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乱世当霸霸(258)

作者:眠琴柳岸 阅读记录

“事已至此,竟然还敢狡辩!”燕侯道,“你若是看见睢阳君躺在床上生死难料的时候,不知还会不会如此恶毒地揣测污蔑他人。”

“呵,我恶毒?”申大人摇摇头,自知再说什么都没用,“既如此,殿下不如处死了老臣。老臣背下如此污名,已无颜苟活于世。”

谈及对申大人的处置,燕侯自然还是要过问姜羽的意思。

姜羽不好开口,便只道:“依律处置便可。但申大人年老体弱,殿下念在他数十年如一日,为燕国弹尽竭虑的份儿上,宽大处理罢。”

最终,燕侯判处申大人流刑,流三千里,剥夺爵位,永不得赦免。

以申大人的体质,流不到三千里便要死在路上。因此这大抵比直接判处死刑,还要让申大人难受。

虽然同是毒杀朝廷命官,但董熊却由于王后和太子的存在,没有判处重刑。而申大人便没有这幸运了。

董熊被革职,申大人被流放,两个旧贵族之中的领头羊,都被姜羽用了同一招给扳倒了,申大人再也没有返回蓟城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董空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起码现在,他已经无法直接插手到改革诸事宜之中,更加无法阻拦。

因此自此以后,因为姜羽入狱而暂缓了几日的新政,将会推行得更加顺利了。

自王宫回来,燕侯准许姜羽继续休养几日,而后便要官复原职,继续替他推行新政。可惜的是,戚然明则不得不回去继续练兵了。

因此,两人便再没有像这几日一样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夜晚还睡在一处的闲暇时光了。安宁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不过,燕侯命戚然明、韦伯勇等加紧练兵,不是没有缘由的。

自上个月楚国向郑国出兵,吞掉了郑国的一片土地后,作为郑的盟国的秦国便出兵援郑,在郑国的战场上,与楚国打起来了。

燕侯隐隐预感到,大面积的战争快要来临了,他必须做好准备,方能在这场混战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月初六,楚国宛城。

年初,楚侯便向各诸侯国发出请帖,邀各个诸侯王以及周王于今年夏六月初六,前往楚国宛城会盟。

当初的晋国并没有搭理,但现在晋国已经分裂成为赵石两国,姜羽听到消息,是赵国派了人去,石国则没有。秦国也没去,不过齐国去了。而小国基本上都去了。

经过近年来的几场战争,楚国已经初步展露出了他的实力以及野心。大周朝国土广袤,大小诸侯国十几个,能与如今楚国的军队想抗衡的,还没几个。

至于周王,他当然没去。

但周王派了姬重带着人,到宛城北部的叶城狩猎,叶城离宛城不过几日路程。明面上是狩猎,实际上却是示威,是对楚国的警告,及对楚国动向的监视。

第134章

盟会准时在宛城召开, 具体谈了什么, 姜羽暂且不知道, 不过他可以确定的是, 这场盟会必定会引发什么。要么,便是楚国以绝强的实力, 震慑其他诸侯,让他们认可楚国第一诸侯国的地位, 要么,便是其他诸侯国不服楚国,进而成为楚国下一个攻打的目标。

六月十日,姜羽官复原职,并被赏赐了无数金银珠玉,用来安抚他这些日子受到的委屈。

由于荀书离世,申大人被流放, 董熊又被革职,这三个燕国朝堂上的三个重量级人物一下子都折了, 许多政务便没有合适的人来处理, 乱成一锅粥。燕侯让他们的副手暂时先顶着, 但却没有一个能挑大梁的人。

为此, 燕侯考虑了许久, 决定让年仅二十六岁的姜羽接替他的舅舅荀书, 来继任燕国的执政。

执政便相当于一国宰辅,但与宰辅不同的是,执政还掌管着一定的军权, 同时执掌军政大权,地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为现在是军政不分家的,不像后世那样分为文官武官。

姜羽临危受命,不敢推辞。况且,他成为执政之后,再推行起新政来,也比之前便宜很多。手上权力愈大,遇到的阻碍便愈小。

自燕侯按照姜羽的谏言,建造黄金台起,确实从各国来了许多有才之士,他们都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批人都与陈腐的贵族们不一样,他们奉行的是“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常常能产生许多奇思妙想,且还更能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出燕国的弊病。

随着变革逐渐推进,触及到的旧贵族们的利益也愈来愈多,就拿土地来说,最初只是试探性地鼓励垦荒,荒地归垦荒者个人所有,到后来又变成个人所有的土地可自由买卖。再后来就开始直接分掉分封下去的贵族原有的土地。

同类小说推荐: