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嫁奸臣(51)

作者: 余塘 阅读记录

好一会,戚氏终于能心平气和说话,嗔怨道:“你真是个田舍郎就好了,没有儿子也没什么。你是官宦家庭啊,上有父亲,还有天子,你才三十二就升到四品官,赶着巴结的,长辈替你操心的。唉,他们一旦插手,这事儿还是得办。不然,你就纳个本分的,别欺负我,我不去看你跟她欢好就是。”

说着语噎带抽,泪又要涌,姜世洵拍她背,保证道:“包在我身上了,他们不会逼我。”

姜珩咂舌:“爹,这个你如何肯定,皇上会体谅你们的感情?”

戚氏眼泪涟涟看丈夫:“对啊,你有什么办法。我听那苏家小姐都在绣嫁衣了,信誓旦旦要进门儿,只差我俩点头就把人抬进来。不寻个妥当的理由,叫人家姑娘下不来台,苏家和窦家都没完。”

姜世洵邀母女俩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出计划。戚氏讶然:“这不,不行,这不让同僚看你笑话么,而且,听着好别扭,不大好吧。”她似乎想到什么,脸蛋浮上两团红云。

姜珩隆眉沉吟,点出问题:“爹,你身为御史,管的便是纠察百官言行不当。要是这件事被揭穿,你岂不是遭人诟病。”

姜世洵面色微赧:“咳,那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我记录了别人犯数十次错,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我如今为了情义撒回谎,又不碍着别旁人。”

丈夫十年来沐风栉雨,秉公执法,有朝一日竟为她违背信条。戚氏泪光汹涌,这次却是喜极而泣:“郎君,你待我太好了。那就照你说的办。”

姜珩“……”

市肆车水马龙,骄阳杲杲,笔直街道上摩肩接踵,人声沸腾。

姜珩选了处茶棚坐歇,点了壶凉茶。

落座在这市井之中,岿然不动,也有闲杂碎语不胫飞来。

在她没想好个中关节,将事情落实得天衣无缝时,姜父不愿妻子多片刻不安,商议定后昨晚便登门苏府,不知如何细说,今下午就流言飞蹿,走哪儿都能听到议论姜父的声音。姜珩这几近来到了城门接尾,非议仍不绝。

卖着糖葫芦的小贩都能跟妇人唠嗑上:“你听说了没,姜御史……那方面不行啊,我们一直错怪他夫人了,原来是男的不中用。”

切豆腐的东施扭头凑一嘴:“啧啧,真没想到。可惜了姜夫人还不到三十,任凭男人官位再高,没了那啥,那活着还有什么滋味。瞧苏家都反亲了,再是庶女也不能嫁给那种人受罪,那嫁过去和当丫鬟没两样。”

有人咯咯坏笑,耻笑卖豆腐的婆娘:“你没男人才不能活,人家夫妻俩不好好的。总比一些吃不饱饭的人强。”

“姜府喂你吃饱饭,你把女儿嫁进去试试。”豆腐老板娘愠怒道。

那贱笑的人肩一耸,默了。

挨着一米贩说:“我瞧这也有征兆。姜小姐不一生下来就瘦瘦弱弱的,可见姜大人,的确有问题。”

有人立即驳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了还关那个的事儿?要能生个姜小姐那样伶俐剔透的女儿,弱点就弱点吧。”

忽然间,一阵鞭挞声、铁器橐橐的混杂声大掀,盖过满街嘈杂。众人好奇,停下交谈,纷纷睊目而望,然所见并不是什么盛事,渐渐色变。为首趾高气昂、目空一切的,不是窦天景又是谁?在场不少人家的漂亮女儿媳妇都遭此人轻薄过,心有阴影。听说他被罚去晋城卫所,好端端的怎回来了。

他们押解一排好似囚犯。犯人们手脚带镣,不知行了多长路程,脚板磨破浮肿,走一步一个血印,逶迤出两串渗人血斑,嘴也皲裂发干,顶着日头暴晒,昏昏欲坠。监守的军爷见哪个步调慢了,鞭笞抽醒,迫他们前进。

越往街市内,燕颔虎须的侍从得窦天景的令,搜刮街边美食玩物,横行无忌,还光天化日摸一些女子的手。这下众人哪还敢看热闹,唯恐大难临头,母女上街的赶紧往窦天景过来的反方向退,生怕被恶霸看上。粮贩布商,屠豖沽酒的,无一不草草收摊,只求等队伍过去再出来摆。

窦天景见状火了:“你们跑什么!见到本少爷回来居然不夹道欢迎?都站住,谁再跑我打断谁的腿。”

姜珩见她待着的茶棚挨街道岔口,溜走不扎眼,便悄然挪到炒茶的锅炉前,正看见一对年迈夫妻,对他们说:“大叔,大娘,麻烦你们分别去趟顺天府和都察院分院,请衙役跟姜御史来。免得那窦天景无法无天。”

老板犹豫:“我这茶摊没人看住行吗,等顺天府老爷来了,我的茶摊也被小畜生糟蹋坏了。”

“放心吧,我帮你们看着。”姜珩拿出一两银子搁石台上,做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