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72)
“什么?!”彭知县气的两眼圆睁:“你们几个到底是做什么的?!怎会好好的让他跑了?!”
“老爷开恩呐……咱们这次又不是出来拿人的,没带枷锁,想把那小子带回去打板子,但谁知道他一出了天赐村就接二连三要求方便,他那个……那个臭气……小的们实在是受不了,只能躲远点儿,谁知道在树林里头他一会儿就没了人影了,小的几个沿路追赶,没有找到,只能回来禀报大老爷,求老爷恕罪!”
“你们几个没用的东西,连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看不住!唉!”彭知县气呼呼的把桌子一拍:“罢了罢了,他也不是什么要犯,你们回去让师爷找人四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吧!”
“是、是……”两个衙役诺诺连声退了出去。
彭知县一走,村子里暂时又平静下来。王家彻底不敢在村里抛头露面了,据说,王家族里的老人开了祠堂,王栓儿虽然躲过了县老爷的板子,却在祠堂里被结结实实打了一顿,现在还躺在床上直哼哼呢。
张家的布匹铺子,悄然无声的在琼山县上开起来了。考虑到张家几个孩子现在都在读书,铺子表面上的所有者是陈择梁,凭借过去一年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和卖货渠道,铺子一开张就收到了不少订单,一批批白布源源不断的从天赐村运了出去。
张家新建好的宅子很快就有些不够用了,不时有人来送织好的布,大房需要一个堆放布匹的地方,粮食也越收越多,家里的仓库早已不够几家人用。张老爷子考虑一番之后决定,在老屋宅子的附近,由各房自己出钱盖新房子住。
这就意味着张皓夏和张皓文都将拥有自己的房间了!虽然张皓夏过几年就要出嫁,但是现在她也经常读书写字、绣花纺纱,很需要一个属于她的空间。
张皓文更不必说,之前他一直在大房的主屋里的小床上睡,现在他越长越快,那小木床渐渐显得太小,和父母睡在一个屋子里也让他觉得有些别扭。大房如此,其他几房也是一样,孩子们越来越大,一房一屋根本住不下一大家子人。
这一次,张家算是真正的分家了。
到了夏天,田野里阵阵蛙叫蝉鸣,大房的新院子首先盖了起来。二房、三房也盖好了大半。只有老四张传贵因为没了媳妇儿,孤身一人带着张皓亮,暂时没有另盖新屋的必要,就和张老头两口,还有张传云、张传翠两个仍住在原先的张家主宅里。
这回新房盖好,张
传荣免不了要请镇子上张皓文的舅舅李思来家里看看,张皓文的表哥李青安此时已经中了秀才,就在文昌的县学读书,听说姑姑家盖了新宅,也同父亲李思一起来送贺礼。
李青安年已十九,入学时行了冠礼,此时穿着簇新的直裰,带着方巾,真是翩翩然一个俊秀少年,引得乡下人都在他家附近探头探脑的看。
李思和李青安两人来到张皓文家中一瞧,只见主屋宽阔高大,东西两厢房也清净雅致,和一般村子里那些土房截然不同,殊不知,这正是张皓文出主意盖的,想到自己将来早晚也得向李青安一样有了功名,院子不盖大点怎么成呢?李思父子两人正称赞着,张传荣又带他们到后面瞧了放布匹的仓库,这一下子李思可吃惊不小,才多长时间不见,张家竟然就做起了这么大的生意!
李思对张传荣道:“既然妹夫你如今发达了,也未必要守在这小村子里头,将来宝儿说不定要去县里、府里头读书,你们在琼山有了布店,何不就在那里寻个地方,买下一处院子,将来阿慧照顾宝儿饮食起居,也更方便。”
这话倒是提醒了张皓文,不管什么朝代,买地、买房子总是没有错的。不过,他现在暂时还没有买房子的必要,毕竟就算他能入县学、府学,那也是两年后的事情了,生意需要用钱,不用把银子压在一处空置的房子上。
但长远考虑,早晚他们是要搬离天赐村的,他可以从现在起就让自己的准姐夫陈择梁代他好好留意,至少,陈择梁和张皓春很快就要成亲了,他们的家应该会安在琼山吧!将来如果能和自己的大姐比邻而居,相互之间有个照应,那是再好也不过了!
正屋里,供奉着张传荣的亲娘符氏的牌位,李思和李青安拜过之后,李青安忽然轻声问自己的姑姑道:“原来皓文的亲奶姓符?莫非她……不是汉人?”
“啊……?!”李氏愣了一下,好久了,家里一直不怎么讨论有关张传荣的亲娘的话题。李青安这一问让李氏心里有点感慨,在她还小的时候,她就倒是听到过村里的种种传闻,据说,符氏确实不是天赐村的人,是张成才出去捕鱼的时候从河边救起来的,结果符氏对这个汉子产生了好感,便以身相许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