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地主(79)+番外

作者:郁雨竹 阅读记录

李石赶忙带着众人起身立到一边。

太叔公就坐到了上首,抬眼打量了李石一下,欣慰道:“好,好,石儿越发出息了,我听说,你这次回来带了你父母回来?”

李石忙低头应是。

太叔公点头,“那回头就让族长选一个好地方葬了吧。”又叫了李江上前问了一些话,对立在一旁的木兰和苏文等皆无视。

木兰就很奇怪,照她对李家庄的理解,太叔公没有这样做的理由啊?

而李石在三婶态度有异的时候就猜到了,村里的人怕是知道他考中秀才的事了,而族里对他的这门亲事不满,或者说,是对他住在外面不满。

果然,太叔公很快就说到李石户籍的问题:“当初是迫不得已,你才落户在府城,可那到底形单影只,不比在这里有家族照料,我看,趁现在天下太平,还是赶紧将户籍迁回来吧。你家的房子族里一直给你们留着,回来修缮一番就能入住。”

李石沉默了片刻,方道:“太叔公,小子也知道孤身在外不好,好在鸣凤村里的左邻右舍都很友好,倒是帮衬了我们不少。”

太叔公就不悦道:“他们能帮你的难道族里不能?难道他们还能像族里一样这样帮衬你?”

李石轻笑的解释,“只是那儿离府城近,江儿和阿文要读书也方便些。”

“回到村里依然可以上学,而且表现得好族里还有奖赏不是?”太叔公一一拆招。

“可他们是在松山书院上学,再回到村里的学堂上,只怕不妥。”

三婶心中不悦,“怎么就不妥了?你别忘了,你爹和你都是从村里的学堂上出去的。”

太叔公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胡说些什么?你知道松山书院是什么地方吗?”就回过头来头一次正式打量李江和苏文,抽了一口旱烟道:“我只隐约听人说石儿中了秀才,那江儿也入学了?”

“是,江儿今年春考上了童生,阿文比江儿还要厉害些,也同样考了童生。”

太叔公就看着阿文,笑问:“苏家的小兄弟今年多大?”

李石笑:“九岁了。”

太叔公的手就一抖,激动的,李石十岁中童生就被他们族里奉为神童,那苏文九岁呢?

你们留着,回来修缮一番就能入住。”

李石沉默了片刻,方道:“太叔公,小子也知道孤身在外不好,好在鸣凤村里的左邻右舍都很友好,倒是帮衬了我们不少。”

太叔公就不悦道:“他们能帮你的难道族里不能?难道他们还能像族里一样这样帮衬你?”

李石轻笑的解释,“只是那儿离府城近,江儿和阿文要读书也方便些。”

“回到村里依然可以上学,而且表现得好族里还有奖赏不是?”太叔公一一拆招。

“可他们是在松山书院上学,再回到村里的学堂上,只怕不妥。”

三婶心中不悦,“怎么就不妥了?你别忘了,你爹和你都是从村里的学堂上出去的。”

太叔公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胡说些什么?你知道松山书院是什么地方吗?”就回过头来头一次正式打量李江和苏文,抽了一口旱烟道:“我只隐约听人说石儿中了秀才,那江儿也入学了?”

“是,江儿今年春考上了童生,阿文比江儿还要厉害些,也同样考了童生。”

太叔公就看着阿文,笑问:“苏家的小兄弟今年多大?”

李石笑:“九岁了。”

太叔公的手就一抖,激动的,李石十岁中童生就被他们族里奉为神童,那苏文九岁呢?

☆、69.第69章

太叔公自以为了解了李父的心思,只怕是看中了苏文的聪慧吧。

不过,这科举的事可不是只有聪明就够了,还得靠运气和金钱。

运气缥缈可以不论,但这金钱可不能少,毕竟读书科举哪一样不花钱?若是没钱,再聪明也没用。

太叔公就隐晦的问起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生活来源,毕竟,松山书院的束脩就有不少。

李石就温柔的看着木兰,“这全都有赖木兰,若不是木兰有一手好手艺,我们别说读书,只怕早就饿死了。”

众人皆惊,太叔公和三婶五婶是没想到事情会这样,而木兰等则是没想到李石会这样说,毕竟这样一来,只怕他面子全没了。

而不管是什么时候,国人都好面子。,读书人尤甚。

李石告诉他们,木兰的箭术和猎技很不错,靠着她打猎的收入这几年存了一些钱,所以暂时还供得起两个孩子上学。至于他做了什么,李石也有理由,他虽然不上学,但也要忙着读书,不然你们以为他秀才的功名哪来的?

而现在,两个孩子上松山书院,木兰没有能力一下子供三个人念书,他只好改学了医术,希望以后能做个大夫贴补一下家里。

一时间,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木兰身上。

太叔公眼神复杂,他哪想到他想要剔除的女子竟然是支撑李石一家的女神?

而五婶和三婶看着木兰的眼睛就差写上“白痴”两个字了,除此之外就是有一些怀疑,木兰真有这么厉害?

太叔公并不担心李石骗他,因为这件事只要打听就能打听得到,李石中秀才的事是村里有人去府城时正赶上放榜,出于好奇就去看了一眼。

当头三名特别醒目,村里人的眼里却只看得进李石两个字,他知道李石住在鸣凤村,毕竟,李石虽然没回李家庄,也没与李家庄联系过,但他将地租给了田三,每年田三都会给他送租子过去,他与李家庄的人都能通过田三了解对方的情况。

但李石暗示过田三,不要将他具体的情况告诉李家庄人,而田三模糊的说辞却让李家庄的人以为李石过得不好。

毕竟父母双亡,独自带着幼弟幼妹,自己的年纪也还小,能过的多好?当时族里还有人庆幸李石不回来,不然他们的负担又要重一些。

当年,从那场灾难里活下来的人中,有不少孩子都失去了父母。

族里就是再陈腐,也会养他们到十二岁的。

当然,家里若是还有地的,就要将地暂时交给族里的人种,这些族里人还比较欢迎,可若是家里没地的,他们又要供人吃喝,心里自然不满。

而李石一家虽然还有五亩地,可孩子也有三个,交完租后也就够三个孩子吃,他们还要倒赔人力物力,所以并不愿意李石回来。

也正因此,族里虽然不满李石将地租给了田三,但也没找麻烦。

而李家庄的人把对李石的不满全都转嫁到了田家身上,所以时不时的有些小摩擦。

每次去交租,只要李石一问,田三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将李氏的事全和他说了,所以才造成了现在李氏和李石的信息不对称。

李氏当年逃难的时候贱价卖了不少的地,再回来的时候却没有能力再买回来,没办法,只好像别人一样租地种。

而太叔公听说李石中了秀才后,心中狂喜,这段时间正算计着怎么让李石将户籍迁回来,然后趁早给他定个媳妇。

当初李家庄三个秀才,结果一个都没回来,李父是死了,还有一家勉强活了下来,却带着家人离开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另一个也死了,他兄弟就带着他唯一的儿子走了。

所以李石是现在李家庄唯一的秀才了,太叔公打算得很好,家族愿意帮衬他一些,尽量供他读几年书,若是能考中举人也能带着家族兴盛起来,就是不能,有秀才坐镇也比现在要好过一些。

可现在,李石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竟然不读书了,而李江竟然去了松山书院读书。

他没有勇气提出供李江读书,因为他知道松山书院的花费有多少,而李江现在只是童生,连科举的起步都没达到。

太叔公沉默下来,挥手道:“那你先回去吧,等过两天再给你父母选好墓地。”

太叔公让三婶好好招待李石和木兰两家。

三婶也知道,以后这李石一家怕是族里最有出息的,所以就算不讨好,也不能得罪。就将自己的那些心思收起来,给李石他们安排了客房。

李石忙推辞道:“三婶不用忙,只要给我们三床被子就是,我们还是想住到家里去。”

“这,”三婶犹豫道:“你们家还没收拾呢,乱糟糟的,怎么住啊?还是住在这里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