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子前夫又重逢了(150)
皇后轻叹口气,挥了挥手,“你且再想想罢。”
苏宓咬了唇,低敛了眉目告退,“是。臣女告退,皇后保重。”
……
东宫。
白皙分明的手指划过纸笺,清秀小楷字迹熟悉:
李公子,
多谢慷慨解囊。
慈安会。
门口传来扣门声,李承明把纸笺放进书案中。
“进。”
杜九思进来,行礼道,“此次洛阳水患,河南道那边已按商讨的方案进行应急,请殿下放心。”
李承明点头,抬眸又道,“后续疫情防治,也不可掉以轻心,你此去洛阳,跟河南道那边商量着来,万事以百姓为先。”
“我明白。”杜九思道,斟酌了一番又道,“苏表妹和孙神医,也准备启程去洛阳,洛阳那边确实很缺疾医,可水患未平,终归有些危险……”
手指一顿,眉头几不可见地一皱,他复又冷淡道,“她愿意去就随她。”
杜九思闭了嘴,怕惹他炸毛,赶紧告退。
……
本着自愿原则,苏宓在济世堂和慈安会中选了几人组成一支医队,一同前往洛阳。
郑氏不放心她,特意选了几个得力的苏氏家仆同去。前朝战乱,苏氏长居洛阳,对洛阳地形人情颇为熟悉,如此还方便照应。
低地势处的房子很多都被冲垮,木头悬浮在积水中,满目凋零。活着的民众都被转移,死了的只能草草掩埋。
一路去到州府府衙,以武功苏氏和慈安会的名义拜见了洛阳刺史,说明了来意,刺史与苏氏颇有交情,洛阳又短缺疾医,最是求之不得,立马派了人安排他们住宿休整,又带他们去伤病聚集处。
进去之前,每个人都事先服了药,人还没救呢,别自己先受了风寒。
伤病处乱糟糟的一团,疾医在里头忙进忙出,经常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苏宓一行人一进去,可把里头少得可怜的疾医感动坏了。
苏宓让他们先给伤病做一些基本检查,分为不同等级,然后再找擅长的疾医看顾,每人负责几名,分工明确。
伤病处一下子就变得秩序井然起来,进进出出颇有条理。
苏宓又去找刺史询问药材购买之事,碰巧都城特使杜九思也在,苏宓与他来不及客套,只点头打过招呼,便一起商议。
因为水患,洛阳及周边的药材贵了不止一倍,若从长安运来,且不说路途遥远成本极高,来不来得及都是个问题。
杜九思问她,“现下药材还剩几日?”
“三日,最多四日。若没有补充,就要高价从周边买了。”
杜九思沉凝片刻道,“此事交给我,你们只管治病就行。”
苏宓见他成竹在胸一口应下,想来肯定有些办法,便点头告辞。
过了三日,杜九思果然弄来了药材,解了药材短缺的燃眉之急。
苏宓问他是怎么弄来的,杜九思但笑不语,只朝天空指了指。
嗯?
苏宓没明白,也不去管他打什么哑谜,又继续去救治伤病。
大雨停了两三日,又重新瓢泼而下,洛水暴涨,堤坝再次决堤……
在前线栏筑堤坝的将士闯了进来,大声朝里头道,“前面陈家村被淹了,需要疾医一道去,谁去?!”
众人皆是一愣,陈家村被淹,幸存者本就了了,这还靠近堤坝,且不说还能救回来几条命,可能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
将士还是个小兵,一看无人响应,面上更是焦急。忽然,一道温和平静的声音响起,“我去,小将士前方带路吧。”
如淡淡春风,却稳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说着,苏宓剪下伤病腿上的绑带,交给身边的夏行木,嘱咐她继续完成接下去的工作。
苏宓温和,却又强势,让一同来的疾医留在原地继续医治,一切听从孙神医安排。
背上药箱跟着将士行到门口过道,却不想杜九思疾步赶来,拦住她,“表妹!陈家村靠近堤坝,很是危险,你不许去!”
苏宓一愣,知道杜九思担心自己安危,忙解释道,“表哥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绝不逞强。”
“不成不成!你一个小姑娘,洪水来了谁还管你逞不逞强。”杜九思指着那小将士道,“你再另外寻一个!”
那小将士愁眉苦脸,小声嘟囔,“刚问了,只有这位小娘子愿意去。”
杜九思刚要发火,苏宓便道,“表兄,时间紧急,救人只在你一念之间,莫要再拖延了。”
杜九思苦笑,“阿宓,你若出了事,我担待不起,你明不明白?”
苏宓微愣,蹙眉看他,杜九思已经开口让那将士再另外寻疾医去。
苏宓道,“不若表兄去吧?若能在一盏茶时间里寻到替换之人,我便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