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又落到了前任手里(15)
她在废墟中找到几件还没损坏的小物件,全部紧紧抱在怀里,这些都是她的宝贝。
“好了,骂了半天,也该解气了,我们去山下租个院子先安顿下来,等明日张县令派人送了钱过来,我们就开始修理道观,如何?”彭时见弥弥点点头,便帮她将那些小物件放到马车上,他先上了马车后,朝弥弥伸出手要拉她。
弥弥避开他的手,自己爬上了马车,她下定决心好好休整道观,省得将来师傅他们回来见到这个样子,如她一般伤心难过。
彭时找的院子和前世的竟是同一个。弥弥站在院子中的石榴树下,看着和房主正在商量的彭时,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前世中那段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她和彭时相识一年后成亲,在师傅师兄们的见证下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之后便离开道观,跟着彭时来到了何家村。他俩同时相中了这个院子,她喜欢院中的石榴和葡萄,彭时喜欢小院的位置,依山伴溪、偏僻幽静、无人打扰。
彭时知道她只喜欢银子,而他又有钱,便给了她好几张银票和二百两白银做聘礼。不用愁生计,小日子过得清闲甜蜜。彭时一部分时间读书写书,一部分时间陪着她玩,他们在小院中开辟了一块地,种了生菜、韭菜、黄瓜等。
刚开始种子种下去,她每日清晨醒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出去看种子是否发芽了。彭时总会拿着外衣追出来给她披上,然后蹲在她身边,和她一起看。
后来,她养了鸡,兴趣又转到了观察母鸡孵小鸡,彭时把从从村民那学到了人工孵小鸡的方法,手把手教给了她。再后来,院中的动物渐渐多了,鸭、鹅、牛、羊、猪……应有尽有,彭时被它们的叫声扰地看不进去书,无奈,和她一番干涉之后,带着她,在屋子外搭建了牛舍、猪圈、鸡窝等。
她那时初做妻子,很贤惠,一日三餐,荤素搭配,把彭时顿顿都喂得饱饱的。彭时很喜欢吃她做的饭菜,曾夸道“夫人的饭菜味道虽清淡,却能口齿留香。”
弥弥被夸,更加用心做饭,成了一位贤惠的小妻子。
彭时一个月回带她去一趟县城,两人共乘一匹马,她靠在彭时的怀中,看着蓝天,听着鸟鸣,闻着花香,要多自在幸福就多自在幸福。
“弥弥,弥弥”彭时和房主签了合约,送走房主,看着弥弥还是一动不动的呆呆站在石榴树下。他刚才和房主说话的时候,眼神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发现她从进了小院后,就一直发呆。
走到弥弥身前,彭时忍不住呼唤她,见她终于回神看向自己,朝自己粲然一笑,接着听她低低地说了一句:“彭时,我们那时候真好啊!”
彭时不知为何,心下凄然,他不知弥弥为什么会直呼他的名字,她说的“那时候”是什么时候,却有种感觉,他和弥弥仿佛曾在一起过。一想到这,彭时心头抽疼,他紧紧抱住弥弥,一直温柔地叫着她的名字,“弥弥、弥弥……”
弥弥在彭时的怀中无声地哭泣,泪水打湿了他的前襟。
两人分开后,再也没有交谈,沉默着简单吃了顿晚饭,回到各自房间,都陷入了沉思。
第二日,彭时见弥弥恢复了往日娇憨的模样,便也没有再提昨日之事。等他俩到了道观时,张县令派的人已经再等候,一个管事对着彭时恭敬地行礼后,递给了他一个木盒,“彭大人,我们老爷一向清廉,昨日找了许多熟人,才凑出这二百两,还请彭大人不要嫌弃。”
“让你们大人多攒点钱,如果后面银子不够用,我会再找他要的。”彭时拍了拍那个管事的肩膀,一脸严肃地说道。
“是,是,小人这就回去转告我们老爷。”管事来之前,张县令再三嘱咐他要对彭时恭敬有加,他心中虽气这么个年轻人爬到他们老爷头上,可还是忍下了火气,说完,朝着彭时又行了礼后,才转身飞快地离开。
彭时看着那人的背影冷笑一声,将木盒交给弥弥,“这是修理道观的钱,你去找些村民,让他们闲暇的时候过来干活,工钱你看着给他们。对了,道观你想建成什么样子?和之前一样还是更好些?”
“如果能和之前一样,那就再好不过了。”除了吃,弥弥对穿和住一点都不讲究,她从不认为住在高宅深院就是幸福,住茅草屋就是悲哀。清凉观本来就是穷乡僻壤的无名小观,如果太过华丽,反而和清凉山不搭。
此后,彭时大多数时间在他们住的小院中看书,而弥弥则在观里看着村民修理。李野也来了,他得知观中的事时,担心不已,如今看到弥弥平安归来,才放下心。李野是山下几个村子里最拔尖的青年,他主动帮着弥弥张罗,二十多天后,六间崭新的茅草屋建好,前殿被砸烂的墙全部修不好,只剩下三清道祖的泥塑还没好,弥弥打算去县城雇专门的人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