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生谎(67)

作者: 竹糖 阅读记录

皇帝这才梦醒,却为时已晚,内乱外乱都已不是他一人能控制的。

军队入宫城,宫内皇亲无一人幸免,刘少傅带着援兵赶到时,皇帝的血已经染红了龙椅。

刘少傅将敌军困于城中,前些日子城内忙着庆贺,每晚都要燃放烟花爆竹,家家户户均有剩下些烟火爆竹,刘少傅命人点燃,爆炸声四起,浑身燃火的漆黑人影,惊叫声不绝于耳。

京城的火燃了三日三夜,最后的一场夜雨,将这场战火熄灭,那曾经繁盛的城如今是鬼哭狼嚎的废墟。

刘少傅立于残存的宫墙之上,被拥立为新皇。

李将军一家重新回到了京城,李瑶手中抱着李序的书籍,看着已被战火烧毁的旧宅,他们家除了房子和李序,什么也没有失去。

新皇帝推行了新政,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不过二十年,又如往日繁华。

李行云午夜梦回,手中那两枚青玉戒指被握得发烫。

宫宴后的次日,他收到一封书信,信中大意是姜国军队在城外林中埋伏,伺机而动,希望他私下召集援兵,且不可打草惊蛇,待到姜国军队入城,即来个瓮中捉鳖。

他一见字迹便知是她。

去姜国和亲一事原以为也是她的安排,假装去皇帝面前争论不过是怕引起姜国使者的怀疑罢了。

本以为她此次定能像往日般平安归来,可桂花落尽,她再也没能回来。

犹记当年,鲜衣怒马,风流少年。

猎场上那浅青色劲装的姑娘箭术精湛,于快马上拉弓搭箭,射得野鹿,拔得头筹,那年听说她不过十岁。

她将发尾甩于脑后,笑意如烈日般耀眼,骑着马带上猎物绕场一圈,听到的尽是欢呼。

虽不是女儿家的温柔,却潇洒恣意。

刘行云心中便对她留了意。

后来,狩猎场上却再也没有见过她。

再次见到,是李将军打了胜仗,手中举着的头颅主人听说是当年害死李初的军师。

她骑着马慢悠悠地跟在后面,脸上虽是挂着笑,眼中却不含一丝笑意。

他正在茶楼上听曲,唱曲的姑娘们倚着窗栏,朝着她挥手嬉笑道:“那俊俏的小郎君叫的什么名儿呀?”

她二哥替她回道:“她呀,外号李青哥。”本是说得好好的,谁知马儿调皮了一下,颠了颠,最后的一个“哥”字念成了“阁”字。

姑娘们又笑:“青阁公子可要上来听奴家唱曲呀?”

她仰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眼,随即咧嘴笑道:“若是请那俊俏的公子唱一曲,我倒还愿意上楼去。”

楼下的将士们起着哄,楼上的姑娘们嬉笑着。

刘行云用扇子遮住脸:“胡闹!”

某夜,晚风绕着几缕似有若无的桂花香。

刘行云在角海县那寂静的海边,月色微凉,渔家几盏灯火,星星点点零落。

他看见一名渔家女子坐在屋檐下的竹椅旁,正借着微弱的火光读着书,心里不由觉得新奇,便走了过去。

那渔家女察觉到有人靠近,抬起头与他对视,她的眼如星辰明亮,微微睁大了眼,似乎是对这夜晚到访的客人感到惊讶。

她收起书笑问:“这位公子可是要来买珠的?”

他看了看那书,不过是那讲着才子佳人的戏本子,摇头道:“只是碰巧路过。”

渔家女站起身,摘下那屋檐上的旧灯笼,递给他道:“既不买珠,公子还是早些回去,入夜风大,可别着凉了。”

“多谢姑娘了。”刘行云接过那灯笼,转身要走,却想起借了人家的灯笼,却忘记问她名字了,回过身,见渔家女已经进了屋子。

那桂花香又浅浅淡淡地潜入了咸咸的海风之中。

第26章 执念

“李青阁自然不是那坐以待毙之人,虽然在途中逃脱,却算不到会被村民误杀・・・・・・”李序停下片刻,续道:“她的尸体被抛入海中,从此再无痕迹。”

王鸣鲸摇头叹气道:“可惜了,若是她能活着回到京城,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李序低头笑了笑,“未必。”

“为何?”

“你瞧她以为将全部都算进去了,却还是没算到村民们手里的镰刀。”

“只是时运不济罢了。”王鸣鲸又叹了气,起身告辞,带着刘镜之回客栈去了。

李序抱着猫儿们也回了屋。

次日清早,李序闻到烧焦味儿,出门一瞧,王鸣鲸蹲在她家门口烧纸钱,她微微笑道:“你得去陈叔他家门口烧,我这儿烧了李青阁也收不到。”

王鸣鲸深信不疑,于是挪到了陈叔家门口。

陈叔抄着扫帚冲出来,大喝:“臭小子,你这是咒我呢?!”

于是拿着扫帚追了王鸣鲸半个渔村,终于在海边逮着,揍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