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嫁奸臣(139)
“多谢姐姐,放边上就可以了。”姜珩按了按昏昏的额角,这几日跟着行军队伍,过于疲乏。
杨善柔放下衣衫,一步三回头的频频转身,最终忍不住道:“妹妹的臂上,怎么还会有守宫砂。”
姜珩呃了声,第一时间想到,大概是小姨跟姨父曾经有过让女儿进宫为妃的念头?反正在谢家,谢父谢母没有弄这玩意。
杨善柔兀自惊讶:“有件事我一直觉得奇怪,裴将军一娶了你之后,就升为大都督,这中间是否……哎,当我胡说,胡说,我不懂政事,妹妹别见怪。”如今裴言昭都站在太子这边了,她怎么可以说人家不是,懊悔不跌。
姜珩冷静看向她:“嗯,裴将军是因为念我自幼病魔缠身,听医师嘱咐,要晚两年圆房,对我身体才没有损伤。”
“噢,原来如此。裴将军对你这般心疼,不念私慾,真真是好的。那妹妹你别在池子里睡着了,我先回去。”
“嗯。”
暮霭笼罩,灰翳的天空逐渐析出一层鱼肚白,启明星随着朝阳一起跳出山峦顶,冉冉悬升。
裴言昭裹着一身泥土草屑,钻出雾丛,颠了颠沉甸甸的后背硕果,也不管手脸擦得细绺细绺的伤痕,带着笑意往营帐方向疾风奔走。
碰巧,他刚回去洗了一盘子桑果端出,迎面就撞上晨早归来的姜珩。
“吆,回来了?正好有口福,给你的。”裴言昭郑重的端着一晚上的成果、方才又精挑细选出的拇指粗的桑果的递过去。
姜珩行路匆匆,见他拦住去路,停顿一会,打量他:“晚上有战事?你这身脏兮兮怎么整的。”
“我,去摘桑果了,”裴言昭搔搔后后颈,软声道:“还有一大篓子,在帐内,想吃回家吃,别去打扰太子妃。”
哪是她打扰,昨日派人来告知他,是太子妃挽留。姜珩不与他争辩,有要事在身,绕道而行。
裴言昭身快拦住她,被好几名士兵瞧了过来,有些尴尬:“你不尝尝。”
姜珩别过头:“我不想吃。”
他摘了一晚上的,她不吃,连看都不愿看一眼。裴言昭觉得自己蠢透了,又气,直接一股脑塞她怀中:“给你的,你自己处理。”
姜珩皱眉,往旁挪了几步,将大盘桑果转移给了一名无名兵卒手中:“赏你了。”
仿佛扔掉烫手山芋,她一身利落潇洒的走进营帐,那盘子仿佛只是她的障碍物。
士兵措手不及,倒是个机敏的,忙将盘子放在一个旗斗上,飞快溜了。
裴言昭黑着脸靠在营帐外,等人出来,叫住:“站住,你急急忙忙要去干什么。”
“太子找我去渔阳商量收留难民的问题。”姜珩也不隐瞒。
裴言昭脸色愈沉:“就因为这个?太子叫你去你就去,我让你多留一会你都不愿。”
“是又怎么样?”
“你——”
姜珩平静道:“我一开始排除万难来这里,是受了太子的邀请,并不是为了你。忠君尽职,还请裴将军不要将心思花在我身上,多想想退敌之计。我走了。”
他以为,她是有一点点喜欢他的,但现在望着她渐行渐远、冷硬似铁的背影,他有些彷徨了。
即使在带他爬山求医那天,她也不过抱着尝试的闲适心态,而对太子的一声调令,却如此紧张重视。
裴言昭走到旗斗边上,一脚上抬踹翻了盘子。
瓷盘打翻在地,他又狠狠补了几脚,踩得果酱跟碎瓷混杂在一起,不辨原貌。
太子原就是后勤军统领,专负责这回战役的料理善后,敌军退后,正是他发挥的好时机。连日来,修补城防,替殁兵建冢,交接后方运来的粮草,太子都不假手于人,一一处理。
此时,赵祈佑穿常服行在难民营里视察,受经过百姓满怀真挚的道谢行礼,他既累且值,对旁人说道:“姜珩,要不是有你辅助内政,我一人也不能把这些事料理得这么好,受你们的付出代你们的功劳,我惭愧至极,放心,我不会忘了嘉奖你和裴将军的。”
姜珩侧身让过一个扛粮包的人,微笑道:“这有什么惭愧的,一个人只有双拳四肢、耳目口鼻,本就力有所限,对于英主来说,知人善任也是一项本领,如汉高祖擅用萧何、韩信、张良。”
赵祈佑笑:“听你说话如饮美酒,那姜珩就是我的萧何了。”
“岂敢比于先人,我不是那个意思。”姜珩谦逊低头。
赵祈佑观望四周:“这里的建筑基本竣工,经统计,有一万三千二百三十四名受此次鞑靼侵掠波及难民囤居于此。古来贪墨者,有‘大斗进,小斗出,大秤进,小秤出’的剥削手段,我见这些人可怜,反其道而行,用我在宫中用不到的钱财,换了所有能换的粮食囤放在这,预备‘小斗进,大斗出,小秤进,大秤出’,这样即使我回了宫,他们也有存粮等待来年丰收。你以为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