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272)

作者: 风芒 阅读记录

去深城就要迟几天才能回家,提前跟家里人说一声,以免家里人担心。

夏鸿刚不放心,“我跟你一起去!”

夏茗摇头,“去深城要过检查站,没有通行证去不了,我第一次去贸城批发衣服,在贸城有个接应的人叫赵哥,你还记得吧?”

“叫赵毅的朋友?你之前说过,说是霍先生安排的,还说他长得有点凶悍,但人不错。”

“对,就是这个赵哥,他帮我办了去深城的通行证,而且他去过深城,对那里熟悉,他会带我过去,所以舅舅不用担心。”

末了,夏茗补充道:“我先去看看情况,等下次舅舅的通行证也办了,咱们一起去。”

夏鸿刚还是有点不放心,但只能先如此了。

这回去贸城,赵毅跟上次一样,租了摩托车来车站接她,安排好住宿,然后继续给夏茗拿货时当苦力。

因为在城里租了房子,回到桂宁后把衣服拉回“新家”方便些,所以夏茗没啥压力,拿货没有上次多,但也比第一次多了不少。

再次看到卖男装的摊子,看到挂起来的男装款式和料子实在很不错,夏茗挪不动步子,索性进去挑了几套。

给舅舅的,给表弟的,还有给霍临风的,一人一套。

上衣、皮带和裤子,可惜不知道他们穿什么尺码的鞋子,不然鞋子也不能落下。

赵毅看着夏茗挑,有一身很不错,很高腿长的款式,瞅着咋那么像霍先生的尺码?

“这一身是给霍先生买的?”赵毅难得八卦一下。

“啊……”夏茗有点不好意思。

赵毅十分钢铁直男,非常纯洁又非常直白地问:“你咋知道霍先生穿啥尺码?”

夏茗:“……”

这个问题,不好说啊。

她能说,因为跟霍临风“抱”过几回,所以大概能猜到?

“咳咳……”夏茗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我猜的。”

赵毅不疑有他地点头。

夏茗挑好了,临到掏钱之前,她突然想起来自己压根不知道霍临风的住址,她犹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问赵毅。

赵毅先前是温少禹的助手,跟温少禹去京都办事时,温少禹住霍家,他一个外人不方便去霍家,就在外头找旅馆住下,但也因此知道霍家的住址。

“我只知道霍先生家的住址。”赵毅看了夏茗一眼,委婉地表示:“你寄到霍家,如果我猜得不错,很可能是霍家的保姆,或者霍先生的母亲先帮他签收。”

夏茗顿时觉得有点牙疼。

第210章 深城(1更)

今天刚好七夕节,看到不错的男装,实在很适合霍临风,夏茗脑子一热,才想要补一下七夕节礼物。

可她没见过霍家人,直接寄衣服到他家里,万一还被他妈妈给签收了……

这多尴尬?

不然问一下他寄到部队去?

被部队里的人知道了,半斤八两的尴尬啊。

赵毅见她一脸纠结,建议道:“你要是想寄,可以寄点别的,南方的特产,或者男士手表之类的。”

夏茗眼睛一亮。

补七夕节送特产,总感觉怪怪的,送一套衣服确实亲密了些,送一只腕表倒是不错。

那只劳力士腕表之前是他的随身物,送给她之后,夏茗没在他手腕上见过别的表,正好可以送他一只。

正好她卖衣服挣了点小钱,买腕表虽然是大出血,但勉强负担得起,就是好的腕表多是进口的,要外汇卷才能买,这玩意儿她没有……

夏茗更头疼了。

她把要买给霍临风的那套衣服放下,只买了舅舅和表弟的衣服,随后把衣服都拉回旅馆先放着,然后动身去深城。

八十年代的深城远没有后世的先进繁华,到处是小高层与破败的瓦房,人们行色匆匆,步伐忙碌,脸上却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带着小渔村印记的新城市,到处都是有条不紊的建设工程,街头挂着响彻人心的标语: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响亮的标语,根植在深城人的心中,似乎也预示着接下来的10年,深城以震惊全国的速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茗知道,再过二三十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里将全面逆袭,赶超全国各大城市,成为可以和京都相提并论的超一线城市。

她对深城的印象,停留在二十一世纪,从绿皮火车上下来,看到当年的深城市貌,她有点被震到了。

高楼大厦在记忆中太深刻,显得眼前的破败瓦房过分凄凉,正因如此,二三十年的巨变,就越发震撼人心。

赵毅见她发愣,不禁道:“别看深城现在是这个样,但到处都在规划建设,速度很快,你看看这里,规划要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