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子前夫又重逢了(54)
姚氏暗自心动,太子已加元服,大婚便开始提上议程,看来皇后娘娘是想在世家大族中为太子挑选适龄女郎了,她适时道,“咱们家也就两个嫡出女郎,不知谁有这福分,能在皇后娘娘身侧伴驾。”
南康长公主的目光扫过姚氏,会稽姚氏虽是望族,但让她堂堂公主跟庶出之女做妯娌,难免心中不忿,姚氏还是个心机都写在脸上的人,南康长公主更是不待见她了。南康长公主也不接她的话,直接开口道,“前些日子本宫进宫看望皇后,皇后娘娘……特意问起了阿宓。”其实当时皇后也不只提到苏宓,她便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宫里传来旨意,她在恍然想起,恐怕那时候,皇后就有意于苏宓了。
姚氏僵了僵,勉强笑道,“阿宓从小就是个有福气的,如今,更是被皇后垂怜,我们阿媛往后可要仰仗姐姐了。”
“我不进宫。”苏宓的声音清清冷冷,又流露出楚楚可怜的意味,“我想在家陪着祖母。”
“傻孩子。”南康长公主还以为是什么事,“也就一两月便足矣,出宫你还是可以见到祖母的。”
郑氏听到这孩子这么离不开自己,笑道,“是啊阿宓,别任性,皇后宣召,怎可不去。”
所以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不进宫?苏宓脑子飞快运转着,奈何现在一团浆糊,完全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心一横,一咬牙就跪了下去,把其他人都吓了一跳,郑氏颤着声,“阿宓,你这是做什么?”
“祖母,伯母,阿宓知道进宫意味着什么,阿宓……不想进宫。”
姚氏赶忙上前扶起她,状似心疼道,“算了算了,阿宓不愿意就算了,听说宫里都是阴谋算计,何苦来呢?”
“你懂什么!”南康长公主呵道,她平时是不想与姚氏计较,不代表她可以在这儿指手画脚。
姚氏吓了一跳,又碍于南康的公主身份,不敢多说什么,苏媛咬咬唇,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南康长公主也不跟苏宓兜圈子,直言道,“你这孩子……莫要胡闹。长安最不缺的就是世家豪门,适龄女郎何其多,入宫伴驾的名单虽然不是皇后娘娘亲自拟的,但是皇后娘娘特地点了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这不是她想不去就可以不去的。
她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睫羽轻颤,苏宓抬眸看她,小鹿般湿漉漉的眼神干净又委屈,南康长公主扶额,无奈道,“你要不想进宫也行。”
苏宓赶忙竖起耳朵。
“你现在就把婚事定下来,若有婚约在身,便不必入宫伴驾。”
“前些日子房夫人来找过本宫好多次了,房三郎这孩子我瞧着不错,人品、样貌、家世、学识都是长安郎君中数一数二的,可为良配,这门亲事,你可愿意?”
……
……
人总是在做选择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苏宓坐在梧清院的石阶上,抬手挡住了直接照射过来的阳光。
“阿姐。”
苏宓抬眼望去,正是苏宇,朝她笑了笑,撩了袍子坐到她身边,眯了眯眼道,“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大人们在里头谈正事,咱们两个小萝卜头,就坐在石阶上,看着夕阳。”
“阿姐。”苏宇侧头看她,“你当真决定好了么?”
苏宓笑了笑,“我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苏宇默了默,苏宓最后的决定着实让他意外,他原本以为阿姐这么不愿意进宫,那嫁给房三郎应当是最好的选择。他默默地想起阿姐跟他讲过喜欢什么样的男子,他对比了下,房三郎好像样样符合。
他怕苏宓忘了这回事,还委婉地提醒她,“其实房三郎……挺好的,过了这个村,你往后……可不要后悔啊。”
苏宓静默了半晌,“嗯,我知道。”
她想起了前世,大概李承明也是觉得她合适,才答应了这场婚事。可不喜欢终究是不喜欢,事实证明,只会是场错误的悲剧。
有没有怦然心动牵肠挂肚的喜欢,她自己最清楚。
苏宇道,“我虽不喜二婶,但她有句话是对的,宫中复杂,皆是算计,阿姐……万事小心。我若得了机会,便进宫看你。”
苏宓笑了笑,若云霞漫漫,仿佛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好,你不要担心,阿姐我应付地来。而且这么多家世品貌出众的女郎,我也不一定就会被选上,说不定在宫里玩一两月就出来了,就当是去跟永安作伴了。”
苏宇点点头,欲言又止,皇后亲点,怕不是单纯地去太极宫一月游了……
姐弟俩互相安慰,锦宜快步走来,悄悄在苏宓耳边道,“房三公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