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大佬的挚爱[七零](77)+番外

池立东点点头:“我们走吧。”

池映真一时猜不透他的意思:“您是不想把房子要回来了吗?”

那也未免有点太可惜了吧,池立东应该对这个房子很有感情的。

“当然不,这是你母亲生前特别喜欢的房子,我们从结婚、有了你,还有你母亲生前最后的一段时间都是在里面渡过的。当然还有咱们小映真的童年,这些都是不能遗忘的记忆。所以他们来找我做思想工作时,我拒绝了。”池立东说,“该不会又觉得爸爸很冷漠了吧?”

池映真摇摇头:“那个房子对我们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再说本来就是咱们家的,没偷也没抢,为什么要送给别人?”

“我们映真是真的长大了。”池立东欣慰地摸了摸她的头发。

池立东和这个年代的其他家长比起来,已经开明了很多,而且他真的十分疼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除了乍然得知她离婚时痛哭了一场外,之后再也没提起过孟越潇,真的就像对待未出嫁的女儿一样,宠爱着她。

直到要送她去北京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才不无担忧地说:“爸爸实在是不知道你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但你说自己能处理好,爸爸就相信你。不过依我这老古董的想法来看,既然已经离婚了,就不如干脆断掉,现在你们还要一起上学,爸爸怕他会影响你的心情。”

“爸,不会的,我其实早就想要离婚了,但是填完志愿、考完了才跟他说。不知道他会不会因为我被影响心情,但是我肯定不会被他影响。”池映真摸摸脸,“这么说起来我好像真的有点过分啊,连选择的机会都没给他,难怪他当时都一度不想上大学了。”

池立东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他们一起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这是父女俩早就商量好的,A大开学比上海早,他送完女儿回来还赶得及去学校上课。

在池立东看来,上大学和成年一样,是子女非常重要的时刻,他已经错过了池映真太多的时刻,无论如何都要送她上大学才行。

A大不愧是华国的顶尖学府,光从教学楼、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就能看出它的底蕴,百年学府在荒凉了数十年后,重新绽放出了光彩。

今天是A大报道的日子,来来往往的学生很多,池立东在西南农场时,曾经对学习知识感到绝望过,但看着现在这生机勃勃的样子,又忍不住说:“映真,你可要好好学习啊,你看看这些建筑,以后可要青出于蓝才行啊!”

“那当然啦,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女儿。”池映真笑嘻嘻地说。

池立东陪着她报道完,又帮她把东西都拿到了宿舍,父女两人在学校里逛了一会儿,就出去吃饭。

“爸,你以前不是隔壁B大毕业的吗,对这边应该很熟悉吧?怎么还看来看去的?”

池立东知道被她发现了自己的意图,叹气:“如今你可真洒脱,爸爸还是比不上你,虽然心里想着他已经是外人了,可一想到他也是今天来报道,就忍不住想会不会碰上呢。”

“今天肯定碰不上,不过以后一起上课肯定能碰上。”

“你怎么知道?”

“他不是状元嘛,肯定谁都想和他多聊几句嘛,差一点我今天就没法陪您在这儿逛了。”池映真笑着说,“怎么样,爸爸要不要带我这个只当了三天状元的闺女去吃烤鸭?”

“当然,咱们这就去吃烤鸭,这边的店我都吃过,带你去最好吃的那家店。”

报道后没有立刻开始上课,池立东便多留了一天,带着池映真去找了贺振。

贺振早在西南农场时就很喜欢池映真,能找到那里去的孝顺姑娘,至少人品就值得肯定了。而一个人只要人品好,别的都可以商量。更何况她还能把池立东从看守眼皮子底下带去医院治了腿,一定也很聪明。

这位著名的剧作家在事业上成就斐然,在家庭上却比较不幸。妻子早逝、儿子不孝,如今满头白发,家里却只有他一个人。

好在他为人厚道,又爱提携后辈,在北京有不少好友和学生,时不时会来看望他,加上还有一些导演演员也会来找他讨论剧本,倒不至于太过寂寞。

池立东父女到的时候,贺振正在写新的剧本,说起他的新剧本来还是劲头十足,甚至连舞台化妆灯光服装都一起构思了。

池映真忍不住想到柳县的葛奶奶,对贺振说:“贺爷爷,我以前下乡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奶奶,她以前是设计话剧演出服装的,她的丈夫是设计舞台的。”

“没想到柳县那边也有这样的人,看来喜欢话剧的人还是有不少。话剧确实有独特的魅力,映真是没见过,以前每次剧院有演出,来的人都是爆满的,可惜这几年停滞不前了。”贺振有些遗憾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