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地主(158)+番外

作者:郁雨竹 阅读记录

明知道李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依然不愿意破格录用对方,只要这样就好,他能远远的看着对方,对方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很显然,军师虽然不明白皇上的心思,却也猜出了皇上不愿意李石出仕的想法,但似乎对李家和苏家都很照顾……不然,苏定的那件事不会这么容易就过去,苏延年就是不死,也要脱三层皮,可现在,不过是被撸了官职,申斥一番罢了。

军师想了想,觉得他得提前找几个南边的小县,既不出彩,但也不特别差,容易出功绩的地方给几人备着,皇上很显然不想用李石,却会培养李江和苏文。

他们两个都是李石的弟弟,以他们现在的情况来看,用他们俩人,跟用李石也差不多了。

☆、137.第137章 心动

李石翻着赖五的邸报,旁边放的是李江和苏文考试的答卷,这是他们昨天写出来的,如今离放榜还有六天呢,李石总要做一些准备。

考取秀才之后他虽然没有继续去学院念书,但他平时也看一些科举的书,加上李江和苏文的试卷都是他在检查,他不说能做这些试卷,但眼力见还是有的,但真要批改还得找那些书院经验丰富的先生。

李石打算明天拿着试卷去找人问问,若是有机会,他们就留下,也要为走官做准备,若是机会渺茫,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回钱塘。

木兰的肚子一天大似一天,不管是木兰还是李石都不愿意多呆在京城,更别说在这里生孩子了,所以还是赶紧收拾东西,等榜单下来,若是考中就赶紧选官走人,若是没考中,也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李石和木兰并不多担心李江和苏文考中后选官的问题,若是一般的贫民子弟,自然担心没有门路,考中了也找不到好的官当。

但李石他们的要求本来就不高,而且,赖五和苏定可都在京城呢!赖五在武,苏定在文,俩人在皇上面前还算说得上话,这次李江他们过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的银子,加上前段时间过年去收的红包,想要走官并不困难,至少选一个合适的县令当不困难。

所以现在的关键点就是李江和苏文到底考中了没有!

而如今,国子监里,几位先生也正拿着李江的文章争论,“虽才情不错,但到底太过激烈,不宜采用。”

“我倒觉得贴切得很,可见是个务实之人。”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大人微微眯起眼睛,坚定的投了肯定票。

几人就看向还没表态的傅鹏和金大人,金大人颌首道:“不错,我也觉得此人文笔和思路都相当不错,最要紧的是,此人才十八九岁,正是可塑年纪……”

这个时代,年轻进士不是没有,只不过对方多是世家子弟,贫寒子弟最少也要熬到二十多才能考中进士,这样的已经算是非常的年轻了,而且一般成绩最好的也就是在二甲里。

金大人一表态,双方就持平了,所有人都一致看向傅鹏,现在就看他的这一票了,大家想到傅鹏的为人,都微微眯起了眼睛,若是傅鹏弃权,那他们相持不下的结果就是去找王泽了。

几人心中很是不情愿。

和王泽不一样,他们都只是想要为官,教书育人罢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政治心,所以对以王家为首的世家与皇上相斗的事很是不支持。

但他们人微言轻,也就不多过问。

但前两天王泽在考场那里闹了一场,几位老大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很不满的。他们是读书人,自然最是看重读书人。

读书人要考试进举本来就难,那俩人一路从童生考到进士可见艰难,两个人也都有三十多将近四十岁了,只是王泽的一句话就毁了他们的一生。

傅鹏微微垂下眼眸,思索了一下,摇头道:“到底是太过年轻,还当多历练一下才好,我看就下一等,放在二甲里面吧。”

支持李江的人顿时有些惋惜,但胜负已分,大家也就不多纠结,继续拿出另一份有争议的试卷。

一甲本就不是他们能做主的,他们不过是负责将最优秀的前十名找出来交给主考官王泽选择,再排出一甲和二甲的前七名……

只有金大人微微诧异,要知道他可是和他特别提过这个李江的,当时傅鹏也流露出惜才的意思,怎么……

傅鹏朝金大人看了一眼,金大人顿时明了,这是有话想要私底下和他说。

金大人不动声色的垂眸,虽如此说,他还是觉得惋惜,李江的文采也许比不上其他几位,但贵在他懂时事,字里行间对民间事物非常了解。

他们选官,选官,不就是将人派到地方上吗?这一届像李石这样的人很少,满打满算也不多十来个人……而有好几个,成绩都不怎么好。

若是李江能被选入前十名,就算不能成为一甲,那也是二甲前七名,前途自然与后面的名次不一样。

傅鹏慢腾腾的走到金大人的身边,见他的马车还没来,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金大人,我们正好顺路,不如一起?”

几位老大人看过来,微微一笑,并不以为意,他们几个和朝中其他相争的官员不同,在国子监和礼部的几位大人都很和善,大家就算平时政见不同,也就会在工作的时候吵几架,并不像朝堂上的大人们明里相争,暗地里也使绊子,所以别说傅鹏本就与金大人交好,就算他们两个白天刚吵完架,金大人要做傅鹏的马车回去那也没什么稀奇的。

几个年轻的礼部官员瞟了傅鹏一眼,暗地里撇了撇嘴,也没有往心上去。

金大人倒是头一回做这样的事,所以微微有些迟疑,但也想知道傅鹏到底是为什么事,所以就着小凳子上了马车。

等马车驱动,渐渐驶离国子监,等到傅鹏觉得四周无人能听到他们说话时,才微微一叹,“金大人,那李江虽有才华,但也要有施展的平台,如今朝势不定,将他推到前面未必有好处,还不如将他放到二甲十名之后,慢慢历练。”

金大人眼睛一亮,本朝的科举还是沿袭前朝,所以一甲的三位是一定会进翰林院,而二甲三甲可以考庶吉士,但年前皇上才说,如今各地官员贫匮,就指着这一茬科举,所以今年除了前十名外,其他考中的考生都会被下放到外地为官,而前十名则是留在京城,或是进入翰林院,或是进入各部观政。不管是哪一种,今后都必将前途无量,前提是他们能活下去。

而被外放的官员却相反,他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未必能做到三品四品官,未必能再回到京城……

可李江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思,无不显示他对民间事的了解,这样的人只有放到基层去,到底只是吹嘘拍马,还是真的有真材实料,一试便知,若真是好的,自然有他的出头之日,若不是,倒也不会浪费一个前十名的名额。

傅鹏见他已被自己说动,就又加了一句,“其实我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

“哦?”金大人疑惑的看向他。

傅鹏就微微压低了声音道:“不瞒金大人,我却是有意招他为婿。”

金大人了然,“是贵府的三小姐?”傅鹏有三个女儿,嫡长女已经出嫁,嫁的是礼部侍郎聂大人之孙,待字闺中的只有嫡次女和一个庶女。

以李江的身份,配他一个庶女却是绰绰有余了。

傅鹏却摇头,“我打算将我的二女儿许配给他。”

金大人的眉眼就跳起来,傅鹏对李江也太看重了些吧,虽然他有些才华,但如今他年纪还小,日子又浅,他怎么就肯定李江会有出息?竟然肯将嫡次女嫁给对方?

金大人虽然是个书呆子,但并不是不闻窗外事,自然知道这个同僚有些追捧权势,这也是他们不太熟的原因之一。

在金大人看来,李江就是一个农村考上来的子弟,就算家里殷实一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他与他身旁叫做弟弟的少年的穿着摆在那里,不过,他身边另外两人应该有些身份……

可在傅鹏看来全然不是这样,当时在考棚里,他听金大人这样赞赏李江,的确是想把庶女嫁给他的。虽然只是嫁庶女,但到底是自己的女儿,而且,这个投资也要看值不值得,所以下来后他就找了李江的文章看,真心觉得不错后才派人去打听李江的家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