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科举(146)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见过知府老爷。”几年不见,王氏变得非常清瘦,整个人好像一片单薄的树叶。她拉着张皓亮的手走上前去,福了一福,道:“老爷,我姓王,名盼兰,是郭守鑫的第八房小妾……”

王盼兰将自己的来历讲了一遍,又颤抖着拉起张皓亮的手,给两旁的官兵看张皓亮手上绑过的痕迹,她流着泪跪下来道:“大老爷,郭守鑫见您那里迟迟没有发落陈择梁,便让我出面作证,污蔑张家早就和倭人勾结,否则就要杀了皓亮,他区区一个卖布的商人,竟然想害我们母子的性命,老爷,他背后一定有人指使,您千万要好好审审他呀!”

“你这个贱人!我供你吃供你喝,让你穿金戴银,你竟敢在老爷面前胡说八道!”郭守鑫见王氏出面,气的蹭一下站起身来,指着王氏骂道。

“抓到人没有?”门口邢恕和王偊的手下一进门,王偊便上前低声问道。

郭守鑫见那守卫两手空空走进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回头又对徐知府道:“大老爷,我方才说的话,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老爷,您看这是什么?”他话音未落,却见邢恕走上前去,递过一块金灿灿的腰牌,这牌子形状如钟,上窄下宽,最上部刻着浪纹,系着一串宝珠,上书“广东市舶司”五个大字。

众人皆神情严肃的盯着那块牌子,徐鉴厉声问道:“郭守鑫,你瞧瞧这是什么!”

“这……”郭守鑫一时语塞,只得道:“小人、小人不知……”

“这就是你家里招待的‘大人’吧?”徐鉴冷笑道:“本府还不知道,你区区一个琼州的布商,竟然也有接待广州市舶司官员的资格了?你给我老实交代,我还能留下你一家人的性命!”

……

数日之后,府衙中徐鉴正在奋笔疾书,外面有人报道:“邢秀才他们几个来了。”

“快请!”徐鉴这回满脸欣喜的站了起来。

门外来的正是张皓文、邢恕、丘洵三人。事情结束,陈择梁早已经被放回了家,郭守鑫却被关

了进去。案情审的差不多了,考虑到郭守鑫在琼山的影响力,徐鉴并没有打算将他处死,而是定了个“把持行市”的罪名,杖八十,发边卫充军。其余人一概不问。那些躲在家里惴惴不安的其他布商们,听到这个消息终于又敢出门走动了。

“这件事,你们几个功劳不小!”徐鉴一边说一边将手中信笺封好,递给了站在一旁的手下,“这回,市舶司和与他们勾结的倭寇,应该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市舶司那里……?”邢恕试探着问道:“大人可否要上禀艾巡抚?治他们的罪?”

徐鉴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这件事情既已平息,我不想再生事端,动摇皇上重新允许倭国前来朝贡的决心。这也是杨阁老的意思。”

丘洵也道:“况且,市舶司的太监是皇上指派的,独立于三司之外,就算是艾巡抚也拿他无可奈何吧?”

“确实如此,所以,方才本官把那块牌子封在了信中,转交给了艾巡抚,毕竟他人在广州,至于他打算怎么处理,本官这里就不必再担心了。”自从头一次见到这位知府大人,他一张脸就绷的紧紧的,这回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笑着对几人道:“你们可想要什么赏赐吗?只要是在本府的能力范围内,都会答应你们的。”

“大人,赏赐不敢谈,不过倒是有几件事情想跟大人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道。

“哦?尽管说来。”徐鉴估计张皓文想跟他说家里布店的事,毕竟这回得罪了刘太监,市舶司那边很有可能就不会和恒昌继续合作了,当然,如果刘太监识趣的话,他应该早早提出回南京养老,他也六十多了,虽然艾广管不着他,但这么个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又断了和倭人私下交易的可能,再在广州待下去,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到时候新的镇守太监派来,他们这些地方官员倒是可以想想办法,让市舶司继续从恒昌布行这里买布,再说,郭守鑫一旦充军,恒昌也是会从中得利的。

徐鑫正盘算着,下面有人来报:“知府大人,恒昌的掌柜陈择梁求见。”

徐知府连忙请他进来,只见陈择梁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抬着一台纺纱机。陈择梁跪下行礼,道:“老爷,您或许听人说过,我们恒昌织的布和别的布行都不一样,这台纺纱机,就是我们恒昌织布又快又好的秘密所在,此次大老爷做主,为小人和恒昌洗清了冤屈,小人愿意把这织布机的制作方法交给官府,令琼州岛上所有的以织布为生的人都可以因此获利。”

“什么?!”徐知府大吃一惊,走下阶来,问道:“陈掌柜,你此言当真?这可是你们陈家发家致富的根本呀,你把它拿出来,你们……你们不就……”

上一篇: 女配家里有金矿 下一篇: 女神的快穿之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