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嫁奸臣(71)

作者: 余塘 阅读记录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青黛和蝉衣头一回见这场面,鼓掌欢喝:“老太太,你真会说话。我们家小姐承你吉言啦。小姐,你就笑一笑嘛,你今天多美啊,笑了更好看。”

姜珩回味那梳头歌,出言却不是什么好听的:“人一生哪有不生病的,多子若不孝顺也是枉然,长寿却无自由更不是幸运。”

“诶,呸呸呸,”老妪作势往地上啐吐几口,无奈笑:“孩子气话,孩子气话!往后到夫家,哪怕心里有这些心思,也不能说出来啊。”

姜珩摸了摸宫绦紧系的肚腹,觉有些饥馁:“青黛,我还没用早点,去厨房看今日备了哪些菜色,多取些肉食过来。”

蝉衣望了眼高升的日头,急道:“不行啊,小姐你磨磨蹭蹭不肯配合,出门吉时就快到了。咱们加把劲,把头发弄好,去裴家再找吃的吧。”

午时正,着一身烈火般的喜服的裴言昭亲自登姜府门,迎牵新娘。升阶时,他腰姿挺拔,窄腰宽肩,神采奕奕,五官俊遂,凤眸眼角自流淌一股多情魅力,惹得两旁观礼的闺阁少女掩嘴娇笑,私语间不知在谈论新郎官什么。

至庭前,裴言昭撂袍参拜,陈雁,聆听岳父教诲。

一刻钟后,笼着方巾的姜珩由侍女从内室搀扶而出。

有人看不清新娘相貌,指点起她的身材偏瘦弱,穿宽广的礼服还显羸弱,不大撑得起。

裴言昭起身时,往那群嘴碎的妇人堆里觑一眼。

那些妇人直至被他盯得不自在,收住了长舌。

裴言昭款步朝姜珩走去,递过红绸,轻触她交叠在腹前的手。

姜珩抻开手指,牵住红绸一端,继而,跟随红绸另一端人的步调走。

辞别姜府,出了门槛,裴言昭亲扶姜珩上车舆,他跟着上去坐一段路程,表亲昵意味,再下车骑马,领仪仗队绕城。

箱笼乃女方嫁妆,共二十八抬,都知姜世洵是个清官,也才前不久升四品官,虽然二十八抬不多,可谓将家产倾其所有了。可见姜世洵对女儿的厚爱。

出嫁仪仗按郡王妃制度,红杖二柄,清道旗二面,绛引施二面,戟氅、吾杖、班剑、立瓜、骨朵各二件,响节二柄,青方伞二柄,红圆伞一柄,青圆扇二柄,红圆扇二柄,交椅一张,脚踏一个,拂子二柄,红纱灯笼二个,水盆一个,水罐一个。

这些拢共加起来,能长达十里,从朱雀街头铺陈到街尾,也算名副其实的十里红妆了。

街道两边簇拥乌泱泱的人头,争相翘首观望,有人清点箱笼的抬数,数出二十八抬,不觉单薄,反说姜世洵不贪,实事求是,也不像有些人家为了面子整虚抬,虚抬就是空的箱笼,或者里面没放几样东西,也用个大红木箱装。别看这群市井小民,看得多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听那车轮咯吱咯吱的颤动,红木箱纹丝不动,就晓得每一箱都是厚重满载的。

饶了偌大的燕京一圈,落霞弥漫,云彩绚丽,正好到了酉时,回裴家礼堂行正式的昏礼。

裴府上下宫灯燃祝,宾客盈满,场地已布置妥帖。拜过高堂天地,互相交拜,姜珩被送入内室时步伐已有些不稳。

她蒙着方巾,只余盖头下一片狭窄视野,鞋下是一条圆润雨花石铺就的冗道,耳边能听见潺潺流水声。她不熟悉大裴府的格局,耳目所听所见感觉还不错。

说起这院落还是裴言昭挑选的,大夫人想随意挑一处空院落,他还不愿意,要定了这有山有水的一院,题名为“玉照轩’,暗嵌他跟姜珩的名字。

姜珩进了卧室,礼仪还不消停,还要在家主派遣来的丫鬟注视下,同裴言昭行合卺礼。

裴言昭用称杆揭开盖头,微的一怔。

姜府后园一别后,他再没见过姜珩。那时她还是个梳双髻的小姑娘,一别今日,她为他梳上了小妇人髻,即便脸上无喜色,也抵不住她天生媚态,眸若盈波,鬓若风裁,樱红唇瑟瑟轻抿,像含了一汪待蜂采撷的花蜜。

于单纯的男人目光欣赏,裴言昭有些痴住,心想,再无法纯粹将她当一个小丫头看待了,日后相处更要谨慎才是。

在侍婢催促下,裴言昭一笑,踅坐下身,取了托盘上两只盛酒的杯盏,递一只给姜珩。

姜珩闭目,感觉手臂交穿过一条毒蛇,她屏息不闻,一口闷了合卺酒。

之后,裴言昭外出招待来宾,亥时末方回,来之前还去浴房沐了浴,换上一袭轻便绢袍。

裴言昭坐到圆桌边,见姜珩还如一根木头端坐在拔步床上,扣指轻笑:“没人了,别拘谨。想干什么干什么吧,你腿坐得不麻?要不要我带你去附近走走,熟悉下新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