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梦经年之春尽夜(69)+番外

作者: 糍粑鱼 阅读记录

她虽给出了这般郑重的承诺,少冉心里却兴不起半分喜悦。

第38章 番外·永夜无殇7

少冉并没有在逸园久留——他无法面对母亲陌生人般的眼神,皇帝也不愿意他占据女人更多时间,早早地便催他回去了。

回到京城,等待他的是一道封他为太子的旨意以及监国的任命,仓促随意得仿佛夏国太子是一个多么没分量的位置。然而当他着手拾起监国的责任,才发现有多么沉重——他的父皇似乎无意于政事很久了,朝中大臣已习惯各自为政,对他这个突然归来的皇子全然不放在眼里。

他坐在父皇坐过的位置上,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大臣们相互攻击争吵;而大臣们似乎也忘了,他们并不是最终的决策者。当他想要开口说点什么,才说出一两个字,就会立即被打断话语,直到散朝也没有说话的机会。

至于他颁布的命令,下场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经历过梁国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他以为再也不会有更黑暗的时候了,此时才发现他还是太天真了。活着就意味着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来临,磨难就不会结束,而以他目前所处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不棘手的。

他在权势的顶峰,然而这权势虚有其表,他不仅享受不到任何益处,还得背负与之而来的沉重的责任。

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先入为主的朝臣们定义为幼稚,每个人都试图当他的老师,每一个人也都在争夺他的归属权,试图将这位未来的帝王纳入囊中。当他命令太监将原本送到别处去的奏折取回来时,拿到的却只有一幅幅美人图。

成亲才是他最该关注的大事,太监如是转达大臣们的话。

宫里的势力早已被划分清楚,他不仅在前朝没有话语权,在自己的东宫也是一样。那些人与其说是服侍他,不如说是在监视他,有一些还想害他。

那个端着燕窝的太监眼神稍稍飘忽了一下,他便全身紧绷了起来——他想起过去的某个瞬间,似曾相识的眼神——过去的经历令他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疑惑,少冉轻描淡写地将燕窝赐给了太监并让太监当场喝下去。

太监慌了,连连推辞不敢接受。

少冉便亲自动手,将那碗燕窝灌进了他喉咙里。看着太监抠着喉咙,血淌了半身,少冉心里既没有同情也没有愤怒,因为过去数年的经历令他明白一个道理,这种时候任何情绪都没有用,做一些能产生作用的事情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因为没有人会为他的死产生同情或愤怒的情绪——除了玉梅。

他冷冰冰地看着太监死去、众人惊慌奔走时,脑中又浮现出另一个身影。她的面目是模糊的,声音是模糊的,身体也是模糊的,然而这样模糊的一片,却是他此刻心底唯一的温度。

如果她此时在他身边多好。少冉有些疲惫地想,绝望与理智同时存在时,他仍然希望能有一个人支撑着他,哪怕明知无望。

不,她绝不能此时来。此时的他,尚不能护她安好。

那是另一段艰难日子的开端。

而他在艰难中跋涉的时候,他的父皇不仅没有提供任何支援,反倒给他捅了一个大篓子——在一次灯会上,言未已走失了。

直到那时他才知道,当他为着如何挣扎生存而彻夜难眠时,他们在做什么。远离皇宫的逸园里,时长是见不到它的主人们的,言未已不愿意被禁锢在园子里,皇帝便只好带她到处走动。起初还小心翼翼地让许多人暗中跟着,时间久了他也觉得麻烦,加上从没出过什么事,便越来越不在意。

便是这样的不在意,某一天他一个转身,就发现言未已不见了。

他像发了疯一样地找她,然而她仿佛是从这个世间彻底消失了,到处都不见踪影。

皇帝终于回到了皇宫,但他并不是来拿回政权的,他只是对少冉说了一个命令——找到她。

即使他不这么做,少冉也一定会去找她,即使形同陌生人,她仍然是他的母亲。可他看到了男人的疯狂,他也能预见到母亲被找回来后的下场——必然从此再无自由,形同囚徒。

她先是忘了他,后又自他身边逃走,一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他们缘分已尽,不该再强求。少冉面上应承着癫狂的父亲,心里却有了别的决定。

很奇怪,他一点儿也不为她的失踪担心,皇帝生怕她出了什么事,他却不知为何认定她是逃离了男人,不愿意回来。

兴许是在逸园时她厌倦的眼神,兴许是她时不时走神望向远方,兴许是她丝毫也没有的留恋之意。

后世的史书里对皇帝的先去描述很平常,街头巷尾也不曾有异常的声音——先帝自从大败于梁国,郁结成疾,数年而薨。

上一篇: 山贼大小姐 下一篇: 王妃她想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