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府鉴情通判(49)

作者: 微孑 阅读记录

“朕成天上朝都能看见你俩口舌争辩。”李元济无奈一笑,“行吧,那就发兵西北,大半年没动手了,那几个国家指不定还以为咱大唐没落了呢。”

“谢陛下。”天海郡守松了一口气,还不忘给顾长石一个善意的眼神。

“你也别急着谢,怎么说也有你郡守统下不力的责任,事了就告老还乡吧。”李元济说道。

“是,臣回去就卸任。”天海郡守答应得也是爽快,发生这样的事能安然无恙就是天大的幸运了,这些年钱也捞够了,能全身而退还是很令他满意的。

“至于谁率军前去,唔,就顾尚书吧。”李元济一拍脑袋做了决定。

“陛下,顾长石是一文官。”卞之白开口说。

“呵呵,朕看他是个全才!就他了,武威侯乐得清闲,朕也·给他清闲。”李元济平淡地说。

见李元济主动提及杨道宗,而且语气里没有任何不满或者喜悦,卞之白有点摸不到这个自己一路辅佐过来的天宝皇帝了,但还是硬着头皮说,“边塞军大都驻扎在其他三个国家国界处,现在急用兵的话,难不成要动用皇城军队?”

“朕可没说要调护城军。”李元济悠哉道,“其实调用护城军也无不可,这样吧,让田春秋给你一队千人精兵,剩下的就领着去往天海郡途上的预备军过去吧。”

预备军类似于勤王军,也就是国都有难时各个地方郡府组织的民兵,从长安城到天海郡一路上的预备军总数也着实不少,应有十万人数了。

“他第一次领兵,要不要派一名副将……”卞之白还是处于为了大局考虑开口。

“行了,退朝。”天宝皇帝膀大腰圆站起来,扭头之际又看似无意说了句,“大公主年龄不小了,是该考虑婚配了。”

卞之白低着头不做声。

“公子,有这么急吗?”阿秋收拾着随行的衣物和一些必用物品,屋里屋外来回跑,“也不用跟徐太师告个别?”

顾长石换好轻松舒适的劲装,摇了摇头,“天赐良机,我得牢牢抓住了,一刻也不能耽搁。”

“信送到了吗?”顾长石托阿成把姨母给的信件送往田春秋统领府上,上完朝他就急急忙忙回府准备,这才想起来这事儿。

“嗯。”阿秋四处望望,小声说,“阿成带田春秋的原话,他会尽力配合,但护城军对李家的忠诚是难以撼动的,希望公子一击致命。”

顾长石点点头,欢快的笑着,“有了预备军,到时候计划就好走多了。”

武威侯府

“将军,他手下那个憨憨的小子去了田府,说是代自家公子挑一千好兵。”背靠着柱子的黑影幽幽说道。

“田春秋?”杨道宗叉着腿坐在地毯上,手里拎着大酒壶,轻笑道,“陛下估计都没算到他的大统领有问题。”

“盯紧那个阿成,他功夫不弱。”

“是。”

“西凉剑意门,真希望你不是啊。”杨道宗咕咕咽了一大口酒。

从长安城到天海郡,虽不算远,但也隔了四五个郡城两百多里地,驿站信使快马奔腾有可能一天就到了,但顾长石要领着一千个步兵一个地方一歇的收容部队,极限速度也要三天才能正式抵达。

不只是为了处于娱乐搞笑还是其他,李元济临行前给他封了个“征海大将军”的称号,尽管听着别扭,但好歹是个将军衔,顾长石还是命部下做了八面大旗让人扛着,迎风飘扬,“征海大将军”五字熠熠生光,是的,他让工匠涂了金粉。

至少这样征兵方便,顾长石不无得意,名号和财产都有了,一路上倒是畅行无阻,十万余懒散的民兵拖着长长的队伍来到了天海郡城二十里地外。

顾长石下令驻扎休息,迎来一片赞誉,这是大家第一次可以停下来休息,进队伍早的已经高强度行军一天一夜了。

“报将军,天海郡城十里外围了大概有三万叛军。”派去打探消息去十归一还浑身带伤的探子喊道。

“才三万,那他们听到我军到来的消息还没跑?”顾长石一身便装,未披盔甲,说起话来有点没有威势。

“禀将军,他们跑了,跑到了天海郡另一边。”探子流着血说着话。

“什么意思?”顾长石没转过来弯儿。

“就是叛军包围了另一半城,跟咱们对着那一面。”虽然此次出战没有副将,但有一个文官谋士,和斥候长,还有一个类似于突击队队长,也就是护城军一千人的首领官。这时说话的是那个谋士。

“哦~”顾长石点点头,又惊讶道,“绕道城后面了还算是围城吗?那住民不是直接可以从大门跑出来了。”

“咳”谋士咳嗽一声,“是这样的顾将军,天海郡城设计的比较特殊,它有两个正门,分别在城前城后,这样面海和面向内陆贸易往来比较方便,而且这些城民身家都在城里,商人重利,他们很难舍弃一切弃城而逃,再者他们一逃叛军入城,守城易攻城难,我们就更被动了。”

上一篇: 朵咪谜一样的流浪记 下一篇: 玉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