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195)
当用,表明了沐韶光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了。
晋王也曾听说过这位的事情,说是周全,不如说是圆滑,八面玲珑,明哲保身。晋王以为以沐韶光的性格,是看不上这人的。现在看起来,并非如此。沐韶光认为此人得用,晋王也就没多问了。
“留用。”
赵平之谢过,退回队伍中。
晋王终于念到了最后一人,“弘文馆,韩素。”
韩素站出,行礼。
“弘文馆,主文书、典籍、律法的整理,收集,编纂。主事韩素大人,师承名家,学术有大成,当用。”
韩素确是佳名极盛的当世大儒,晋王也曾听说过。
弘文馆也是最无关痛痒的一府。
晋王似乎没多少耐心了,道:“就如你所言,留用。”
沐韶光也看出了,对在场的诸位大人道:“诸位任要职,还当鞠躬尽瘁,为国效力。”
众人纷纷行礼,“谨记丞相大人教诲。”
...
诸位大人陆陆续续离开晋王府,而朱浅却被晋王留下,与方亦方睿一起喝酒去了,说是要好好叙叙旧。
沐韶光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向晋王请辞后就踱步离开。
行到门口时,遇到了两个人。
兰陵台的赵平之与弘文馆的韩素正在这里等着。
赵平之见到眼前这个曾经的下属,如今的上司,也是自己这年过不惑的老人的伯乐,只觉得心情复杂。
赵平之原是夏臣,后来降卫,现在又向晋王投诚。世人难免会觉得这人是真正的墙头草,这都倒了许多次了。
卫王执权时,提拔周瑾钰。赵平之认为自己该找机会退了。可周瑾钰又突然出事,赵平之又担着兰陵台的担子。如今晋王攻入卫都,赵平之原以为晋王就算不杀自己,也不会用自己,却没想到......还有一个周瑾钰,要保自己,要用自己。不,该说是......沐韶光。
沐韶光对他依旧如以前那般客客气气,行礼道:“赵大人。”
赵平之觉得仿若还在昨日。
沐韶光再和气,赵平之也是不敢放肆的,自从沈非一党被处死,众人对于沐韶光都很是忌惮。
赵平之也在想,周瑾钰为何会走到这一步的?这人,还是周瑾钰吗?
沐韶光看了出来,没有多提自己的事,道:“赵大人是刚直忠义之人,我一直都知道。以前赵大人是不得其时,但日后,还望赵大人尽忠职守。赵大人日后行事不必入从前那般思量太多,周全太多。兰陵台是为国刮骨疗毒的要府,不能懈怠。本相,希望兰陵台是真正的兰陵台。”
赵平之心中感慨万分,恭恭敬敬道:“谨记丞相大人之言。”
赵平之当年也是有理想抱负的,却是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但以后有丞相大人的支持,兰陵台,能硬气起来了。却没想到,到了这么个光景,这么个年纪,竟然还有机会践行少年时的理想。也是造化弄人。
弘文馆的韩素大人看着这曾经的师徒与上下属如今这样交流,直觉心累。
韩素直言快语,“你们就别这般了,老夫看得眼疼。”
沐韶光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是老师直言快语。”
韩素道:“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曾是我的学生,这一点我相信周瑾钰不会忘。如今,徒弟你有大出息了,我等都要仰你鼻息了。”他话题一转,道:“其实对于我来说,忠于卫王与否并不重要,我早看不惯他了。我要写四方志,收集书库,可卫王觉得开销太大,全都否了。如今你做到了这个位子......可否......”
赵平之见势不对,推了推韩素。
韩素避开他的手,继续道:“可否......”资助一二?
沐韶光笑道:“著书编书,本也是于国有利。此事倒也不是难事,我今日回去便着手此事。”
韩素有模有样地拱手,“如此,多谢丞相大人。”他得意地瞪了赵平之一眼,赵平之无奈,苦笑着摇了摇头。
韩素又问沐韶光,“对了,还有一事......文少吟不见了。他几个月前就告了假要回乡丁忧,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小子是当真皮实了......你若有机会,帮我去找一找他。”
可那人都已经回到了陈国打理“家业”去了,留下这个假身份叫人牵挂,也当真是让人为难。
沐韶光最后回道:“我这就派人去找。”
说话间,天色已晚。
两位大人都告辞了。
沐韶光最后最赵平之道:“赵大人,我日后可还能去兰陵台走走?”
赵平之想回:丞相大人想何时来视察都是应该的......
却不知为何,随后却回道:“你想来,就来吧。”
这里曾也是周瑾钰的主场。而你......我相信,你还是我认识的周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