他?

姜珩还指桌面,流云侃道:“大家师承一脉,有迹可循,譬如王献之向其父王羲之习书书法,王羲之拜师在钟夫人门下,钟夫人又师承钟繇。我侥幸读过一篇大学士薛老爷子对治理蒙古的策论文章,这等云锦天章里面的内涵,我是不大懂了,但字是反复观了数遍,还曾临摹过。”

“你的字迹跟薛老爷子的风格相像,我又听闻,薛家两年前出走了一位不恋权势、隐逸山林的膏粱子弟。斗胆猜测,你就是内阁辅臣薛远鸿薛老爷子的孙儿,薛青暮了。”

薛青暮深深看了她一眼,继而一笑:“什么不恋权势、隐逸山林,姑娘谬赞,我就是一逃禅煮石之辈罢了。这里不似燕京的广夏细旃,不晓得你住得惯吗,缺什么尽管说,我让药童添置。”

薛远鸿是保和殿大学士,可谓内阁首辅,是皇帝最倚重的大臣,没有之一。薛家不仅在于四代辅君功绩无人可匹,且不勾结、不站党,不仅为皇帝信赖,常为一些春夏旱涝灾区放粮拨款,于平民中口碑也是极好。

姜珩想,那段云赋不喜钱财不恋名声,但一个人,总有他的弱点。念他为国为民,说不定看在同道中人薛远鸿的面子上,会答应给裴言昭治病,便想跟这位薛公子交个朋友。

然他不愿提及薛家,很快转移了话题,姜珩借不到这份光,也不敢冒进惹人厌烦,轻笑着顺他答:“寒木春华,各有各的好,燕京是繁华阜盛,这里是桃溪柳陌,偶尔换换风景,我觉得蛮新鲜的。倒是打扰到你们了。”

这份不虞之誉,薛青暮头一次听,也可能是来访客人太少的缘故,他客气回:“你们能来,犹闻空谷足音,谈不上打扰。”

姜珩四下顾盼:“我的朋友,也被你们救了?”

“嗯,他在那间屋休息,你可以去看他。”薛青暮指了东厢一间屋子。

姜珩:“这是过了多久了,他没有毒发身亡?”

“他吃了药你不知道吗,”薛青暮看她不知身处何年何月的懵懂样,道:“没过多久,按照那位兄台的毒性来看,你们爬了最多不过六个时辰的山,然后你们都昏倒在山上,被药庐的弟子发现,抬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