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鉴情通判(53)
然后,和边塞军一同在七日之后北征鲁国!
至于边塞军的统领,李元济还是用起了杨道宗!
此圣旨一出,尽管夜色晚到长安城都灯火渐熄,也是一片哗然。
毕竟,二十多万人守在城门外也是能让很多人辗转难眠的,所以大部分人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唐皇,整一百万大军,西征鲁国。
这不仅是一个让人颤栗的数字,这也是举国振奋的历史**件,大唐,终于在一统天下的路上,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
鲁国有号称全大陆战神的贾廷真守着,鲁国一灭,天下必将重归中唐,形成五百年来的大一统!
*
徐老太师直直坐在榻上,盯了许久燃烧着的灯火,他轻声呢喃,“希望老夫没有看错他。”
床上已经睡过去一轮的谢碧云拉了拉徐明启袖子,“快去吹了灯,大半夜又发什么神经,赶快睡觉!”
*
武威侯府
卞之白轻啜一口清茶,眼里古井无波,他轻声道,“你是知道的,我们这些读书人,都讲究证据,摆在明面上的事实并没有告诉我,他就是梁朝遗孤。”
穿白衣的仍旧大口喝酒,自嘲一声,“举国之力捏造的身份自然无一漏处。”
“说起来第一次见面你和他就惺惺相惜,我倒是像见了个刺客,浑身的不爽快。”
卞之白把青色衣领拉紧了些,“是啊,我原还想着文人相轻呢。”
“谁知却遇见个会打仗的读书人。”杨道宗接了句嘴,又闷了一大口酒。
“你这次……”卞之白还是忍不下心中的担忧,欲言又止。
杨道宗哈哈大笑,“怎么,文相还怕大唐这一百万铁骑踏不平这小小鲁国?”
“我怕的不是鲁国,我怕你没能走到鲁国。”卞之白轻叹了口气。
杨道宗收去了豪迈,沉默了会儿,“皇上还真是一招吃遍天下鲜啊。”
“就看到底谁才是司马昭了。”卞之白轻语。
“反正我不是。”杨道宗摊开手看着卞之白。
青色人影立了起来,“读书人,惯会怀疑。”
“连你也不信我吗?”
“就看你们哪个先回长安了·。”卞之白直视院外的茫茫星空,“真不知陛下这一赌的魄力何在?区区二十万护城军?”
“对了,忘记和你说,陛下分出去的十万护城军是田春秋带着走的。”青色人影渐渐走出了武威侯府的大门。
杨道宗嘴角露笑,田春秋被调走,看来陛下对顾长石还是有怀疑的,而告诉自己这一消息的卞之白,心里兴许还是偏向自己的吧?
杨道宗不由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向来同卞之白势如水火,到头来自己竟然还在乎他的想法?还真是冤家难分啊。
*
建业寺
“母亲,你说顾长石这一走会不会再也不回来了?”李墨染和千芜同塌而眠,亮着眼睛黑暗里还在问。
“为什么这样想?”
“五十万啊。”李墨染从薄被里伸出手指,“这么庞大的军队都够再立一个国家了,顾长石那傻子第一次统领大军,利欲熏心是很有可能的。”
“再立一个国家?”千芜安静了会儿,轻声道,“快睡吧,你父皇比你考虑周全的多,瞎操着没用处的心。”
“唉,顾长石也变成了像道宗哥那样混迹于尸山血海的人了。”
“不过,可能,应该本公主还会喜欢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可能就结局了,唉~
第39章 终章
征调军队直到五十万人次对顾长石来说毫无压力,金钱能驱动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意念和勇敢,它甚至可以引领人走向死亡。
照着圣旨里指示的日期,两个没有正副级之分的将军率领着两波互相仇视着的军队奔往唐鲁交界。
边塞军对这种杂牌货看不顺眼很久了,常常见了自觉高人一等,汇聚起来的勤王军也是一个个摩擦拳脚,极度兴奋,特想干一仗泄泄火。
李元济没有照例送行,更没有在出征前为大军打气助威,他甚至表现的比普通老百姓都还要平静,静坐在自己的宫殿里,召集了天下几乎所有数得上名号的臣子,包括一众皇亲国戚,甚至于建业寺的千芜也在其列。
恢弘的大殿凝聚着一股慌乱,疑虑,焦灼的气氛,唐皇没有出声,任何人也不敢发出声音,宫女摇扇的声音清晰可闻。
“现在就回返勾引吗?”田春秋是个武夫,将近暮年,语气生硬。
“嗯。”顾长石轻轻应了一声,“已经快到边界了吧。”
“不出两个时辰就到了。”田春秋感慨道,“不知那帮驻扎在唐鲁边界战战兢兢的鲁国军队知道这仗根本打不起来是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