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匠心(252)
邱靖还没回过神,耳朵上已经多了对挂勾,一把胡子让徐三塞进了纸囊里。
“胡闹!”他急道,“什么胡须膏?徐正使,现在还是当值的时候——”
“邱大人别急,等我帮你做完全套护理。”徐三不由分说的拿了毛笔沾了些袋子里的膏药往他嘴唇上方的髭刷刷扫了两笔,“行了!”他拍拍手,笑容可掬的道,“这款护须膏是专门用来保养胡须的哦!”
邱靖突然间安静了下来,将信将疑的问:“保养胡须?”
“是啊!”徐三打了个响指,唤了几位局里画图的老师傅,“来,给大人看看你们的胡子!”
邱靖瞪大了眼睛,他们或黑或白的胡子果然与旁人大不一样,黑的尤其漆亮,白的泛着银光,皆是柔顺飘逸。不由问道:“真是这……护须膏的作用?”
不怪邱靖为之忘乎所以,失去了立场。实在是历朝历代的官场中,胡子是官员至关重要的一项仪表分!
相对于唐汉时动不动就三尺、四尺的长须,明朝对胡子长度的要求降低了些,但须长过膝的仍比比皆是。张居正就是明朝有名的美男子,据《明史》记载他: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
各朝评判男子是否为美,一是肤须白,二是身材颀长,三就是一副美髯!这三样缺一不少,标配标配啊!
尤其在明朝当官,你若没把漂亮的胡子,简直难以想象!所以官员们都小心翼翼的打理着他们金贵的胡须!
白棠前世也曾追求过艺术家的风范留过把胡子,用的还是秦岭家族特制的护须膏护理,最后实在嫌烦,剃光了事。年前秦简回家,白棠特意叮嘱他好好在自家的藏书阁里找一找,秦家的护肤护须密方说不定就藏在浩瀚的书阁中!秦简不负他期望,还真找到了这本唐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宫庭护肤秘笈。
白棠考察了市场,女子所用护肤品各大铺子里卖得太多。粉啊露啊的,花头一点不比现代少。倒是男式护肤品非常罕见。白棠衡量了一番,最终决定赚男人的钱,让小姐们靠边站吧!
思量再三,打头炮的产品定了护须膏。谁让本朝的男人全身上下胡子最金贵呢?且用得上、用得起护须膏的人,以朝庭百官为主——一下子就锁定了客户群,建立了自家产品的格调,如印在纸囊角落的那株紫色的兰花:高、贵!
眼见姜尚书也入了套,屋里的气氛登时又活跃起来。
徐三笑眯眯的问:“这味道挺好闻吧?”
邱尚书点点头:纯草药的香味,闻着挺舒服。
“行了,您若有事儿忙着,戴着它办公也无不可。”徐三叮嘱他,“脱掉后用清水洗洗就好。”
这护须袋轻巧没甚重量,耳朵这边又勾得紧,戴着还真没什么感觉。邱靖满意的离开了铸印局。走半路突想起,徐三那么殷勤,难道是在帮自家拉生意?魏国公府自开了楼上楼,又打算做护须膏的生意啦?满腹疑问的邱尚书在杨千骏惊愕的眼神下,坦然的处理起了公务。
反正陛下也不在嘛,今天就试试这款护须膏的作用。
次日早朝,邱靖昂首挺胸。不少人都偷偷往他柔亮的黑须投向了惊奇与羡慕的目光。就连太子也比平时多看了他几眼。下朝后,他飞快的跑至铸印局:“徐正史,护须膏还有么?!”
第175章 汉王府的请柬
白棠第一批护须膏大卖!药房里的成品没多久便让徐三搬光了销售一空还供不应求。白棠用织有兰花的锦袋作外包装,素洁的细绫中一朵优雅的紫色兰花。兰花下绣着两个漂亮的王羲之的行书:蘭亭。
兰亭的护须膏已经成了大小官员一传十十传百的秘密:想要柔顺亮洁的胡子么?想要飘逸过人的风采么?想要成为名垂青史的美男么?兰亭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哦!
梁林全家、几名捣药的护院和苏氏,糊里糊涂的捧着白棠分赏的银子,笑得合不拢嘴。梁林自不用说,游侠豪客也是要花钱的啊。刘大熊几个默默的存起了银锭,无不想着在练家多干几年,赚个养老钱是不愁了。
张文赵武索性直接问白棠:此去京城,也需一路护送吧?到了京城,新宅子里也要有护院吧?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东家用生不如用熟对吧?东家放心,今后咱们全听你的!
白棠自然笑纳:就这么办了!等到了北京,这些人还用不过来呢!
松竹斋的生意虽然还在继续,但是白棠全家已经开始整理行装,购置各种御寒之物准备长途迁徒。
皇帝与魏国公之前送的皮毛裁成各款裘皮服饰,上下里外俱全。袖套耳套膝盖罩子,装了一大箱。还有取暖用的金丝炭也备了许多。越往北方,天越冷。普通的炭不愁买不到,好炭到何处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