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330)+番外
对于小姑娘给他挖的这些个坑,楚印辰无从回答也不会傻傻的往进跳,他只能跟她打太极,咬定只说自己是新来的,还不太清楚村子里的情况,并不知道什么地方不能去。
还有,楚印辰言称自己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今天做了好人好事,送了一个刚来的不会做农活儿而受不住晕倒了的男知青,提前回了知青院儿休息,这是被队长批准了的。而他因为回去的早,也就早早地吃过了饭,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不想在知青宿舍里跟一大堆人挤,吃了饭后就出来转转而已。
楚印辰说的这些个送人回去休息这些事儿都是真实的,并且有很多人能给他证明。
他向来做事稳妥,即便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人,但因为自身特殊的出身和成长经历,早就把他锻炼成了一个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深思熟虑,把事情前后所有可能的不利因素都给想清楚了,并且要在找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后,他才会动作的习惯。
他今天来牛棚,是想要找机会见他爸爸的。
他听帮他动用关系,把他调到古家村来当知青的那位他们家的世交郑叔叔说过,就在两年前,他曾经帮着把他的父亲给从劳、改农场调到了古家村,说是这里的斗争形势不太严重,也没有什么折腾下放人员的情况出现。
再加上据郑叔叔所说,这古家村里还有一位他的老战友,退休后就回了这里养老的,是个可以信得过的老交情了,他会捎信让这个姓古的老战友帮着照顾他父亲一二的,叫他不要太过担心。
楚印辰自从在自己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被突然带走,被迫与他分别之后,就再也没能见到他父亲的面了。甚至这么多年里,他和母亲以及哥哥姐姐,他们连父亲的一封书信都没能收到过。关于父亲的所有信息,都只停留在了父亲被带走后,被关进了劳、改农场,但其他的更具体的情况,甚至是连那个农场具体所在的地方,他们都是不清楚的。
还是在他逐渐长大了后,他才慢慢的能有那么两三次的机会,从父亲的老战友,他们家的世交的郑叔叔那里,偶尔听到些只言片语关于父亲的消息。
但这对于一个从小就把父亲看得大过天,无比崇拜父亲,但却又突然间失去了父亲的保护与疼爱多年的楚印辰来说,仅仅是这些模棱两可的消息,对他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在高中毕业后,为了不叫母亲为了自己的前途为难,也是希望母亲能尽快搬离那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所谓的亲舅舅家,住到药厂的单身宿舍里去,他便不顾母亲和远在东北插队的姐姐的来信反对,毅然地做出了要去下乡插队的决定。
楚印辰自己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完全出于少年的意气或是冲动,反而他是在充分考虑过了母亲的情况,想着她能够在自己走后,摆脱舅妈和他的那群表兄弟姐妹们各种不要脸的行为,不用再因为要保护他,而不得不跟亲人低头的立场的情况下,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的。
另外,楚印辰自己还跟郑叔叔打听并且反复确认过,知道了自己父亲现在已经从农场被调了出来,而父亲目前所在的那个名叫古家村的村子,郑叔叔也能帮着自己运作一二,让他下乡的地方能够被安排在那里。
那么,能让自己的母亲过得更加自在,还有可能见到自己的父亲,这样双重显见的利益之下,楚印辰当然不会白白的放弃这样的机会。
在与母亲的彻夜长谈中,楚印辰不断的安抚着母亲关于舍不得他去农村吃苦受罪和关于他未来前途的担忧。
最主要的是母亲邱雅兰所担心的,害怕他这一去,以后就不能再有别的上进通路了,甚至是依照现在的形势,他这一走,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都再也回不了京都城了的境况。
但即便有多重的不利因素存在,楚印辰到底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在他看来,什么去农村下地吃苦这些,他的姐姐一个女孩子既然都能去东北插队,他一个男人怎么会连这点儿苦都吃不下呢。
而且,比起留在京都,楚印辰觉得自己更愿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选择重新开始,慢慢的经营起自己的生活,这也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京都,他们母子的日子就是蜗居在舅舅家的小隔间里,整日里看舅妈的脸色,还有她那令人作呕的在他舅舅面前明着是关心,实则是在不停的给母亲上眼药的表演,而舅舅就跟个瞎子一样完全看不出来似的。
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傻,还是故意放任舅妈这么做来冲锋陷阵,他自己躲到女人身后装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