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94)
只见几个差役从二堂方向拉出来一个身穿长衫,面色惊慌的年轻人,张皓文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相识,王祯!这家伙气呼呼的扯着手上的铁链:“快放了我!”
“少废话!”那差役不耐烦的把他往前一搡:“我们老爷早查清楚了,你是从文昌逃脱的重犯,彭知县那里还记着你八十大板呢!你还想问我们老爷讨要赏钱,真是做梦!”
“什么?那是误会……误会呀!”王祯辩解的声音渐渐弱了,被差役们连拉带扯的拽了出去。
“唐老爷、张小相公,原来你们已经到了呀!”前面急匆匆走来周知府手下一名幕僚,他站在唐臣和张皓文面前略一拱手:“老爷与艾大人正在二堂等你们呢,快去吧。”
唐臣点点头,随他往前走去,两人说起王祯的事,那幕僚摇头道:“唉!这就是前一阵子来告密的那个书生,他日日来府衙请赏,老爷正头疼呢,谁知就是前两日吧,不知是谁在府衙门口投了封书信,说他曾在文昌挑唆乡民赌博,被那里的县老爷革了功名,要投进大狱的!昨日黎人派来一名信使,头一个条件指名就要把这王祯交给他们处置!老爷派人四处寻他,却发现他又去赌坊了!真是死不悔改!”
“现在呢?老爷决定把他交给黎人?”唐臣问道。
“没错!他这种屡教不改的人呀!活该如此!”那人摇了摇头。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二堂,里面坐着一名
健壮英俊的黎族汉子,正是前些日子和他们在村落中朝夕相处过的帕石。
“张皓文!”帕石看见张皓文,咧开嘴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你还好吗?”
周知府也站起身迎上前来:“这位……帕石正提出要见一见你,想不到你就来了!也好,我们该谈的已经谈妥,你二人还都没有来过琼山的府城县吧,我这就叫人带你们去四处看看如何?”
“多谢知府老爷。”帕石在周知府面前还有些拘谨,按理说他对在琼山游玩并无太大的兴趣,但他想到了与他同来的拍依,或许拍依喜欢呢?况且这是周知府的一番好意,想到这里,他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张皓文想的却是另一番事情——这些日子因为商谈暂时没有结果,他也一直没有机会去自家在府城县的布店瞧瞧。这回他不但可以前往,而且还能带着帕石一起去,或许还有和帕石一同前来的黎人,这样,他就可以好好跟他们商量一下橡胶树的事还有在金鸡岭开办生产布匹的工厂的事情了!
离开府衙之后,唐臣也再次向张皓文提出了邀请,唐娟已经被毫发无伤的放了回来,这次他再也没有拒绝唐老太太的理由了,此时正是八月上旬,唐老太太一再叮嘱唐臣,八月十五的唐家家宴,让他务必把张皓文也带来。
八月十五,张皓文当然想和家人一起度过。但府城县离天赐村不近,就算他现在紧赶慢赶也赶不回去了,唐臣的好意他也不能一再拒绝,只能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时,张皓文带着打扮成普通百姓模样的帕石、拍依,还有另外两个黎人一起离开驿馆,略一打听,就找到了鼎鼎大名的琼府街上。虽然天气炎热,但街上仍然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操着各地口音的客商络绎不绝。
最高兴的要属拍依,先前在金鸡岭住的时候,她极少离开山林,后来他们一路北上,却又总是东躲西藏,她一直所向往的汉人的集市、酒楼反而离她更遥远了。这会儿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从前见所未见、琳琅满目的货物,还有整齐高大的店铺、屋舍,拍依惊奇的睁大了眼睛四处瞧着,生怕漏掉了什么——香气四溢的点心,色彩斑斓的布匹,甚至连街头那些精巧的小孩玩意儿,落在这个黎族姑娘眼里都特别新鲜。
张皓文放慢脚步,往海港方向走了一阵,还没等他再次找人询问,就听见街旁一个铺子门口有人高声喊道:“宝儿?!宝儿呀!真的是你吗?”
张皓文抬头望去,他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是一幢不亚于他记忆中的荣禄楼那般气派的三层高的店铺,门楼和砖瓦看上去都有种百年老店的古朴,但那门前挂的那一块“昌恒布行”的牌匾却是崭新崭新的。
陈择梁已经拨开人群,挤到了张皓文的面前,半年没见,这个少年好像又变了,比从前个子更高,也显得更为稳重成熟。或许是以外的见到了张皓文,又或许是因为婚期在即,他看上去意气风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张皓文还在打量着自家的铺子,他却已经快步走到几人跟前,和张皓文互相问候之后,又与张皓文的几个同伴寒暄起来。街上人多,张皓文并没有详细介绍帕石他们的身份,只说是自己在琼山新结识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