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科举(107)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他试探着问了一下,韩景春却告诉他道:“唉!皓文呐,为师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可没有少吃这个亏,你可知道京城会试的时候,人人都会猜测主考官到底是谁,那几个可能的人选所有的诗集、程文都会被一抢而空。我呀,以前仗着平常岁试、科试,学道取了我几次案首,说我的文章有才气,总是觉得只要文章好,哪个考官来判又有什么区别?”

他叹了口

气,继续道:“这么多次乡试落选,我也没有扭过这个劲儿来,如今方才开了窍——环肥燕瘦,各有所爱,就算不去特意迎合考官,模仿他的文笔和句子,至少也要知道他的喜好,若是能让他一眼看上去就觉得舒畅,岂不是事半功倍么?”

韩景春原先就是府学的廪生,周知府有时候出题目考察生员,就特别喜欢挑那些和性情啊,善恶啊有关的题让他们写文章,这回两道题都押中,虽然有运气的成分在,但韩景春下了足够的功夫让他们做准备才是主要的原因。

尽管文章都记在脑中,一字不差,张皓文还是先打了草稿,认真检查没有错字、别字之后才开始往试卷上面誊抄。不过,等他抄完之后再一抬头,大部分人都还在奋笔疾书或埋头苦思呢。张皓文已经在这个考棚里呆够了,肚子也有些饿,于是便站起身来,准备去交卷。

他往两边看了看,王金汇一向比较谨慎,抄的慢些,这会儿才抄完第一篇文章,张皓方根本没打草稿,第二篇文章都快写完了,张皓言也仍在一丝不苟的抄写。他估计,这回张皓言说不定能和他们一起,放头牌的时候就出去。

看见这么个小娃儿早早站了起来,马上就有一名差役走到桌前,问他道:“你有何事?”

张皓文将两篇写的工整漂亮的文章往他眼前一递,那差役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不过,他又打量了打量张皓文,忽然觉得他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前几年替巡抚大人和知府摆平了那些闹事的黎人,又把唐家小姐救回来的那个小相公吗?想不到两年不见,他长得更挺拔俊俏了,那件事情之后,张皓文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府衙,这会儿不少人认出了他,都在一旁窃窃私语。

眼前的差役脸色也马上变了,变得满面笑容:“你跟我来,老爷在大堂呢。”

第53章 府试的插曲2

张皓文跟着差役往高大宏伟的考场大堂走去, 这里就是考官临时判卷子和面试考生的地方。看见第一个交卷的是张皓文,周知府先是眼前一亮, 随后命人拿上他的卷子读了几句, 又“呵呵”笑了起来,指着他对身旁一众人道:“都说‘龙头属老成’,不过我倒是觉得,后生更可畏啊!小友,你几岁了?”

张皓文躬身答道:“回知府老爷, 学生今年八岁。”

周知府略一回忆,上次没问过张皓文的年纪, 看他长得高大,以为他已经七八岁了,原来他如今才八岁呀,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了!

他点了点头,对旁边的人道:“他年纪小, 赐他坐下吧, 这两篇文章, 本官要好好读读。”

说罢, 他提起朱笔,一句句圈点起来, 还不时在一旁批注几句。张皓文见周颐读的这么认真,心里也有几分感激,他毕竟是进士出身,对八股文的精通程度远远高于自己的业师韩景春, 能得他提点两句,也是这次府试很大的收获。

周知府这两篇文章慢慢批着,外面又有几个交卷子的人走了上来,其中就有张皓方。他沾沾自喜拿着写好的试卷,心想,这回童生是肯定能中的了!五叔十五岁得中童生,当时县里县外都传遍了,自己才十二,除了张皓文这个从小就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家伙之外,自己也应该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神童了吧!

他正得意的想着,却听周知府把笔一放,笑着道:“你到前面来,我出个题目,你做首诗,若是做得好,我就让你进学。”

作诗?张皓文稍愣了一愣,一般只有考官举棋不定的时候,才会当场让考生做个对子,或是吟两句诗,他的文章应该没有不过的道理,知府为何还要让他作诗呢?

张皓文不知道,周知府此时已经打定主意把他的名字排在前面,但周颐到底比彭尚德老练许多,怕一个八岁的孩子名列前茅,有人质疑他这个知府的公正性,更何况,现在镇子上那些布店纠葛不断,若是有人有心去查,很容易就会查出张皓文和恒昌布行之间的关系。他快三年考满了,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岔子,他得让外面的考生都心服口服才行。

张皓文见周颐抬眼望着外面,隐约也猜到了他的心思,赶紧道:“是,学生自当尽力一试。”

上一篇: 女配家里有金矿 下一篇: 女神的快穿之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