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发家致富(598)
夏茗眉头紧锁,食指一下一下点在桌面上。
这是她在思考的表现。
梁军易默默地吃豆腐脑,没出声打扰。
就在他快吃完时,夏茗出声了,“要不要搞一场抵制假冒伪劣的公益活动?”
“啊?”梁军易有点跟不上夏茗的思路,“这个还能搞活动? ”
“我回来的路上,碰到两个女孩,有一个女孩买了伊人衣坊的劣质同款,因为不知道真假才买的,知道自己买到了假货,她很生气,还说明天去伊人衣坊买正牌。”
“你刚才也说了,报道发出来后,引起了反响,这就说明,有不少消费者,是支持正牌,认为假冒伪劣不正当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这种正确观念,传达抵制假冒伪劣,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夏茗解释道。
其实名远制衣厂仿制伊人衣坊,在后世,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可以形容,那就是“山寨”。
所谓山寨,说白了就是抄袭,盗版,侵权。
而山寨,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典型大本营便是“温州小商品”“日沟皮制品”一类,号称廉价时尚,其实多是廉价仿制品,迎合了没有步入小康社会的老百姓生活所需。
到后来,各行各业都充斥着山寨的身影,什么粤利粤饼干、康帅傅方便面、大白免奶糖、可日可乐,屡见不鲜。
有些山寨货便宜,又是大牌同款,穿在身上有心理满足感,所以山寨货横行,山寨一词盛行了好多年。
到后来,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在舆论和观念上,做了很多正确的引导,人们的观念转变了。
抵制假冒伪劣山寨货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多人以使用假冒伪劣商品为耻,贪便宜想买的人,会因此被人瞧不起。
人们渐渐就不买了。
没有人买山寨货,山寨厂家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被谴责抵制, 纷纷开始转型,研发自己的正牌产品,山寨一词才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远去。
名远制衣厂的行为,就属于山寨行为,通过抄袭,盗版,侵权,做廉价山寨货,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行为,当前的律法奈何不了他们,只能通过引导舆论,让大家树立正确的观念,自发地抵制。
道理梁军易能明白,可具体要怎么做,他就想不到了,“你刚才说搞活动,搞什么样的?”
“就搞一场抵制假冒伪劣,人人有责的签名倡议活动,伊人衣坊在市中心的店,不是人流量很大吗?”
“咱们就用一面墙,挂巨幅的主题签名墙,号召广大支持民族创新精神的群众在签名墙上签名,发扬创新精神,共同抵制假冒伪劣。”
这个年代,人民群众个个根正苗红,到处是进步的思想风潮,有志之士喜欢发声表态,大游行之类的,在这个年代还很流行。
夏茗不想搞那么大,闹得太夸张,怕局面不好控制,反而弄巧成拙。
梁军易很迟疑,“会有人参加吗?”
如果没有人参加,那得多尴尬?
夏茗却不担心,因为她已经有了应对策略,“只是做个签名墙,到处吆喝,肯定是不行的,还要配合其他的宣传,把盛势造出来。”
第460章 公益
梁军易来了兴致,“你想怎么做?”
他甚至有点跃跃欲试。
认识夏茗一年,夏茗在他眼里逐渐变成了一个“神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一鸣惊人,而且她出的主意,次次令人拍案叫绝。
事后的结果也证明,她做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只要她想到了招,就说明事情有转机了,接下来只要照她说的做,一切都没问题。
夏茗见他摩拳擦掌,好像要干一番大事业似的,不由抽了抽嘴角。
“咱们不是有代言人吗?就是那个艾丽小姐,让她作为形象代表,发起这场活动。”
“既然地点定在伊人衣坊,那么伊人衣坊要做一些配合,表明咱们支持创新精神的立场,支持这场活动,并且定制主题T恤。”
“只要买伊人衣坊的服装,免费送主题T恤,在活动期间,伊人衣坊的员工包括代言人,都要穿主题T恤宣传造势。”
梁军易热血沸腾,拍案叫绝,“这主意好!我就说,你出马,肯定没问题!”
夏茗见他激动,有点哭笑不得,“这种活动,不要过多地提伊人衣坊,着重在抵制假冒伪劣,倡导创新精神的方向,往公益的方向去做。”
“主推公益行动,顺便带出伊人衣坊,不动声色地植入到活动中,而不是张口闭口就伊人衣坊,这样一来,广告性和目的性就太强了,会引人反感。”
这是更高明的商业营销手段,借住一场公益行动,引爆全城话题,卷入更多人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不经意地带出品牌信息,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