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地主(449)+番外

作者:郁雨竹 阅读记录

“你看好账本,回头和我说说,后天庄头和管事就要来了,我与父亲去见他们,到时候我想办法让你也见他们一面,以后咱们房里的庶务就交给你了。”

婷婷一直想帮助丈夫,自然满口应下。

如果说铺子的管事很老实,那么庄子里的庄头则有些狡猾了。

婷婷放下算盘,挑了挑眉,这人倒是有意思,贪的不多,但胜在一个巧上。

婷婷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但她性烈,最容不得这种事,也不知道母亲知不知道这件事。

婷婷看着账册发呆,见丈夫正全副心神放在书本上,压下了心中的戾气。

再过不久他们就要去京城了,这庄头既然有所顾忌,那就暂且放过他,等他们在京城站稳脚跟再说。

李毅不想给父母增添麻烦,婷婷自然不会在这关键时候惹出事来。

于是,从扬州赶来的俩人与李毅和婷婷会面很顺利。

今年庄子上已经收成,再要播种得等到来年秋天,今年所产的东西并不算在小夫妻俩的金库中。

好在铺子要到年底才盘账,这下半年的盈利却是属于他们,所以就算初到京城花销大,他们也能很顺利的度过。

李石和木兰给赖五和苏定写了信,交给李毅带去京城。

至于他们要住在哪里,就看他们自己了。

李毅和婷婷更倾向于自己出去租房子住。

在京城书院附近租一个小院子就够了,一个月也就需要二两银子左右,这点钱他们还付得起,关键是自由得很。

但俩人一到京城就被安国公府的人给接进公府了。

赖五直接给他们拨了一个小院子,“既然来了京城,没有叫你们再出去住的理,你们就在家里安心住下,缺什么就找你们叔祖母要,就把这儿当做你们的家一样。”

李毅有些局促的站起身,想要推辞,赖五就挥手道:“行了,你们就只管住下吧,你父母那里我与他们说,你们若觉得不自在,我叫人开了侧门,你们就从那里进出,也是一样的。”

婷婷就拉了拉李毅的衣角,李毅这才没有再拒绝。

许氏给他们在连通东角门那里收拾出来一个院子,里面分为前后两处,前头是三间正中的大屋,后头是五间大房。

婷婷就收拾了前面给李毅做书房待客用,他们人住在后面,后面有一道小门只通公府的花园,拐过一道假山及水榭就可以到后院的夹道,从那里可以直接去到许氏的正屋。

婷婷暗暗计算过,她每天从这儿去给许氏请安,走路也得要两刻钟左右,权当是锻炼身体了。

因为婷婷身边只带了两个小丫头,李毅身边也只带了一个小厮,所以许氏给他们院子里安排了几个婆子丫头。

虽然一开始有些生疏,但婷婷与许氏每天都见面,安国公府又没有其他的女眷,俩人说说话,不久就混熟了。

许氏见婷婷生性耿直刚烈,心中多了两份喜爱,加上当年南下时还有的一份情义及怜惜在,没多久,倒把她当作自己的儿媳来看了。

没了生疏,说话也就没这么多顾忌了,许氏拉着婷婷道:“你婆婆年纪与我差不多,阳阳与旭儿也差不多大,那时候我还和你婆婆说,到时候他们叔侄两个年纪差不多,以后就算做婆婆肯定也是差不多时候,谁知道,我们家旭儿才几岁,她就升级做了婆婆。”许氏笑道:“不过这样也不错,她做了婆婆,我自然成了太婆婆了。来,叫声叔祖母听听。”

婷婷抿嘴一笑,“夫人这话可不能叫母亲听到,不然她要与你理论一番了。我与母亲和叔祖母走出去,谁看得出来我们的辈分?大家都说我是你们的妹妹呢。”

许氏想到她们三人的年龄,扑哧一声笑出来,“那也都是你婆婆害的,当时她多大?小毅多大?就收了他做儿子,当时国公爷也提议说收做弟弟的……”

许氏一顿,笑了笑,不动声色的转开话题,“就是你婆婆,当时当母亲当上了瘾,你公公又宠得她没边了,这才多了两个年纪差不了多少的儿子。”

“那是相公和二叔的福气。”婷婷坦然道。

许氏一叹,“可不是福气吗,你婆婆心好,跟在她身边的人都有福气,可惜了……”

婷婷低头不语。

“对了,你大舅母那边下了帖子,后天我带你出去走动,走动,这都快要过年了,也不能总在家里呆着。”

婷婷踌躇。

许氏就宽慰道:“你不用担心,有我和你大舅母在呢,而且,你婆婆是二品诰命,她虽然不在京城,但名头响亮着呢,你只管放开手脚。”

婷婷心就稳定了一些。

在京城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艰难,至少她与李毅的日子过得不错。

赖五和许氏因为公婆的关系,对他们多加照顾。安国公府的下人对他们也很尊敬,而在那小院里,因为吃用花销用的是自己的钱,所以也比较自由。

而苏定那边,在他们到京城的第二天就派人来接他们夫妻出去一趟,亲算是认下了。

在京城,有苏定和赖五护着,还真的不会有人为难他们,就算李毅现在只是一个秀才。

回到屋里,婷婷拿出放银子的盒子,想了想,决定趁着过年考察一下京城的市场情况,若是可以,还是租个铺子或买些田地,才到京城不到一个月,她已经看到了庞大的花销。

若是不开支,他们就只能节流,就是这样,家里送来的钱也未必够用。

☆、402.第402章 进山

京城的地并不好买,而且收获也慢,婷婷就将目光放在铺子上。

京城好一些地段的铺子都很贵,小一些的四五百两银子,大的也有上千两的,而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他们现在都没有能力买,所以他们只能租。

问过李毅的意见,婷婷就开始到京城西市那边看铺子,没过多久就花了八十六两银子租了一个铺子。

这是年租,因为不敢保证生意如何,她只敢租一年。

李毅夫妻这边的生活渐渐上了轨道,而府城的李彬也开始拼命读书。

李石限制了他的吃食,连着零花钱都不给了,什么时候考中秀才,什么时候有额外的点心吃,零花钱也到时候再一并发。

为了吃的,李彬拼了。

阳阳和天天都看着他抿嘴笑。

李彬抿了抿嘴,“哼,你们现在笑话我,到时候有你们头疼的。”以为考试是这么好考的?

阳阳却一点也不担心,父亲说了,只要能考中秀才就可以,母亲也说以后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阳阳看来,考秀才并不多难,二叔和小舅可是说了,他很聪明的。

阳阳转身牵着天天出去玩,“那二哥你好好读书,我们去玩了。”

“先生布置的作业你都做了?”

阳阳鄙视他,“早就做好了,也就只有二哥喜欢拖到最后才做。”

李彬一囧,看向天天,“天天,你也有作业,快留下和二哥一块儿做作业。”

天天摇头,抓紧阳阳的手,“我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我要和哥哥去玩,二哥你自己做吧。”

“可你还有一百二十张大字没写呢。”李彬吓唬他,“到时候你要是交不上大字,先生就不收你了。”

天天一点也不担心,自信满满的道:“我每天写二十张,还有六天就写完了,不会耽误交作业的,连拜年都不耽误呢。”

这个量是木兰给他安排的,先生一共给他布置了二百张大字,本来要一天写十张的。

但木兰怕孩子中间顽皮或有什么意外会中断,所以给他规定每天写二十张。

几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

阳阳是拿到作业后就集中两三天写完,然后就痛痛快快的玩,除了每天清晨必须读书外,其他时候他就没拿过书了。

而阳阳则会捧着书本和字帖去找父亲母亲,让他们帮他安排,每天写多少,然后照着来。

一大早起床写完以后才爬下椅子去找哥哥玩。

只有李彬,能拖则拖,不管李石和木兰怎么教育,作业总要拖拉到最后几天才火急火燎的写完。

也因此,几个孩子中,李石才会对李彬最严格,木兰才最操心他。

李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兄弟俩手牵着手哼着歌蹦出去玩了。

他有些忧伤的回去背书。

童生试主要靠的是死记硬背,只要拿出功夫就能考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