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科举(173)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后来,张皓文听说张皓亮思念爹娘,也跟张传荣要求,让张家把他送到了广州,王氏面对失而复得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她曾经告诉张皓文,若是王家的人问起她,就告诉他们,王盼兰已经死了。

当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王氏的母亲徐氏呆愣愣的站了一会儿,就转身进屋去了。而王氏的父亲则放声大哭,没过多长时间,也得病离开了人世。

这些事情,张皓文不知道王盼兰是否听说过,但看着眼前面色红润,眼中带着欢喜的张皓亮,他深深觉得,至少他这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让张皓亮和王氏都重新有个机会在继续母子的缘分。

张皓亮带着几分崇敬看了看张皓文又看了看院子里的其他人,小声问道:“哥,听说你中了举人了,是真的吗?”

张皓文点点头:“没错,不过我可不是最厉害的,这位姓丘的哥哥,他是举人第一名,叫做解元,皓亮,你将来也要好好读书,像他一样名列榜首,给你自己争一口气。”

第87章 新旧更迭2

张皓亮低头笑了笑, 说道:“皓文哥,家里有你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哥哥就已经够了, 我只想守着爹娘, 过我自己的生活。爹虽然常常不在家,但他有时候回来看望娘,我知道,他心里还是有娘的。”

说罢,他又对门外两个小厮挥挥手, 那两人抱着两个黑乎乎的轮子走了进来。

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张皓亮说道:“哥, 我听你说过橡胶可以做轮子,我和爹一直在不断尝试把橡胶裹在木头车轮上,然后又发现这样弹来弹去难以控制又容易坏,于是又在车轮上做了一些凹槽,过两天你试试, 看能不能用。”

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 张皓文早已把什么发展橡胶用品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想不到, 张传贵和张皓亮却一直记得。看着这近似于现代自行车轮的橡胶轮子,张皓文再看向张皓亮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好, 皓亮,我这就让张吉去找人试着做出你所说的那种马车,改天咱们一起乘马车到郊外去玩。”

张皓亮认真的点了点头,又接着道:“爹说, 要是这轮子里头不是木头,而是空的,走起路来就更平稳了,只不过怎么做中间是空的轮子,我和爹还没想出办法。”

“没关系,你们做的已经很好了。”张皓文真心称赞道:“把广州这里的生意交给你们父子,爹和姐夫还有我都很放心。”

张皓亮更加不好意思了,低着头一直不敢再说什么,后来小厮们才拿来几个包裹,是王氏给张皓文他们几个做的衣服。张皓文谢过张皓亮,命人把东西都放了起来。

八月的最后一天,新举人们身穿簇新的青衫,整整齐齐列队来到府学明伦堂前,按照取中的名次一个个走进去,谒见主考、副主考,提学官还有地方官员,将自己准备的礼物一份份呈上去,然后方才在吏员们的带领下坐到席上,等待宴会开始。

轮到张皓文的时候,他抬眼看去,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还有一位乡试时匆匆瞥过一眼的相貌堂堂的中年官员,正是此次乡试的主考官陈循。

张皓文拜了三拜,将礼物奉上,却见艾广和陈循似乎看着他低声耳语了几句,又微笑着对他点了点头,张皓文再回一礼,方才走到旁边的桌案旁坐了下来。

想起数百人赴考的盛况,再看看如今明伦堂上坐着的这五十名士子,张皓文感觉自己无疑是幸运的,只是这幸运中凝聚了许多人的汗水,还有父母亲人们对他的期盼。趴在张传荣背上入山采药的事情仿佛就像昨天一样,而今日,他就已经身穿青袍,登上了多少人一辈子也没有办法企及的高峰。四处望去,其他新举人似乎也有同感,望向主考的目光都流露出了一分深深的感激。

陈循把手一挥,等待在旁的乐师们手按管弦,悠扬的乐曲声响了起来。士子们闭上眼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欣赏着一曲久有盛名的《鹿鸣》之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好文章!”坤宁宫内,孙氏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坐在一旁的皇上朱瞻基,朱瞻基此时正值壮年,虽然有些微微发胖,但他也曾经亲自带兵驰骋疆场,又精于书法绘画,自然气质超群,卓尔不凡。

孙皇后百感交集的盯着眼前的皇帝,心中却颇有些不是滋味——皇上好不容易来坤宁宫一趟,孙皇后本来满心欢喜,可很快她就发现,朱瞻基到这里来不是为了和她重叙旧情,而是来处理公务的。他前脚踏进宫门,后脚就来了一个捧着一大堆奏章的太监。

上一篇: 女配家里有金矿 下一篇: 女神的快穿之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