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门前是非多(184)
罗文茵犹自不放心,轻轻道:“皇上答应我,不要试药!”
张子畅点头,抚抚罗文茵的头发道:“寿春殿内药味重,茵儿有孕,嗅着这些味儿对胎儿不好,以后莫要跟来了。”
罗文茵点点头。
两人正说话,却有一位公公过来禀道:“皇上,宫外有人揭榜,自称是民间名医,想进宫给太后娘娘诊脉开药。”
张子畅一听道:“请了人进来,让他和御医一道诊脉,开的药方交与御医,御医若认为可一试,便试一试。”
说完带着罗文茵回养心殿。
接下来两日,罗文茵打听寿春殿的消息,小桂子来禀道:“娘娘,前两日进宫那名民间名医,还真的有一手,听闻太后娘娘服了他的药之后,今儿却有了精神,已能坐起来了。”
罗文茵惊讶道:“真是高手在民间?”
正说着,人报钟嬷嬷来了,小桂子忙告退。
罗文茵待钟嬷嬷进殿,便挥退了殿内其它人。
钟嬷嬷上前,压着声音道:“皇贵妃娘娘,前两日进宫那名民间名医,有些问题。”
“今早,我亲自给寿春殿送衣服,一进殿,恰好撞见那个民间名医给太后娘娘诊脉。那人伸手时,袖角卷起,露出里面一截衣袖,那衣袖绣了药草纹。”
“若是别的人见了,定然不知道那药草纹代表了什么。”
“恰好我是知道的。”
“那药草纹,是赵氏坐位时,宫内一位李姓御医家族的标志。”
罗文茵听到这里,问道:“你是认为,这位民间名医,是赵氏坐位时宫内御医的后代?”
钟嬷嬷点点头。
罗文茵恍然道:“怪道说医术高超,太后娘娘服用他开的药后,才两天就有起色。”
钟嬷嬷又补充道:“我早前听宫中老宫女闲聊,可是提过,这位李御医,曾得罪过宫中嫔妃,是太后娘娘当时救了他一命。”
罗文茵手指在椅背上轻叩,这两天,得跟着皇上过去寿春殿才能放心了。
寿春殿内,御医给赵太后诊脉,讶然道:“李大夫果然高手,才两日功夫,就让太后娘娘有了起色。我等自愧不如!”
待御医下去,赵嬷嬷扶着赵太后坐起来,眼眶有点湿意,小声问道:“太后娘娘觉得如何?”
赵嬷嬷心下全是哀伤,太后娘娘服用李大夫的药丸后,虽提了神,但李大夫也说了,如此一来,太后娘娘的寿命却缩短了,就是这几日之间。
赵太后环顾一下殿内,见别的人皆已退下去了,便道:“强弩之末,须得李大夫妙手,才能回光,让哀家有精力做最后一件事。”
“今晚,待皇帝过来,最后这碗药,须得让他尝尝!”
第80章
张子畅才和罗文茵用毕晚膳,就有公公来禀道:“皇上,太后娘娘又有些不好了,说道怕自己熬不过今晚,想见皇上最后一面。”
张子畅微微诧异道:“早上见过母后,精神还稍好,晚上又不好了?”
他漱了口,站起来朝罗文茵道:“朕去瞧一下母后再回来。”
罗文茵跟着站起,低声道:“我跟皇上过去。”
张子畅一按她的手道:“晚上风冷,寿春殿又全是药味,你莫要过去了。”
罗文茵攥住张子畅的袖子道:“便让我跟过去罢,若不然,总是坐立不安。”
张子畅无奈,只好命人拿出狐皮斗篷给罗文茵围上,牵着她的手出殿。
两人到得寿春殿,早有公公进去通禀。
一会儿,张子畅便带着罗文茵进了殿。
赵太后听得声响,便让赵嬷嬷扶她坐起来,喘着气道:“皇上,你来了!”
“母后觉着如何?”张子畅见着赵太后这般模样,想及多年的养育之恩,到底是有了悲意,上前问道:“母后服用李大夫的药,不是好转了么?”
赵太后摇头道:“那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哀家今晚觉着心跳加快,有些喘不过气来,怕是熬不过去了。”
张子畅道:“若不然,再换御医的药?”
赵太后闭一下眼睛道:“御医的药更没用。”
罗文茵趁机过去请安,一时侍立一边,悄悄观察殿内诸人神色。
一会儿,殿外有人禀道:“皇后娘娘和大殿下到!”
稍迟,赵慧茹和张景瑞进来了。
他们见张子畅也在,便行了礼,又去问候赵太后。
赵太后嗓子微哑,叹着气道:“都来了啊!”
赵慧茹含泪问道:“姑母,你觉着如何?”
赵太后斥她道:“到如今,还喊什么姑母?该谨记你的身份,跟着皇上一道,喊哀家一声母后。”
“是。”赵慧茹改口道:“母后觉着如何?”
赵太后这才满意了,只是适才话说得太多,便摆摆手,指了指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